词典 鞠躬 鞠躬的意思
gōng

鞠躬

简体鞠躬
繁体
拼音jū gōng
注音ㄐㄩ ㄍㄨ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ū,(1) 养育,抚养。【组词】:鞠育。鞠养。(2) 弯曲。【组词】:鞠躬。鞠躬尽瘁。(3) 大,穷极。【组词】:鞠凶。(4) 幼小。【例句】:鞠子(稚子)。(5) 穷困。【例句】:“尔惟鞠自苦”。(6) 告诫。【例句】:“陈师鞠旅”。(7) 古代的一种皮球。【组词】:蹴鞠。(8) 姓。

gōng,(1) 身体。(2) 自身,亲自。【组词】:反躬自问。躬行实践。事必躬亲。(3) 弯曲身体。【组词】:鞠躬。躬身下拜。

基本含义

鞠躬是指低头弯腰向前屈身,表示敬意、谦虚或感谢。

鞠躬的意思

鞠躬 [jū gōng]

1. 请安、低头,弯腰或屈膝以表示尊敬、屈从或羞愧。

[ bow; ]

2. 在跳方形舞时(向舞伴)行礼。

[ salute; ]

鞠躬 引证解释

⒈ 恭敬谨慎貌。

《仪礼·聘礼》:“执圭,入门,鞠躬焉,如恐失之。”
《汉书·冯参传赞》:“宜乡侯 参 鞠躬履方,择地而行,可谓淑人君子。”
颜师古 注:“鞠躬,谨敬貌。”
唐 韩愈 《謁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庙令老人识神意,睢盱侦伺能鞠躬。”
清 侯方域 《拟思宗改元追复杨涟等官爵并起被废诸臣旋钦定逆案颁示百官廷臣谢表》:“此祖宗养士之恩,共扶名教;亦臣子鞠躬之义,岂问存亡。”

⒉ 弯腰曲体。

南朝 梁 沉约 《上宋书表》:“臣远愧 南董,近谢 迁 固。以閭阎之才,述一代盛典,属辞比事,望古惭良,鞠躬跼蹐,靦汗亡厝。”
宋 孔武仲 《瓜步阻风》诗:“昨日焚香謁圣母,青山鞠躬如负弩。”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山魈》:“急视之,一大鬼鞠躬塞入,突立榻前,殆与梁齐。”
朱自清 《温州的足迹》二:“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

⒊ 弯腰行礼。

晋 陆机 《辩亡论下》:“执鞭鞠躬,以重 陆公 之威。”
《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説罢,便向姑娘执手鞠躬,行了个半礼。”
老舍 《茶馆》第二幕:“这是怎么啦? 民国 好几年了,怎么还请安?你们不会鞠躬吗?”

⒋ “鞠躬尽瘁”的省语。参见“鞠躬尽瘁”。

清 李载 《遥赠阎古古先辈》诗:“鞠躬詎肯输 诸葛,断指终期报 贺兰。”
清 唐孙华 《诸葛武侯祠》诗:“委寄寻前诺,艰危誓鞠躬。”


国语词典

鞠躬 [jū gōng]

⒈ 弯腰行礼。

《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赤心到殿下,金甲人喝令拜。赤心鞠躬跪拜。」
《初刻拍案惊奇·卷七》:「张果道:『不可!不可!弟子当侍立。』小道士遵师言,鞠躬傍站。」

立正


鞠躬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立正释义:军事或体操口令,命令队伍(也可以是一个人)在原地站好。

