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按兵不动 按兵不动的意思
ànbīngdòng

按兵不动

简体按兵不动
繁体按兵不動
拼音àn bīng bù dòng
注音ㄢˋ ㄅㄧㄥ ㄅㄨˋ ㄉㄨㄥˋ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àn,(1) 用手或手指压。【组词】:按铃。按键。按钮。按脉。按摩。(2) 止住。【组词】:按捺。按耐。按压。(3) 依照。【组词】:按照。按理。按例。按说。按质论价。(4) 考查,研求。【例句】:按验(审查验证)。按察(稽查审察)。(5) (编者、作者等)在正文之外所加的说明或论断。【组词】:按语。编者按。

bīng,(1) 武器。【组词】: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2) 战士,军队。【组词】: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见(指武装冲突)。(3)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组词】:兵法。兵家。兵机。兵衅(战争的争端)。兵书。兵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兵荒马乱。兵贵神速。

bù fǒu,(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组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例句】:不,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dòng,(1)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组词】:变动。波动。浮动。振动(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动(①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动动了一下”;②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动动全国”)。(2) 使开始发生。【组词】:发动。(3) 使用。【组词】:动用。动武。动问(客套话,请问)。(4)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组词】:感动。动人心弦。娓娓动听。动容。(5) 吃(多用于否定式)。【例句】:这几天不动荤腥。(6) 非静止的。【组词】:动画。(7) 可变的。【组词】:动产。(8) 行为。【组词】:举动。动作。(9) 常常。【组词】:动辄得咎。

基本含义

指在战争或竞争中,采取保守态度,不主动行动或不采取进攻的策略。

按兵不动的意思

按兵不动 [àn bīng bù dòng]

1. 指挥官止住军队,暂不行动,等待战机。

[ not throw the troops into battle; take no action; be kept imobilized; bide one's time; ]

2. 比喻接受任务后暂不执行,以观望形势的发展。

[ bide one's time; ]

按兵不动 引证解释

⒈ 让军队驻扎下来暂不行动。亦用以比喻接受任务而不付诸行动。

《吕氏春秋·召类》:“赵简子 按兵而不动。”
《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七年》:“黄敬忠 将战,占者言时刻未利,按兵不动。”
《三国演义》第七十回:“黄忠、严颜 收兵入寨,俱各按兵不动。”
《水浒传》第一〇八回:“次日, 卢俊义 按兵不动,再令 解珍 等去寻访。”
清 陈天华 《警世钟》:“这时大家以为各国必要实行瓜分 中国 了,不料各国按兵不动,仍许 中国 讲和。”


国语词典

按兵不动 [àn bīng bù dòng]

⒈ 暂时停住军事行动,有观望形势的意思。今亦指有任务却不采取行动。也作「按兵不举」、「案兵不动」。

《三国演义·第一一回》:「于是传檄三寨,且按兵不动,遣人赍书以达曹操。」
《文明小史·第五九回》:「幕府里面子上虽含糊答应,暗地里却给他个按兵不动。」

挥军进击 倾巢出动 闻风而动


按兵不动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以逸待劳释义:在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待敌军疲劳时出击取胜。《孙子兵法·军争》:“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 2.
      按兵束甲释义:按兵:军队停止行进。甲:铠甲,泛指武器装备。止兵不前,捆起铠甲。指解除武装,停战言降。
    • 3.
      裹足不前释义:脚被缠住,不能前进。比喻由于害怕或有顾虑而停步不前。秦李斯《谏逐客书》:“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

按兵不动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倾巢出动释义:倾:倒出;巢:巢穴。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
    • 2.
      闻风而动释义: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

