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死者 死者的意思
zhě

死者

简体死者
繁体
拼音sǐ zhě
注音ㄙˇ ㄓㄜ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ǐ,(1) 丧失生命,与“生”、“活”相对。【组词】:死亡。死讯。死刑。死囚。死棋。死地。生离死别。死有余辜。(2) 不顾生命。【例句】:死志(牺牲生命的决心)。死士(敢死的武士)。死战。(3) 固执,坚持到底。【组词】:死心塌地。死卖力气。(4) 无知觉。【组词】:睡得死。(5) 不活动,不灵活。【组词】:死结。死理。死板。(6) 不通达。【组词】:死胡同。死路一条。(7) 过时,失去作用。【组词】:死文字。(8) 极,甚。【组词】:乐死人。

zhě,(1) 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词组后,并与其相结合,指人、指事、指物、指时等。【组词】:读者。作者。二者必居其一。来者。(2) 助词,表示语气停顿并构成判断句的句式。【例句】:陈胜者,阳城人也。(3) 这,此(多用在古诗词曲中)。【组词】:者个。者回。者番。者边走。

死者的意思

死者 [sǐ zhě]

1. 已死的人。

死者与生者。

[dead;]


国语词典

死者 [sǐ zhě]

⒈ 死去的人。

《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顾而言曰:『死者可归,谁与入室?』」
唐·杜甫〈石壕吏〉诗:「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生者


死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聚释义:⒈一个聚落。汉 王充《论衡·祸虚》:“千人以上,万人以下,计一聚之中,生者百一,死者十九,可谓无道至痛甚矣。”⒉一堆。晋 葛洪《神仙传·老子》:“乃使 甲 张口向地,其太玄真符立出於地,丹书文字如新,甲 成一聚枯骨矣。”唐 胡曾《鉅桥》诗:“武王 兵起无人敌,遂作 商 郊一聚灰。”宋 黄庭坚《过故人东平侯赵景珍墓》诗:“嬋娟 去作谁家妾,意气都成一聚尘。”⒊一次聚合。《宋书·天文志三》:“太元 十九年,义熙 三年九月,四星各一聚,而 宋 有天下。”
    • 2.
      七单释义:记载死者殓葬时辰及七七期内冲犯的单子。
    • 3.
      三殇释义:⒈指长殇、中殇、下殇。《仪礼·丧服》:“传曰: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殤;十五至十二为中殤;十一至八岁为下殤。”⒉三个横死者。《文选·谢瞻<张子房>诗》:“力政吞九鼎,苛匿暴三殤。”李周翰 注:“横死曰殤。孔子 过 泰山,有妇人哭於墓者而哀,使 子贡 问之,曰:‘吾舅死於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曰:‘何不去也?’曰:‘无苛政。’孔子 曰:‘小子志之,苛政猛於虎也。’秦 之苛法天下怨之,其暴甚於此三殤也。”
    • 4.
      三踊释义:古代丧礼,向死者跳脚号哭,以示哀痛。凡初死、小敛、大敛皆哭踊,谓之三踊。
    • 5.
      上坟释义:到坟前祭奠死者。
    • 6.
      上纸释义:指向死者致送纸钱。
    • 7.
      不伏烧埋释义:伏:屈服;烧埋:烧埋银钱,旧时官府向杀人犯追缴赔给死者家属的埋葬费。比喻不伏罪或不听劝解。
    • 8.
      不死草释义:⒈传说中能使死者复活的仙草。⒉麦门冬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麦门冬》。
    • 9.
      不聊生释义:无法赖以生存。 《战国策·秦策四》:“百姓不聊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行十餘年,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於道树,死者相望。”《新唐书·王世充传》:“今伍伍相保,一家叛,举伍诛。樵牧出入皆为限,公私不聊生。”
    • 10.
      丧主释义:丧事的主持人。 旧丧礼以死者嫡长子为丧主;无嫡长子,则以嫡长孙充任。若当家无丧主,则依次以五服内亲、邻家、里尹来担任。
    • 11.
      丧奠释义:古丧礼中指死者未葬前的祭奠。
    • 12.
      丧榜释义:即殃榜。阴阳先生开具死者年寿及回煞等事的文榜。旧时官厅视此为证明死亡之凭照。《醒世姻缘传》第十八回:“画士一面传神,阴阳官写丧榜。”孙犁《澹定集·乡里旧闻》:“也没有多少用武之地,不过红事喜帖,白事丧榜之类。”
    • 13.
      丧服释义:为哀悼死者而穿的服装。我国旧时习俗用本色的粗布或麻布做成。
    • 14.
      丧心释义:⒈心理反常;丧失理智。《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哀乐而乐哀,皆丧心也。”宋 叶适《终论三》:“使兵犹有法,则彼之所为乃丧心失灵狂惑而求死者也。”清 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如此迷惑丧心之语,犹拔作南宫首卷,文字安得不陋?”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知识阶级》:“一听到新思想,一看到 俄国 的小说,更其害怕,对于较特别的思想,较新思想尤其丧心发抖。”⒉犹言丧天良。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真生》:“一日,饮既卧,贾 潜起,搜诸衣底。真 觉之曰:‘子真丧心,不可处矣!’”
    • 15.
      丧葬费释义:为办理丧事、埋葬死者所需的花费。
    • 16.
      丧葬释义:指办理丧事,埋葬死者等事情:丧葬费。
    • 17.
      丧钟释义:西方风俗,教堂在宣告本区教徒死亡或为死者举行宗教仪式时敲钟叫做敲丧钟。因此用敲丧钟来比喻死亡或灭亡。
    • 18.
      主道释义:⒈君主治国之道。⒉谓古代在丧礼中为死者立神主的道理。⒊犹言东道。
    • 19.
      举籍释义:统计人口、田亩等以登记成册。 《汉书·哀帝纪》:“乃者 河南 、 潁川郡 水出,流杀人民,坏败庐舍……已遣光禄大夫循行举籍,赐死者棺钱,人三千。” 颜师古 注:“举其名籍也。”《汉书·东方朔传》:“乃使太中大夫 吾丘寿王 与待詔能用算者二人,举籍 阿城 以南。” 颜师古 注:“举计其数而为簿籍也。”
    • 20.
      举音释义:⒈放声喧呼。⒉为悼死者而放声哀哭。

