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 [fó mén]
1. 犹言佛家。
佛门 引证解释
⒈ 犹言佛家。
引《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他是个佛门中再来人,专一精心内典,勤修上乘。”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我一生最信服的是佛门。”
例如:佛门弟子。
国语词典
佛门 [fó mén]
⒈ 佛家。
引《西游记·第八回》:「秉教伽持,入我佛门,再修正果。」
近空门
佛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凈门释义:洁净之门。指佛门和道门。
- 2.
传锡释义:谓佛门师徒相传授。锡,指锡杖。
- 3.
佛子释义:⒈菩萨的通称。《十住毗婆沙论·入初地品》:“诸佛子者,诸佛真实子诸菩萨是,是故菩萨名为佛子。”南朝 齐 王琰《冥祥记·石长和》:“道之两边棘刺,森然如鹰爪。见人甚众,羣足棘中,身体伤裂,地皆流血。见 长和 独行平道,俱叹息曰:‘佛子独行大道中。’”元 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此山非比别山阿,青黛染成千块玉,云霞粧就万堆螺。只除佛子神仙纔可到,怎许游人容易得攀摩?”⒉受佛戒者,佛门弟子。唐 钱起《归义寺题震上人壁》诗:“仍闻七祖后,佛子继调御。”宋 王安石《灵山寺》诗:“灵山 名谁自?波涛截孤峰。何年佛子
- 4.
佛律释义:佛门的戒律。
- 5.
佛氏释义:犹佛家,佛门。
- 6.
依僧释义:指依附佛门。
- 7.
依佛释义:皈依佛门。
- 8.
依皈释义:皈依。佛教谓身心归向佛门。
- 9.
俗书释义:⒈通俗流行的书体。⒉品格不高的书法。⒊通俗流行而有别于正体的字。⒋民间流行的通俗读物。⒌佛门指佛教经典以外的书籍,如《老子》《庄子》等具有哲理性的书籍。
- 10.
僧戒释义:佛门戒律。
- 11.
僧行释义:⒈谓佛门戒行。唐 赵璘《因话录》卷四:“﹝ 刘彦范 ﹞年八十,犹精强,僧行不亏。”⒉称众僧。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僧行,有谁随俺?但请无虑,不管分毫失赚。”明 谢肇淛《五杂俎·物部二》:“僧 德明 游山,忽得奇菌,归以供众,毒发,僧行死者十餘人。”
- 12.
再来人释义:⒈佛教称再度转世皈依佛门的人。《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唐 朝侍郎 白乐天,号 香山居士,他是个佛门中再来人,专一精心内典,勤修上乘。”⒉犹某某再世。多指后起之秀。清 沉涛《交翠轩笔记》卷二:“余髫年应童子试,中丞命背诵十三经……补博士弟子员,延誉公卿,有再来人之目。”
- 13.
出家入道释义:离弃家庭,皈依佛门。
- 14.
出家归道释义:离开家庭,皈依佛门。
- 15.
卵塔释义:安葬佛门僧侣骨殖的无缝石塔。状如大鸟卵,故称。
- 16.
和佛释义:拜佛。和,和南。佛门称稽首、敬礼为和南。
- 17.
和南释义:佛教语。佛门称稽首、敬礼为和南。
- 18.
善缘释义:⒈佛教语。 指与佛门的缘分。南朝 梁简文帝《相宫寺碑》:“皇太子 萧纬,自昔藩邸,便结善缘。”《法苑珠林》卷三五:“宿造诸善缘,百劫而不朽。”清 袁枚《新齐谐·镜山寺僧》:“儿妇亦是幼年时小有善缘,镜花水月,都是幻聚,何能久处?”⒉泛指好的缘分。清 赵翼《瓯北诗话·查初白诗》:“厌逢俗客谈时事,閒与乡人结善缘。”⒊犹言布施。宋 洪迈《夷坚丙志·安氏冤》:“吾今令 李 宅作善缘荐汝,俾汝尽释前愤,以得生天。”《红楼梦》第一一七回:“他何尝是真要银子呢,也只当化个善缘就是了。”王镇《枪》第二幕:“那个同志的
- 19.
四教释义:⒈旧时的四项教育科目。所指因教育对象而异。(1)孔子以文、行、忠、信为教人的四要目。⒉指佛门四教,所指各别。如龙树四教、晓公四教、光宅四教、天召四教等。
- 20.
如意结释义:如意状似灵芝,传说中灵芝为长生不老之药,乃吉祥瑞草。佛门中僧侣说法时抄录要点备忘所用的物件被称为如意,是菩萨所持的法具之一。如意结即取此意,吉祥如意、四季如意、平安如意。如意结是中国古老结饰-中国结的变化结之一。是由四个酢浆草结 (三环结)组合而成,应用很广,几乎各种结饰都可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