按兵不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坚卧释义:⒈谓按兵不动。《汉书·周勃传》:“夜,军内惊,内相攻击扰乱,至於帐下。亚夫 坚卧不起。顷之,復定。”《后汉书·王霸传》:“贼復聚众挑战,霸 坚卧不出,方饗士作倡乐。茂 雨射营中,中 霸 前酒樽,霸 安坐不动。”⒉谓坚不出仕,隐居。宋 王禹偁《西京谢上表》:“虑坚卧以要君,遂力疾而受命。”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阁一·宰相出山》:“近年 王太仓,甲午以首揆得请,丁未再召当国,坚卧者五年,终不出,以至殁。”《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小弟坚卧烟霞,静听好音。”
    • 2.
      按兵不举释义:犹按兵不动。
    • 3.
      袖椎释义:亦作“袖鎚”。袖中暗藏铁椎。魏安禧王 二十年,秦 围 赵,魏 使 晋鄙 领兵救 赵,鄙 按兵不动。魏 公子 信陵君 以计盗兵符,用 夷门 隐士 侯生 策,使“朱亥 袖四十斤铁椎,椎杀 晋鄙”,夺其军,进击 秦 兵,解 邯郸 之围。事见《史记·魏公子列传》。后遂用为典故。唐 李白《博平郑太守见访却之武陵立马赠别》诗:“仍要鼓刀者,乃是袖鎚人。”明 刘基《结袜子》诗:“袖椎夺兵符,救 赵 蜚英声。”
    • 4.
      顿师释义:谓按兵不动。

按兵不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坚卧释义:⒈谓按兵不动。《汉书·周勃传》:“夜,军内惊,内相攻击扰乱,至於帐下。亚夫 坚卧不起。顷之,復定。”《后汉书·王霸传》:“贼復聚众挑战,霸 坚卧不出,方饗士作倡乐。茂 雨射营中,中 霸 前酒樽,霸 安坐不动。”⒉谓坚不出仕,隐居。宋 王禹偁《西京谢上表》:“虑坚卧以要君,遂力疾而受命。”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阁一·宰相出山》:“近年 王太仓,甲午以首揆得请,丁未再召当国,坚卧者五年,终不出,以至殁。”《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小弟坚卧烟霞,静听好音。”
    • 2.
      按兵不举释义:犹按兵不动。
    • 3.
      袖椎释义:亦作“袖鎚”。袖中暗藏铁椎。魏安禧王 二十年,秦 围 赵,魏 使 晋鄙 领兵救 赵,鄙 按兵不动。魏 公子 信陵君 以计盗兵符,用 夷门 隐士 侯生 策,使“朱亥 袖四十斤铁椎,椎杀 晋鄙”,夺其军,进击 秦 兵,解 邯郸 之围。事见《史记·魏公子列传》。后遂用为典故。唐 李白《博平郑太守见访却之武陵立马赠别》诗:“仍要鼓刀者,乃是袖鎚人。”明 刘基《结袜子》诗:“袖椎夺兵符,救 赵 蜚英声。”
    • 4.
      顿师释义:谓按兵不动。

按兵不动造句

1.全市生产竞赛已经展开,尚有个别单位按兵不动

2.又听得寨前炮响,史广恭按兵不动,只等他人来,塌了陷坑、山后伏兵齐起,接应捉人。

3.学校开展象征性长跑活动,许多班级都行动起来了,你们班为什么按兵不动

4.全国反腐斗争已经展开,尚有个别省区按兵不动

5.我要求他们按兵不动,你却让他们战斗。

6.红军按兵不动,伺机发动反击。

7.我们先按兵不动再出兵攻打,使他们措手不及。

8.她的馀生原本可以很容易一直按兵不动下去。

9.我们所需要做的是,按兵不动,看看他们采取什么步骤。

10.巴勃罗老是按兵不动,把我们拖烂啦。

11.我们对水门事件的处理继续犯拖延和按兵不动的老毛病。

12.在未听到他们下一步行动计划之前,她将按兵不动

13.如此高失败率广为报道,难怪有经济负担的人按兵不动

14.反腐败斗争已在各单位普遍展开,只有个别单位迟迟按兵不动

15.如果不是拿破仑按兵不动,那将会怎样呢?

16.即不要保持沉默也不能按兵不动

17.看见一团战士处于敌人包围之中,他却按兵不动

18.尽管如此,反托拉斯者应该按兵不动

19.对方似仍未察觉,我们先按兵不动,免得打草惊蛇。

按兵不动是什么意思 按兵不动读音 怎么读 按兵不动,拼音是àn bīng bù dòng,按兵不动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按兵不动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