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目 [chì mù]
1. 任命官员的名单。
敕目 引证解释
⒈ 任命官员的名单。 唐 杜甫 有《秦州见敕目薛三琚授司议郎》诗。
引仇兆鳌 注引 朱鹤龄 曰:“敕目,除官目次也。”
敕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哭秦庭释义:春秋 楚国 伍员,因家族被 楚 王诛灭而奔 吴,谓其友 申包胥 曰:“我必復 楚国!”包胥 曰:“子能復之,我必能兴之。”后 伍 率 吴 兵破 楚,申包胥 乞师于 秦。秦 王不许。申“立依於庭墙而哭,日夜不絶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 为所感,遂救 楚。事见《左传·定公四年》。后世以“哭秦庭”为请兵抒国难之典。唐 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诗:“申包 哭 秦 庭,泣血将安仰?”唐 杜甫《秦州见敕目薛璩毕曜迁官》诗:“独惭投 汉 阁,俱议哭 秦 庭。”梁斌《播火记》十二:“要是一下子闹起红军来,咱到哪里哭
- 2.
埋剑释义:《晋书·张华传》载,张华 时见有紫气映射于斗牛二宿之间,邀 雷焕 共议,以为系宝剑之光上冲所致,当在 豫章 丰城,因命 雷 为 丰城 令访察其物。焕 到县,掘狱屋基,入地四丈馀,果得龙泉、太阿二宝剑。后以“埋剑”喻被埋没或不得彰显。唐 沉佺期《移禁司刑》诗:“埋剑谁当辨,偷金以自诬。”唐 杜甫《秦州见敕目除薛三璩毕四曜兼述索居》诗:“掘狱知埋剑,提刀见发硎。”分门集注引 梅尧臣 注:“喻 薛 毕 二子几年埋没,今始奋发。”
- 3.
寥阔释义:⒈空旷;广远。 明 归有光《思子亭记》:“徘徊四望,长天寥阔。”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成仙》:“僕寻至,急驰之,竟无踪兆。一望寥阔,进退难以自主。”丁玲《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二:“铁的轮轧出的大声,在这安静而寥阔的空间,更显得震耳。”⒉指天空。明 何景明《送刘御史按淮阳诸郡》诗:“鹰隼在寥阔,一击乘秋霜。”⒊渺茫无所见;稀少。唐 杜甫《秦州见敕目薛璩毕曜迁官三十韵》:“大雅何寥阔,斯人尚典型。”明 方孝孺《王君国祥墓碣》:“近世史所録名将,争战之绩则有矣,然言辞之士,寥阔罔闻,岂驰説骋辩者不若古之人耶?
- 4.
羶腥释义:⒈某些动物及其肉类的气味。 汉 张衡《南都赋》:“苏蔱紫薑,拂彻羶腥。”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花姑子》:“然偎傍之际,觉其羶腥,心疑有异。”⒉泛指鱼肉类食物。《汉武帝内传》:“勤斋戒,节饮食,絶五穀,去羶腥。”唐 杜甫《赠李白》诗:“野人对羶腥,蔬食常不饱。”⒊比喻利禄或市俗的生活。唐 陆希声《山居即事》诗:“不是幽栖矫性灵,从来无意在羶腥。”宋 苏辙《和王适寒夜读书》:“一从慕羶腥,中弃如弊屣。”⒋旧时用以比喻其他民族对 汉 族的入侵或统治所造成的影响。唐 杜甫《秦州见敕目薛三璩授司议郎凡三十韵》:
- 5.
鼎铭释义:鼎上铸刻的铭文。 《左传·昭公七年》:“故其鼎铭云:‘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於是,鬻於是,以餬余口。’”唐 杜甫《秦州见敕目薛三璩授司议郎毕四曜除监察与二子有故远喜迁官兼述索居凡三十韵》:“上将盈边鄙,元勋溢鼎铭。”明 张凤翼《灌园记·王蠋论谏》:“要知满损欢欹器,欲识盈亏诵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