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保证 保证的意思
bǎozhèng

保证

简体保证
繁体保證
拼音bǎo zhèng
注音ㄅㄠˇ ㄓ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ǎo,(1) 看守住,护着不让受损害或丧失。【组词】:保卫。保管。保健。保障。保密。明哲保身。朝不保夕(早晨保不住晚上会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2) 维持原状,使不消失或减弱。【组词】:保持。保洁。保质。保墒。(3) 负责。【组词】:保证。保荐。保修。保险。确保。担保。(4) 旧时户口的一种编制,若干甲为一保。(5) 旧称佣工。【例句】:酒保(酒店服务人员)。佣保。(6) 姓。

zhèng,(1) 用人物、事实来表明或断定。【组词】:证明。保证。证实。作证。对证。论证。人证。物证。(2) 凭据,帮助断定事理的东西。【组词】:证据。凭证。证书。出入证。证章。有诗为证。证券。

基本含义

保证指的是承诺或确保事情的发生,表示对某事的担保或保证。

保证的意思

保证 [bǎo zhèng]

1. 担保负责做到。

保证到期归还。

[ assure; pledge; guarantee; ]

2. 作为担保的事物。

合同保证。

[ guarantee; ]

保证 引证解释

⒈ 起担保作用的人或事物。

唐 白行简 《李娃传》:“乃邀立符契,署以保证,然后閲之。”
唐 高彦休 《阙史》卷上:“且无保证,又乏簿籍,终为所拒。”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

⒉ 担保;担保做到。

丁玲 《阿毛姑娘》第二章:“于是他们又解释那职业,且保证说那里的人都是规矩不过的。”
吴伯箫 《记一辆纺车》:“开荒,种庄稼,种蔬菜,是保证足食的战线;纺羊毛,纺棉花,是保证丰衣的战线。”


国语词典

保证 [bǎo zhèng]

⒈ 作为担保的事物。

保险 保障 负责 担保

⒉ 对于他人行为、资产或信用负责担保。


保证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保险释义:⒈保险法上专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患病或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分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保险的以外,保险公司和其他单位不得强迫他人订立保险合同。⒉稳妥可靠:这样做比较保险。
    • 2.
      保障释义:⒈保护(生命、财产、权利等),使不受侵犯和破坏:保障人身安全。保障公民权利。⒉起保障作用的事物:安全是生产的保障。
    • 3.
      担保释义:⒈表示负责,保 证不出问题或一定办到。⒉债权人为保障其债权实现,要求债务人保证债务履行的一种法律制度。分对 人担保和对物担保。法定的方式有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
    • 4.
      确保释义:确实地保持或保证:确保交通畅通。 加强田间管理,确保粮食丰收。
    • 5.
      负责释义:⒈担负责任:负责后勤工作。这里的事由你负责。⒉(工作)尽到应尽的责任;认真踏实:他对工作很负责。

保证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否定释义:⒈不承认事物的 存在或事物的真实性:成绩不容否定。⒉表示否认的,反面的:否定判断。⒊哲学范畴。指事物内 部包含的促使其灭亡并转化为他事物的方面。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也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与 ”肯定“相对。

