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言 [hòu yán]
1. 背后訾议。
后言 引证解释
⒈ 背后訾议。
引《书·益稷》:“汝无面从,退有后言。”
《旧唐书·哀帝纪》:“虽云勇退,乃有后言,自为簿从之酋,颇失人臣之礼。”
蒋维乔 《中国教育会之回忆》:“在社员眼光中,似乎中国教育会反借学社收入之学费以生存。社员之褊激者,即对教育会有后言。”
国语词典
后言 [hòu yán]
⒈ 背后的非议。
引《书经·益稷》:「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
《旧唐书·卷二〇·哀帝本纪》:「虽云勇退,乃有后言,自为簿从之酋,颇失人臣之礼。」
后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生杜牧释义:唐 杜牧 去官后,郁郁不得志,落拓 扬州,好作青楼之游,以风流名。有《遣怀》诗云:“十年一觉 扬州 梦,赢得青楼薄倖名。”后言风情者,多以“三生 杜牧”比况出入歌舞繁华之地的风流才士。宋 黄庭坚《广陵春早》诗:“春风十里珠帘卷,髣髴三生 杜牧 之。”宋 姜夔《琵琶仙》词:“十里 扬州,三生 杜牧,前事休説。”清 赵翼《红桥》诗:“三生 杜牧 曾游处,前度 刘郎 再到年。”
- 2.
凤城释义:京都的美称。唐 沉佺期《奉和立春游苑迎春》:“歌吹衔恩归路晚,栖乌半下凤城来。”唐 杜甫《夜》诗:“步簷倚杖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仇兆鳌 注引 赵次公 曰:“秦穆公 女吹簫,凤降其城,因号 丹凤城。其后言京城曰凤城。”清 龚自珍《行香子》词:“在凤城西,垂杨畔,落花间。”郭沫若《潮集·十年建国增徽识》:“凤城西翼见巍峨,高唱人民解放歌。”
- 3.
劝惩释义:奖惩。 《左传·成公十四年》:“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后言劝惩本此。宋 曾巩《宜黄县县学记》:“师友以解其惑,劝惩以勉其进。”《清史稿·食货志一》:“初定劝惩之例,限年之法甚严。”
- 4.
外舍释义:⒈在外住宿。《管子·戒》:“桓公 外舍,而不鼎馈。”戴望 校正:“外舍,谓出宿於外。”⒉外戚。《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及后有疾,特令后母兄弟入视医药,不限以日数。后言於帝曰:‘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诚不愿也。’”李贤 注:“外舍,外家。”《后汉书·单超传》:“帝因如厕,独呼 衡 问:‘左右与外舍不相得者皆谁乎?’”李贤 注:“外舍,谓皇后家也。”《魏书·刘彧传》:“彧 尝宫内大集而裸妇人观之,以为忻笑。其妻 王氏 以扇鄣面,独无所言。彧
- 5.
大庭释义:⒈亦作“大廷”。外朝之廷。《逸周书·大匡》:“王乃召冢卿、三老、三吏、大夫百执事之人,朝於大庭。”朱右曾 校释:“庭当作廷。大廷,外朝之廷,在库门内雉门外。”《韩非子·解老》:“故议於大庭而后言则立,权议之士知之矣。”⒉指朝廷。宋 洪迈《夷坚支志景·馀干县楼牌》:“是时 赵子直 家居县市,赴省试,已而大廷唱名为第一。”章炳麟《代议然否论》:“故令贪夫盈於朝列,饕餮贡於大庭,犹曰美政文明,斯则戾矣。”
- 6.
女博士释义:⒈女性博士官。 《三国志·魏志·文昭甄皇后传》“后三岁失父”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王沉《魏书》:“﹝ 甄皇后 ﹞年九岁,喜书,视字輒识,数用诸兄笔砚,兄谓后言:‘汝当习女工。用书为学,当作女博士邪?’”⒉后用作对才女的美称。
- 7.
徐吾释义:⒈战国齐女子名。有辩才。尝夜织,家贫而烛屡不给,欲与邻女李吾之属会烛,李辞之,徐吾责以大义曰:“夫一室之中,益一人烛不为暗,损一人烛不为明,何爱东壁之餘光,不使贫妾得蒙见哀之恩,长为妾役之事,使诸君常有惠施於妾,不亦可乎?”李莫能应,遂复与夜,终无后言。事见汉刘向《列女传·齐女徐吾》。⒉复姓。
- 8.
