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辞严义正 辞严义正的意思
yánzhèng

辞严义正

简体辞严义正
繁体辭嚴義正
拼音cí yán yì zhèng
注音ㄘˊ ㄧㄢˊ ㄧˋ ㄓㄥˋ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cí,(1) 告别。【组词】:告辞。辞诀。辞行。辞世。辞别。(2) 不接受,请求离去。【组词】:辞职。辞呈。(3) 躲避,推托。【组词】:不辞辛苦。辞让。辞谢。推辞。(4) 解雇。【组词】:辞退。(5) 同“词”。(6) 优美的语言。【组词】:辞藻。修辞。(7) 讲话;告诉。【例句】:“请辞于军”。(8) 文体的一种。【组词】:辞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yán,(1) 紧密,没有空隙。【组词】:严紧。严密。(2) 不放松,认真。【组词】:严格。严肃。严正(严肃正当)。严明(严肃而公正,如“赏罚严严”)。严饬(➊严格命令;➋谨严)。威严。(3) 郑重,庄重。【组词】:庄严。尊严。(4) 厉害的。【组词】:严厉。严苛。(5) 重大。【组词】:严重。(6) 姓。

yì,(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组词】: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组词】: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3) 情谊。【组词】:义气。恩义。义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组词】: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5) 指认为亲属的。【组词】:义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组词】:义齿。义肢。(7) 姓。

zhèng zhēng,(1) 不偏斜,与“歪”相对。【组词】: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2) 合于法则的。【例句】: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3) 合于道理的。【组词】:正道。正确。正义。正气。(4) 恰好。【组词】: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例句】:他正在开会。(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组词】:正面。正本。(7) 纯,不杂。【组词】:正色。正宗。正统。纯正。(8) 改去偏差或错误。【组词】: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组词】:正方形。(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组词】:正电。(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例句】:正数(shù)。(12) 姓。 ◎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基本含义

指言辞庄重严肃,表达的意思准确明确,没有歧义或模棱两可。

辞严义正的意思

辞严义正 [cí yán yì zhèng]

1. 言辞严密贴切,义理正大。

[speak out sternly from a sense of justice;]

辞严义正 引证解释

⒈ 措辞严肃,道理正当。

宋 张孝祥 《明守赵敷文》:“欧公 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
明 李东阳 《会试策问》:“詔勅所布,皆亲御翰墨,或口授意旨,辞严义正,直追古帝王。”
鲁迅 《华盖集续编·有趣的消息》:“所不同的,只是他总有一面辞严义正的军旗,还有一条尤其义正辞严的逃路。”


国语词典

辞严义正 [cí yán yì zhèng]

⒈ 措辞严厉,道理正大。宋·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也作「义正词严」。

巧言令色


辞严义正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义正辞严释义:同“义正词严”。
    • 2.
      声色俱厉释义:指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俱:都。厉:严厉。
    • 3.
      疾言厉色释义:也说疾言遽色。言语急促,神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后汉书·刘宽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 4.
      辞严气正释义: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同“辞严义正”。

辞严义正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巧言令色释义:指用花言巧语和假装和善来讨好别人(令:美好)。

辞严义正(ciyanyiz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辞严义正是什么意思 辞严义正读音 怎么读 辞严义正,拼音是cí yán yì zhèng,辞严义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辞严义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