保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底二度释义:刷一遍底漆做基层再刷两遍相同品牌的面漆来罩面,以此来保证漆面的光洁度和平滑感。
    • 2.
      下保释义:作保证。
    • 3.
      中立国释义:⒈指在国际战争中奉行中立政策的国家,它对交战国任何一方不采取敌视行为,也不帮助。⒉由国际条约保证,永远不跟其他国家作战,也不承担任何可以间接把它拖入战争的国际义务的国家。
    • 4.
      义务教育释义: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中国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为九年。
    • 5.
      买扑释义:宋 元 的一种包税制度。宋 初对酒、醋、陂塘、墟市、渡口等的税收,由官府核计应征数额,招商承包。包商(买扑人)缴保证金于官,取得征税之权。后由承包商自行申报税额,以出价最高者取得包税权。元 时的包税范围更加扩大。宋 欧阳修《乞免蒿头酒户课利札子》:“臣窃见 河 东买扑酒户,自兵兴数年,不计远近,并将月纳课利,支往边上折纳米粟。”宋 张耒《明道杂志》:“仁宗 时,有大豪 焦隐 者,尝诣三司投状,乞买扑 解州 盐池,岁纳浄利。”
    • 6.
      交保释义:司法机关将犯罪嫌疑人交付有信用的担保人,保证他不逃避侦查和审判,随传随到:交保释放。
    • 7.
      交质释义:⒈谓古代列国互相派人为质,作为守信的保证。《左传·隐公三年》:“故 周 郑 交质,王子 狐 为质於 郑,郑公子 忽 为质於 周。”汉 刘向《上战国策叙》:“连与交质,重约结誓,以守其国。”《后汉书·彭宠传》:“又南结 张步 及 富平、获索 诸豪杰,皆与交质连衡。”⒉互相以物品作抵押。南朝 梁 任昉《奏弹刘整》:“何其不能折契鐘庾,而襜帷交质。”⒊互相询问。宋 岳珂《桯史·选人戏语》:“一日为古冠服数人游于庭,自称 孔 门弟子,交质以姓氏。”
    • 8.
      交通标志释义:用以管理和指导交通,保证交通顺畅和安全的符号或文字。有指示标志、警告标志和禁令标志三类。
    • 9.
      人事保证释义:在保证中,人们专就有关人事关系所作保证的,称之为人事保证或人事担保。
    • 10.
      人质释义:古指一国为保证履行某种条约或诺言而派遣到对方国内作抵押的人(一般是国君的儿子、亲属或重臣)。 后泛指为迫使对方履行诺言或接受某项条件而扣留或劫持的对方人员。
    • 11.
      介绍人释义:⒈推荐或引入别人的人。 ⒉保证人。⒊一个可以被查询有关另一人的品质或能力的人。
    • 12.
      以正视听释义:为保证事实的正确理解。
    • 13.
      任职资格释义:任职资格是指为了保证工作目标的实现,任职者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个性等方面的要求。 它常常以胜任职位所需的学历、专业、工作经验、工作技能、能力加以表达。
    • 14.
      休息字释义:方言。保证停止某种不良活动的书面材料。
    • 15.
      体制改革释义:在我国,指克服现有体制中的弊端,使各种体制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是我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保证。
    • 16.
      作保释义:当保证人:请人作保。
    • 17.
      供应释义:以物资满足需要(有时也指以人力满足需要):发展生产才能够保证供应。
    • 18.
      供给制释义:直接供给生活资料的分配制度。中国革命战争年代和解放初期,对党政工作人员和部队指战员的生活必需品按照一定标准施行供给制,干部和战士、勤杂人员过着大致相同的平等生活。对保证战时生活,加强革命团结,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起了重大作用。1950年供给制大部分改为包干制,即由国家发给一定数量的实物和货币,由领取人自行处理。1955年供给制和包干制都改为工资制。
    • 19.
      保不全释义:说不定;不能保证。
    • 20.
      保呈释义:旧时对别人的言行承担保证一类的呈文。