死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聚释义:⒈一个聚落。汉 王充《论衡·祸虚》:“千人以上,万人以下,计一聚之中,生者百一,死者十九,可谓无道至痛甚矣。”⒉一堆。晋 葛洪《神仙传·老子》:“乃使 甲 张口向地,其太玄真符立出於地,丹书文字如新,甲 成一聚枯骨矣。”唐 胡曾《鉅桥》诗:“武王 兵起无人敌,遂作 商 郊一聚灰。”宋 黄庭坚《过故人东平侯赵景珍墓》诗:“嬋娟 去作谁家妾,意气都成一聚尘。”⒊一次聚合。《宋书·天文志三》:“太元 十九年,义熙 三年九月,四星各一聚,而 宋 有天下。”
    • 2.
      七单释义:记载死者殓葬时辰及七七期内冲犯的单子。
    • 3.
      三殇释义:⒈指长殇、中殇、下殇。《仪礼·丧服》:“传曰: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殤;十五至十二为中殤;十一至八岁为下殤。”⒉三个横死者。《文选·谢瞻<张子房>诗》:“力政吞九鼎,苛匿暴三殤。”李周翰 注:“横死曰殤。孔子 过 泰山,有妇人哭於墓者而哀,使 子贡 问之,曰:‘吾舅死於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曰:‘何不去也?’曰:‘无苛政。’孔子 曰:‘小子志之,苛政猛於虎也。’秦 之苛法天下怨之,其暴甚於此三殤也。”
    • 4.
      三踊释义:古代丧礼,向死者跳脚号哭,以示哀痛。凡初死、小敛、大敛皆哭踊,谓之三踊。
    • 5.
      上坟释义:到坟前祭奠死者。
    • 6.
      上纸释义:指向死者致送纸钱。
    • 7.
      不伏烧埋释义:伏:屈服;烧埋:烧埋银钱,旧时官府向杀人犯追缴赔给死者家属的埋葬费。比喻不伏罪或不听劝解。
    • 8.
      不死草释义:⒈传说中能使死者复活的仙草。⒉麦门冬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麦门冬》。
    • 9.
      不聊生释义:无法赖以生存。 《战国策·秦策四》:“百姓不聊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行十餘年,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於道树,死者相望。”《新唐书·王世充传》:“今伍伍相保,一家叛,举伍诛。樵牧出入皆为限,公私不聊生。”
    • 10.
      丧主释义:丧事的主持人。 旧丧礼以死者嫡长子为丧主;无嫡长子,则以嫡长孙充任。若当家无丧主,则依次以五服内亲、邻家、里尹来担任。
    • 11.
      丧奠释义:古丧礼中指死者未葬前的祭奠。
    • 12.
      丧榜释义:即殃榜。阴阳先生开具死者年寿及回煞等事的文榜。旧时官厅视此为证明死亡之凭照。《醒世姻缘传》第十八回:“画士一面传神,阴阳官写丧榜。”孙犁《澹定集·乡里旧闻》:“也没有多少用武之地,不过红事喜帖,白事丧榜之类。”
    • 13.
      丧服释义:为哀悼死者而穿的服装。我国旧时习俗用本色的粗布或麻布做成。
    • 14.
      丧心释义:⒈心理反常;丧失理智。《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哀乐而乐哀,皆丧心也。”宋 叶适《终论三》:“使兵犹有法,则彼之所为乃丧心失灵狂惑而求死者也。”清 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如此迷惑丧心之语,犹拔作南宫首卷,文字安得不陋?”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知识阶级》:“一听到新思想,一看到 俄国 的小说,更其害怕,对于较特别的思想,较新思想尤其丧心发抖。”⒉犹言丧天良。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真生》:“一日,饮既卧,贾 潜起,搜诸衣底。真 觉之曰:‘子真丧心,不可处矣!’”
    • 15.
      丧葬费释义:为办理丧事、埋葬死者所需的花费。
    • 16.
      丧葬释义:指办理丧事,埋葬死者等事情:丧葬费。
    • 17.
      丧钟释义:西方风俗,教堂在宣告本区教徒死亡或为死者举行宗教仪式时敲钟叫做敲丧钟。因此用敲丧钟来比喻死亡或灭亡。
    • 18.
      主道释义:⒈君主治国之道。⒉谓古代在丧礼中为死者立神主的道理。⒊犹言东道。
    • 19.
      举籍释义:统计人口、田亩等以登记成册。 《汉书·哀帝纪》:“乃者 河南 、 潁川郡 水出,流杀人民,坏败庐舍……已遣光禄大夫循行举籍,赐死者棺钱,人三千。” 颜师古 注:“举其名籍也。”《汉书·东方朔传》:“乃使太中大夫 吾丘寿王 与待詔能用算者二人,举籍 阿城 以南。” 颜师古 注:“举计其数而为簿籍也。”
    • 20.
      举音释义:⒈放声喧呼。⒉为悼死者而放声哀哭。