鞠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万福释义:旧时妇女行的敬礼,两手松松抱拳重叠在胸前右下侧上下移动,同时略做鞠躬的姿势。
    • 2.
      三鞠躬释义:民国 元年颁布的礼制。三度弯身致敬,为最敬之礼节。吴虞《墨子的劳农主义》:“三叩首改为三鞠躬,并没有好大的关系。”
    • 3.
      功过参半释义:指功劳和过失各占一半。 比喻事情不完美。功:功劳、功绩,也可认为是一种做事鞠躬尽瘁的态度,或是一种喜悦之情。过:过失、过错,也可理解为得过且过的办事态度,或是一种哀伤之意。参半: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而且各是其中的一半。
    • 4.
      升堂释义:⒈登上厅堂。 唐 韩愈《山石》诗:“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支子肥。”⒉旧谓官吏登堂理事为“昇堂”。清 翟灏《通俗编·居处》:“《定命録》:张文瓘 少时,曾有人相之云:‘当为相,然不得堂食。’及在此位,每昇堂欲食,即腹胀痛。按,凡州县临厅事,今皆谓之昇堂。”⒊登上厅堂。《仪礼·乡射礼》:“皆由其阶,阶下揖,升堂揖。”《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唐 顾况《公子行》:“入门不肯自升堂,美人扶踏金阶月。”清 叶廷琯《鸥波渔话》卷六:“升堂拜遗像,入室读其书。”⒋比喻学问技艺已入门。
    • 5.
      卑逊释义:谦虚恭谨。 唐 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上:“九龄 洎 裴耀卿 罢免之日,自中书至 月华门,将就班列,二人鞠躬卑逊,林甫 处其中,抑扬自得,观者窃谓一雕挟两兔。”《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 周廷章 ﹞上门认亲,极其卑逊,极其亲热。”钱钟书《围城》一:“﹝ 苏小姐 ﹞让 方鸿渐 卑逊地仰慕而后屈伏地求爱。”
    • 6.
      卿家释义:⒈你家。《三国志·吴志·鲁肃传》:“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我家 临川,何如卿家 宛陵。”《南史·沉约传》:“吾昔以弱年出蕃,卿家以亲要见辅,今日之授,意在不薄。”⒉小说和戏剧中君、后对臣下的亲切称呼。《三侠五义》第十七回:“娘娘一壁拭泪,一壁点头,説道:‘卿家平身,歇息去罢。’包公 谢恩,鞠躬退出。”京剧《窃兵符》第二一场:“赵孝成王:‘卿家有何本奏?’”
    • 7.
      台下释义:⒈台榭的下面。《春秋·文公十八年》:“丁丑,公薨于臺下。”《韩诗外传》卷二:“颜渊 侍坐,鲁定公 于臺,东野毕 御马于臺下。”⒉古时对人的尊称。《水浒后传》第七回:“郭京 鞠躬答道:‘臺下世胄英才,神仙骨相,趋謁旌旄,足慰平生。’”⒊谓政治舞台之下,即不执政地位。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他们要求实行西方的两党制,这一党在台上,那一党在台下。”
    • 8.
      哈腰释义:⒈弯腰:一哈腰把钢笔掉在地上了。 ⒉稍微弯腰表示礼貌(不及鞠躬郑重):点头哈腰。
    • 9.
      尽瘁鞠躬释义:瘁:劳累;尽瘁:竭尽劳苦;鞠躬:恭敬、谨慎。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 10.
      折躬释义:鞠躬。
    • 11.
      敬礼释义:⒈立正、举手或鞠躬行礼表示恭敬:向老师敬个礼。⒉敬辞,用于书信结尾。
    • 12.
      曲拳释义:⒈谓鞠躬行礼。⒉拳曲,屈曲。
    • 13.
      礼节释义:表示尊敬、祝颂、哀悼之类的各种惯用形式,如鞠躬、握手、献花圈、献哈达、鸣礼炮等。
    • 14.
      穹鞠释义:犹鞠躬。曲背貌。
    • 15.
      老臣心释义:“老臣心”指忠心耿耿,忧国忧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情怀。
    • 16.
      虾腰释义:谓行鞠躬礼。
    • 17.
      行礼释义:⒈致敬礼,如鞠躬、举手、作揖等。 ⒉送礼。
    • 18.
      负弩释义:⒈谓背负弓箭,开路先行。古代迎接贵宾之礼。语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乃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南朝陈徐陵《与王僧辩书》:“郡将州司,郊迎负弩。”宋孔武仲《瓜步阻风》诗:“昨日焚香謁圣母,青山鞠躬如负弩。”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雹神》:“﹝李左车﹞怀中出天师刺,曰:‘闻騶从将临,先遣负弩。’”⒉古代亭长的别称。
    • 19.
      躬身施礼释义:古代一种类似鞠躬的礼节。
    • 20.
      躹躬释义:即鞠躬。

