酋豪 [qiú háo]
1. 指贵族,统治集团。
例酋豪猜贰。——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英[lord; noble;]
酋豪 引证解释
⒈ 部落的首领。
引《汉书·匈奴传下》:“匈奴 使怒,收 乌桓 酋豪,缚到悬之。”
《后汉书·西羌传赞》:“不立君臣,无相长一,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
南朝 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部落携离,酋豪猜贰。”
章炳麟 《訄书·原人》:“其种类不足民,其酋豪不足君。”
⒉ 土豪。
引《陈书·华皎传》:“时 南州 守宰多乡里酋豪,不遵朝宪。”
《新唐书·王琚传》:“﹝ 王琚 ﹞在州与官属小史酋豪饮謔、摴博、藏鉤为乐。”
⒊ 盗匪头领。
引明 沉德符 《野获编·勋戚·惧内》:“唐 末 朱温、李克用,皆一时剧盗酋豪。”
酋豪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丑逆释义:⒈丑恶悖逆。 《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吾数呵责,遂更忿恚,造作丑逆不道之言以诬谤吾。”⒉指叛逆的人。 南朝 宋 何法盛 《晋中兴书·济阳江录》:“我 殷侯 吏,见遇以国士,不能共殄丑逆,致此奔败,何面目就 桓 求生乎?” 南朝 陈 徐陵 《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自王宫再沦于丑逆,虏马四饮于 江 沱,社稷阽危,鑾舆幽辱。”《隋书·恭帝纪》:“若释重负,感泰兼怀,假手真人,俾除丑逆。”
- 2.
怖慑释义:⒈恐惧。⒉怖慴:恐惧。《后汉书·皇甫规传》:“臣生长边远,希涉紫庭,怖慴失守,言不尽心。”南朝陈徐陵《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一朝俘斩,无復孑遗,远邇敬欣,华夷怖慴。”《明史·曹文诏传》:“闻大小曹将军名,皆怖慴。”
- 3.
怖慴释义:恐惧。《后汉书·皇甫规传》:“臣生长边远,希涉紫庭,怖慴失守,言不尽心。”南朝 陈 徐陵《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一朝俘斩,无復孑遗,远邇敬欣,华夷怖慴。”《明史·曹文诏传》:“闻大小 曹将军 名,皆怖慴。”
- 4.
打草谷释义:契丹 官兵以牧马为名,四出劫掠,充为军饷,俗称打草谷。 《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德光 已灭 晋,遣其部族酋豪……括借天下钱帛以赏军。胡兵人马不给粮草,遣数千骑分出四野,刼掠人民,号为‘打草穀’。”《资治通鉴·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赵延寿 请给上国兵廩食。契丹 主曰:‘吾国无此法。’乃纵胡骑四出,以牧马为名,分番剽掠,谓之‘打草穀’。”参阅《辽史·兵卫志上》。
- 5.
欣跃释义:欢跃。汉 焦赣《易林·讼之中孚》:“舞蹈欣跃,欢乐受福。”南朝 陈 徐陵《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年号 武平,国即清晏;君之闻此,寧不欣跃?”宋 叶适《与吕丈书》:“大抵以乍出坑谷,忽见天地日月,不觉欣跃惊诧。”
- 6.
清定释义:⒈清平安定;使安定。《后汉书·张奂传》:“奂 遣司马 尹端、董卓 并击,大破之,斩其酋豪,首虏万餘人,三州清定。”《三国志·魏志·任城威王彰传》:“彰 前受命北伐,清定朔土,厥功茂焉。”《北齐书·李浑传》:“未明,达城下,贼徒惊散,生擒 社客,斩首送 洛。海隅清定。”⒉指对官吏进行清理考核,决定进退升降。《晋书·石季龙载记上》:“魏 始建九品之制,三年一清定之。”郭沫若《中国史稿》第四编第一章第二节:“这些人任官时,政府按照他们的品第,分别除授;已经入仕的人,也要三年清定一次。”
- 7.
补署释义:补任官职。《资治通鉴·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丙辰,帝至 洛阳,入居宫中;汴州 百官奉表来迎。詔諭以受 契丹 补署者皆勿自疑,聚其告牒而焚之。”《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三年》:“禽酋豪者,随职名高下补署。”
- 8.
邑豪释义:部族酋豪。《后汉书·南蛮传》:“肃宗 元和 元年,日南 徼外 蛮夷 究不事人 邑豪献生犀、白雉。”《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纯(郑纯)与 哀牢夷 人约,邑豪岁输布贯头衣二领,盐一斛,以为常赋,夷 俗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