保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底二度释义:刷一遍底漆做基层再刷两遍相同品牌的面漆来罩面,以此来保证漆面的光洁度和平滑感。
    • 2.
      下保释义:作保证。
    • 3.
      中立国释义:⒈指在国际战争中奉行中立政策的国家,它对交战国任何一方不采取敌视行为,也不帮助。⒉由国际条约保证,永远不跟其他国家作战,也不承担任何可以间接把它拖入战争的国际义务的国家。
    • 4.
      义务教育释义: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中国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为九年。
    • 5.
      买扑释义:宋 元 的一种包税制度。宋 初对酒、醋、陂塘、墟市、渡口等的税收,由官府核计应征数额,招商承包。包商(买扑人)缴保证金于官,取得征税之权。后由承包商自行申报税额,以出价最高者取得包税权。元 时的包税范围更加扩大。宋 欧阳修《乞免蒿头酒户课利札子》:“臣窃见 河 东买扑酒户,自兵兴数年,不计远近,并将月纳课利,支往边上折纳米粟。”宋 张耒《明道杂志》:“仁宗 时,有大豪 焦隐 者,尝诣三司投状,乞买扑 解州 盐池,岁纳浄利。”
    • 6.
      交保释义:司法机关将犯罪嫌疑人交付有信用的担保人,保证他不逃避侦查和审判,随传随到:交保释放。
    • 7.
      交质释义:⒈谓古代列国互相派人为质,作为守信的保证。《左传·隐公三年》:“故 周 郑 交质,王子 狐 为质於 郑,郑公子 忽 为质於 周。”汉 刘向《上战国策叙》:“连与交质,重约结誓,以守其国。”《后汉书·彭宠传》:“又南结 张步 及 富平、获索 诸豪杰,皆与交质连衡。”⒉互相以物品作抵押。南朝 梁 任昉《奏弹刘整》:“何其不能折契鐘庾,而襜帷交质。”⒊互相询问。宋 岳珂《桯史·选人戏语》:“一日为古冠服数人游于庭,自称 孔 门弟子,交质以姓氏。”
    • 8.
      交通标志释义:用以管理和指导交通,保证交通顺畅和安全的符号或文字。有指示标志、警告标志和禁令标志三类。
    • 9.
      人事保证释义:在保证中,人们专就有关人事关系所作保证的,称之为人事保证或人事担保。
    • 10.
      人质释义:古指一国为保证履行某种条约或诺言而派遣到对方国内作抵押的人(一般是国君的儿子、亲属或重臣)。 后泛指为迫使对方履行诺言或接受某项条件而扣留或劫持的对方人员。
    • 11.
      介绍人释义:⒈推荐或引入别人的人。 ⒉保证人。⒊一个可以被查询有关另一人的品质或能力的人。
    • 12.
      以正视听释义:为保证事实的正确理解。
    • 13.
      任职资格释义:任职资格是指为了保证工作目标的实现,任职者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个性等方面的要求。 它常常以胜任职位所需的学历、专业、工作经验、工作技能、能力加以表达。
    • 14.
      休息字释义:方言。保证停止某种不良活动的书面材料。
    • 15.
      体制改革释义:在我国,指克服现有体制中的弊端,使各种体制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是我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保证。
    • 16.
      作保释义:当保证人:请人作保。
    • 17.
      供应释义:以物资满足需要(有时也指以人力满足需要):发展生产才能够保证供应。
    • 18.
      供给制释义:直接供给生活资料的分配制度。中国革命战争年代和解放初期,对党政工作人员和部队指战员的生活必需品按照一定标准施行供给制,干部和战士、勤杂人员过着大致相同的平等生活。对保证战时生活,加强革命团结,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起了重大作用。1950年供给制大部分改为包干制,即由国家发给一定数量的实物和货币,由领取人自行处理。1955年供给制和包干制都改为工资制。
    • 19.
      保不全释义:说不定;不能保证。
    • 20.
      保呈释义:旧时对别人的言行承担保证一类的呈文。

保证造句

1.我们保证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绝对服从指挥。

2.党的正确领导和地利人和是取得农业大丰收的重要保证

3.报纸绘声绘影说他盗取公款,我敢保证这一切都是无中生有的情节。

4.我们一定要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这样才能在实战中杀敌致果,保证战争的胜利。

5.内地生产的蔬菜源头活水地运往香港,保证了那里市民的日常生活供应。

6.病从口入,我们应该谨慎择食,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7.姊姊一心一意想出国深造,信誓旦旦地向爸妈保证会通过托福考试。

8.各种具创意的参与式游戏全面开放,保证令你乐而忘返!

9.利用滚轮刷来上油漆,保证你会觉得事半功倍。

10.选举期间,候选人们都信誓旦旦地向选民保证,当选后一定实现竞选诺言。

11.我信誓旦旦的向老师保证下次再也不抄作业了。

12.这支球队兵强马壮,保证输不了。

13.他们都保证再也不会陷入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中了。

14.老张,我借你的摄影机,保证明天完璧归赵。

15.一旦战争打起来,人民群众安身立命就难以保证

16.十年浩劫中,许多艺术家被关进牛棚,就连安身立命都难以保证,更谈不上进行艺术活动了。

17.全国各族人民戮力同心,才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18.饱满的热情,持之以恒的精神,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19.燕雀处堂,加强国防,是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20.交警叔叔每天都辛苦地指挥交通,保证来往的车辆畅通无阻。

保证(baoz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保证是什么意思 保证读音 怎么读 保证,拼音是bǎo zhèng,保证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保证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