鞠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万福释义:旧时妇女行的敬礼,两手松松抱拳重叠在胸前右下侧上下移动,同时略做鞠躬的姿势。
    • 2.
      三鞠躬释义:民国 元年颁布的礼制。三度弯身致敬,为最敬之礼节。吴虞《墨子的劳农主义》:“三叩首改为三鞠躬,并没有好大的关系。”
    • 3.
      功过参半释义:指功劳和过失各占一半。 比喻事情不完美。功:功劳、功绩,也可认为是一种做事鞠躬尽瘁的态度,或是一种喜悦之情。过:过失、过错,也可理解为得过且过的办事态度,或是一种哀伤之意。参半: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而且各是其中的一半。
    • 4.
      升堂释义:⒈登上厅堂。 唐 韩愈《山石》诗:“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支子肥。”⒉旧谓官吏登堂理事为“昇堂”。清 翟灏《通俗编·居处》:“《定命録》:张文瓘 少时,曾有人相之云:‘当为相,然不得堂食。’及在此位,每昇堂欲食,即腹胀痛。按,凡州县临厅事,今皆谓之昇堂。”⒊登上厅堂。《仪礼·乡射礼》:“皆由其阶,阶下揖,升堂揖。”《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唐 顾况《公子行》:“入门不肯自升堂,美人扶踏金阶月。”清 叶廷琯《鸥波渔话》卷六:“升堂拜遗像,入室读其书。”⒋比喻学问技艺已入门。
    • 5.
      卑逊释义:谦虚恭谨。 唐 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上:“九龄 洎 裴耀卿 罢免之日,自中书至 月华门,将就班列,二人鞠躬卑逊,林甫 处其中,抑扬自得,观者窃谓一雕挟两兔。”《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 周廷章 ﹞上门认亲,极其卑逊,极其亲热。”钱钟书《围城》一:“﹝ 苏小姐 ﹞让 方鸿渐 卑逊地仰慕而后屈伏地求爱。”
    • 6.
      卿家释义:⒈你家。《三国志·吴志·鲁肃传》:“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我家 临川,何如卿家 宛陵。”《南史·沉约传》:“吾昔以弱年出蕃,卿家以亲要见辅,今日之授,意在不薄。”⒉小说和戏剧中君、后对臣下的亲切称呼。《三侠五义》第十七回:“娘娘一壁拭泪,一壁点头,説道:‘卿家平身,歇息去罢。’包公 谢恩,鞠躬退出。”京剧《窃兵符》第二一场:“赵孝成王:‘卿家有何本奏?’”
    • 7.
      台下释义:⒈台榭的下面。《春秋·文公十八年》:“丁丑,公薨于臺下。”《韩诗外传》卷二:“颜渊 侍坐,鲁定公 于臺,东野毕 御马于臺下。”⒉古时对人的尊称。《水浒后传》第七回:“郭京 鞠躬答道:‘臺下世胄英才,神仙骨相,趋謁旌旄,足慰平生。’”⒊谓政治舞台之下,即不执政地位。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他们要求实行西方的两党制,这一党在台上,那一党在台下。”
    • 8.
      哈腰释义:⒈弯腰:一哈腰把钢笔掉在地上了。 ⒉稍微弯腰表示礼貌(不及鞠躬郑重):点头哈腰。
    • 9.
      尽瘁鞠躬释义:瘁:劳累;尽瘁:竭尽劳苦;鞠躬:恭敬、谨慎。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 10.
      折躬释义:鞠躬。
    • 11.
      敬礼释义:⒈立正、举手或鞠躬行礼表示恭敬:向老师敬个礼。⒉敬辞,用于书信结尾。
    • 12.
      曲拳释义:⒈谓鞠躬行礼。⒉拳曲,屈曲。
    • 13.
      礼节释义:表示尊敬、祝颂、哀悼之类的各种惯用形式,如鞠躬、握手、献花圈、献哈达、鸣礼炮等。
    • 14.
      穹鞠释义:犹鞠躬。曲背貌。
    • 15.
      老臣心释义:“老臣心”指忠心耿耿,忧国忧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情怀。
    • 16.
      虾腰释义:谓行鞠躬礼。
    • 17.
      行礼释义:⒈致敬礼,如鞠躬、举手、作揖等。 ⒉送礼。
    • 18.
      负弩释义:⒈谓背负弓箭,开路先行。古代迎接贵宾之礼。语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乃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南朝陈徐陵《与王僧辩书》:“郡将州司,郊迎负弩。”宋孔武仲《瓜步阻风》诗:“昨日焚香謁圣母,青山鞠躬如负弩。”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雹神》:“﹝李左车﹞怀中出天师刺,曰:‘闻騶从将临,先遣负弩。’”⒉古代亭长的别称。
    • 19.
      躬身施礼释义:古代一种类似鞠躬的礼节。
    • 20.
      躹躬释义:即鞠躬。

鞠躬造句

1.他为推展全民脱盲教育运动,已是鞠躬尽瘁,令人钦佩不已!

2.只要事关国际民生,我必鞠躬尽瘁,全力以赴。

3.他是公安战线上妇孺皆知的好警察,从不锋芒毕露;就在前不久,他为了抢救群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鲁迅对人民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我能受总经理如此器重,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不负他的厚望。

6.作为一名老党员,他常用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名言鞭策激励自己。

7.为了老百姓,他真的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8.焦裕禄为了人民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9.他毕生都在为改善山区居民生活而奔波,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0.封建时代的官员尚且能够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今天的干部难道不应该传承这种精神吗?

11.王老先生为社区服务,其鞠躬尽瘁的精神,令人感佩。

12.我能受总经理如此器重,一定为公司鞠躬尽瘁,以不负总经理厚望。

13.今天承蒙您重用,我必定会鞠躬尽瘁,为公司效命。

14.包拯为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

15.他们鞠躬尽瘁地为国家的交通建设奉献一生。

16.秋天,沉甸甸的稻谷,向你微笑,鞠躬

17.稻子熟了,谷穗像狼尾巴,沉甸甸的;风吹,都在向我们鞠躬呢!

18.远处的小草低着头仿佛在向大家鞠躬

19.秋天来了,稻子黄了,成熟的稻穗就象负重的驼背老人,在微风中向人们点头鞠躬,表示丰收的喜悦。

20.成熟的向日葵在向人鞠躬

鞠躬(jug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鞠躬是什么意思 鞠躬读音 怎么读 鞠躬,拼音是jū gōng,鞠躬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鞠躬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