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ǔ gū,
qì,(1)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组词】:气体。(2) 呼吸。【组词】: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组词】:气候。气温。气象。(4) 鼻子闻到的味。【组词】:气味。臭气。(5) 人的精神状态。【组词】: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 怒,或使人发怒。【例句】: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 )。忍气吞声。(7) 欺压。【组词】:受气。(8)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组词】:气功。气血。气虚。(9) 中医指某种症象。【组词】:痰气。湿气。(10) 景象。【组词】: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1. 体貌气质。后多指刚强不屈的人格及操守。
例他是一个有骨气的人。
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谈骨气》
英[ moral integrity; ]
2. 喻书法的笔力和雄健的气势。
例字写得很有骨气。
英[ vigour of the strokes in calligraphy or drawing; ]
⒈ 犹气概;志气。
引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时人道 阮思旷 :‘骨气不及 右军,简秀不如 真长。’”
宋 罗烨 《醉翁谈录·钱穆离妻而后再合》:“幼而聪敏,长而好学,风姿粹美,骨气轩昂。”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六:“可是穷人要有穷人的骨气。我那媳妇也和我一样,不乐意向谁去低头。”
⒉ 犹气势;气韵。
引《宋书·王微传》:“兄文骨气,可推英丽以自许。”
唐 韦续 《书品优劣》:“释 玄悟 骨气无双,迥出时辈。”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叙画》:“夫象物必在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乎立意,而归乎用笔。”
郑文焯 《鹤道人论词书》:“﹝词﹞所贵清空者,曰骨气而已。其实,经史百家悉在熔炼中而出以高澹,故能骚雅,渊渊乎文有其质。”
⒊ 指身分。
引《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他骨气也比你重几百分哩。你切莫慢他。若是不依我言语,我回家时,就不与你认夫妻了。”
⒈ 刚毅不屈的气概。
引《红楼梦·第八五回》:「这吴大人本来咱们相好,也是我辈中人,还倒是有骨气的。」
⒉ 书法所表现的雄健气势。
1.贫病交加的朱自清,宁肯饿死,也决不吃嗟来之食的骨气,永远值得赞扬。
2.骨气就是孟子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忠贞不渝。
3.只要是稍有思想,稍有骨气的人,对他说的这番话都会嗤之以鼻的。
4.一个人立身行世要有骨气,有操守,不可趋炎附势。
5.他很有骨气,贫贱骄人,从来没有把那些达官贵人放在眼里。
6.不必说山上的翠竹翠色欲流,也不必说它挺拔坚强,单是它在狂风暴雨中拥有的魄力与骨气,千古芳竹,就风吹而不倒。
7.有骨气的人宁死也不肯遭受人格的污辱。
8.你不要以世俗之见衡量穷人,以为他们一点骨气也没有。
9.倘若没有梅花那雪中傲立的骨气,那冬日只剩下了无生机的白色。
10.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11.当时,凡稍有骨气的人,都受到李林甫的排斥或杀害。
12.她本来就没打算从一而终诚心实意对你,如今就是看不起你没骨气的样子,快刀斩乱麻,绝不留后患。
13.竹有节,人也有节,这就是气节,骨气。
14.他们虽然穷,但很有骨气。
15.一个人只要活得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16.能临危不惧,宁死不辱的人才是真正有骨气的人。
17.做人应该要有骨气,不要摇尾乞怜,博取他人的同情。
18.战士大义凛然的骨气深深地教育着人们。
19.有骨气的中国人民宁可粉身碎骨,也不做汉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