死者造句

1.死者的家属恨不得抓住肇事的罪魁祸首,将他碎尸万段。

2.这也难怪她哭得如丧考妣,因为死者生前待她如己出。

3.凶手逍遥法外,死者是不会瞑目的。

4.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

5.死亡赔偿金不同于遗产,凡是死者的亲属和死者生前来往密切的朋友都是有资格得到死亡赔偿金的。

6.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7.朋友们纷纷前来吊丧死者,对家属表示慰问。

8.人死不能复生。好好活着,就是对死者最大的安慰。

9.当电视臺播出灾难现场死者家属椎心泣血、痛哭失声的样子,令人看了为之鼻酸。

10.书是超越时空交流的媒介,书是学习的模板,书是死者留给生者的最后的心愿。

11.愤怒的死者是永远不会安息的。

12.人的生命真的是挺脆弱的,死者安息,生者坚强。

13.不要怜悯死者,怜悯活人,最重要的是,怜悯那些生活中没有爱的人。

14.为真知的死者的慰藉。

15.迦南的宗教仪式在小庙中进行,里面有宗教神像,有石柱,它们也许代表上帝也可能是祭奠死者

16.让我们,为死者祈祷。

17.要是有人敲坟墓的门,问死者愿不愿再生,他们一定都会摇头谢绝。

18.及其欲为死者雪耻,非兵连祸结不可也。

19.那里的挂满雨水的绿色矮草中,躺着一个半圆形的破碎头盖骨,那平展宽阔的额头,说明死者绝非等闲之辈。

死者(sizh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死者是什么意思 死者读音 怎么读 死者,拼音是sǐ zhě,死者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死者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