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虓虎 虓虎的意思
xiāo

虓虎

简体虓虎
繁体
拼音xiāo hǔ
注音ㄒㄧㄠ ㄏㄨ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iāo,(1) 虎吼。(2) 勇猛。【例句】:“前日从陛下平天下,虓士爪臣,气力未衰。”

hǔ,(1)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组词】:虎口(➊喻危险境地;➋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2) 勇猛、威武。【组词】: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3) 古同“唬”,威吓。(4) 古同“琥”,琥珀。

虓虎的意思

虓虎 [xiāo hǔ]

1. 咆哮怒吼的虎。多用来比喻勇士猛将。

虓虎 引证解释

⒈ 咆哮怒吼的虎。多用来比喻勇士猛将。

《诗·大雅·常武》:“进厥虎臣,闞如虓虎。”
毛 传:“虎之自怒虓然。”
《后汉书·庞参传》:“宣王 立中兴之功, 文帝 建 太宗 之号。非惟两主有明叡之姿,抑亦扞城有虓虎之助。”
宋 苏轼 《余来儋耳得吠狗曰乌觜戏为作此诗》:“长桥不肯躡,径度清深浦;拍浮似鹅鸭,登岸剧虓虎。”
黄忏华 《亡友周仲穆哀辞》:“飞龙虚出骨,虓虎正争嘷。”


虓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孱王释义:懦弱的君王。 《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赵 相 贯高、赵午 等年六十餘,故 张耳 客也。生平为气,乃怒曰:‘吾王孱王也!’”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音如‘潺湲’之‘潺’。冀州 人谓懦弱为孱。”司马贞 索隐:“弱小貌也。”《新唐书·姚思廉传赞》:“思廉 以诸生侍孱王,奋然陈大义,挫虓虎而夺之气,勇夫悍心,褫骇自却,不敢加无礼於其君。”
    • 2.
      英秀释义:⒈优美;高尚。《三国志·吴志·张温传》:“温 虽智非从横,武非虓虎,然其弘雅之素,英秀之德……卓躒冠群。”⒉才能卓越的人。晋 葛洪《抱朴子·博喻》:“舍英秀而杖常民者,吾知其不能叙彝伦而臻升平矣。”唐 刘知几《史通·杂说上》:“孟坚 又云:‘刘向、扬雄 博极群书,皆服其善叙事。’岂时无英秀,易为雄霸者乎?不然,何虚誉之甚也!”金 党怀英《君锡生子四月八日》诗:“蓟山 东盘 出英秀,政与德门宜子孙。”⒊俊美。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一》:“花奴 但英秀过人,悉无此状,故无猜也。”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 3.
      虎阚释义:虎怒视貌。语本《诗·大雅·常武》:“闞如虓虎。”清 黄遵宪《哀旅顺》诗:“炮臺屹立如虎闞,红衣大将威望儼。”
    • 4.
      虓阚释义:虎暴怒哮吼的样子。引申为勇猛强悍。语本《诗·大雅·常武》:“闞如虓虎。”《汉书·叙传上》:“曩者王涂芜秽,周 失其御,侯伯方轨,战国横騖,於是七雄虓闞,分裂诸夏,龙战而虎争。”《后汉书·董卓传论》:“董卓 初以虓闞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晋 潘岳《马汧督诔》:“齐万虓闞,震惊台司。”明 吾丘瑞《运甓记·觖望招兵》:“当此天下汹汹,人情思乱,岂无鹰扬将佐藏形草泽之中,虓闞英雄伏跡戍囚之列,可与共图大业。”

虓虎(xiao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虓虎是什么意思 虓虎读音 怎么读 虓虎,拼音是xiāo hǔ,虓虎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虓虎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