惜誓释义:《楚辞》篇名。作者不详,或谓 汉 贾谊 作。王逸 注:“《惜誓》者,不知谁所作也。或曰 贾谊,疑不能明也。惜者,哀也;誓者,信也,约也。言哀惜 怀王 与己信约而復背之也。古者君臣将共为治,必以信誓相约,然后言乃从而身以亲也。盖刺 怀王 有始而无终也。”亦借指遭谗见忌的怨愤之作。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百年心事归平淡,删尽蛾眉《惜誓》文。”康有为《去国吟》:“或劝蹈海未忍去,且歌《惜誓》留人间。”
- 9.
王正月释义:周 天子所颁历法的正月。周 以建子之月(农历十一月)为正。《春秋·隐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公羊 传:“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 文王 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清 顾炎武《日知录·王正月》:“未为天子,虽为建子而不敢谓之正。《武成》‘惟一月壬辰’是也。已为天子,则谓之正而復加王,以别於 夏 殷。《春秋》‘王正月’是也。”清 赵翼《陔馀丛考·春不书王》:“《春秋》每岁必书‘春,王正月’……以 周 月记事者,则 孔子 书‘王正月’以别之,
- 10.
蜂出释义:亦作“蠭出”。比喻纷然并作。《史记·六国年表序》:“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説起。矫称蠭出,誓盟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宋 曾巩《襄州宜城县长渠记》:“方二人者之有为,盖将任其职,非有求於世也。及其后言渠堨者蠭出,然其心盖或有求,故多诡而少实。”罗常培《汉语音韵学导论》第一讲:“魏 晋 以降韵书蠭出,各依土风,递相非笑。”
- 11.
谨顺释义:⒈谨慎地顺从。《荀子·劝学》:“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王先谦 集解引 郝懿行 曰:“谨顺其身,身犹人也。此谓君子言与不言,皆顺其人之可与不可,所谓‘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也。”⒉谨慎逊顺。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长豫 为人谨顺,事亲尽色养之孝。”宋 范浚《高府君墓志铭》:“而 栴 亦能持身务学,姁姁谨顺,为克家者。”明 李东阳《徐中书挽诗》序:“先生念其平居谨顺无违志,至每候公退於门,风雨不易者二十年。”
- 12.
贫女释义:贫穷的女子。 唐 李白《陈情赠友人》诗:“愿假东壁辉,餘光照贫女。”王琦 注:“《列女传》:齐 女 徐吾 者,齐 东海 上贫妇人也,与邻妇 李吾 之属,会烛相从夜绩。徐吾 最贫而烛数不属,李吾 谓其属曰:‘徐吾 烛数不属,请无与夜。’徐吾 曰:‘一室之中,益一人烛不为暗,损一人烛不为明,何爱东壁之餘光,不使贫女得蒙见爱之恩,长为妾役之事,使诸君常有惠施於妾,不亦可乎?’李吾 莫能应,遂復与夜,终无后言。”清 方文《病中寄邓柬之》诗:“过时不嫁羞贫女,送客将归忆故乡。”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编·湖北·黄陂
- 13.
躁妄释义:急躁轻率。宋 洪迈《容斋三笔·郎官员数》:“浅浮躁妄,为胥辈所轻,有如 李庄 者。”明 唐顺之《与曹子泰评事》:“若无此事而先言之,则为躁妄;若有此事而后言,则又无及。”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念汝言行无玷,姑贷汝,后勿如是躁妄也。”《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抵制美约》:“演説聚会之不已,其中或有躁妄之夫,为踰分之举,而即可为彼族之口实。”
- 14.
过制释义:⒈制订礼乐不按规定。《礼记·乐记》:“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郑玄 注:“过,犹误也。”⒉超过法度。《书·毕命》“骄淫矜侉,将由恶终”孔 传:“言 殷 众士骄恣过制,矜其所能,以自侉大。”《汉书·五行志下之上》:“既退归国,犹有恨心,内则思虑霿乱,外则土功过制,故牛旤作。”⒊超过礼制的规定。《三国志·魏志·甄皇后传》“举家称善,即从后言”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魏略》:“后年十四,丧中兄 儼,悲哀过制。”《左传·襄公十年》“子駟 抑 尉止 曰:‘尔车,非礼也’”晋 杜预 注:“言
- 15.
退言释义:犹言退有后言。谓背后有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