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 [fú líng]
1. 中药名。别名云苓、白茯苓。寄生在松树根上的一种块状菌,皮黑色,有皱纹,内部白色或粉红色,包含松根的叫茯神,都可入药。
英[tuckahoe; poris cocos;]
茯苓 引证解释
⒈ 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中医用以入药,有利尿、镇静等作用。
引《淮南子·说山训》:“千年之松,下有茯苓。”
高诱 注:“茯苓,千岁松脂也。”
唐 贾岛 《赠牛山人》诗:“二十年中饵茯苓,致书半是 老君 经。”
明 焦竑 《焦氏笔乘·医方》:“茯苓久服之,颜色悦泽,能灭瘢痕。”
清 陈维崧 《洞仙歌·题<采芝图>为顾卓侯赋》词:“戏劚茯苓归,封寄 轩辕。”
国语词典
茯苓 [fú líng]
⒈ 植物名。多孔蕈科孔蕈属。成块状,形似甘?,大如拳,皮黑而皱,肉白微赤,寄生于山林中腐朽的松树根上,可用人工繁殖。多分布于我国北、中、南等地。采集后阴干可入药,具有解热、安神等功效。也作「伏苓」、「伏灵」。
茯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药释义:⒈指仙药。《神农本草经》卷三:“上药令人身安命延,昇天神仙,遨游上下。”唐 李商隐《高松》诗:“上药终相待,他年访伏龟。”冯浩 注引《本草注》:“茯苓通神灵,上品仙药也。”⒉疗效极高的上等药物。《旧唐书·职官志三》:“凡药有上、中、下三品,上药为君,中药为臣,下药为佐。”宋 王君玉《国老谈苑》卷一:“田锡 为諫议大夫,疾亟,进遗表。真宗 宣御医賷上药驰往,已无及矣。”清 赵翼《簷曝杂记·三七、鸡血藤》:“有草名‘三七’,三椏,七叶,其根如萝葡,为治血之上药。”
- 2.
不死面释义:茯苓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四·茯苓》。
- 3.
丝苓释义:《淮南子·说山训》:“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上有菟丝。”高诱 注:“茯苓,千岁松脂也,菟丝生其上而无根,一名女萝也。”因菟丝与茯苓有依附关系,后遂用“丝苓”比喻姻亲。宋 胡继宗《书言故事·花木》:“亲姻,曰有丝苓之好。”
- 4.
乌豆煎释义:由黑豆1升,天麻1两,羚羊角屑1两,防风1两,赤茯苓1两,羌活1两,桂心1两,酸枣仁1两,生干地黄1两制成。
- 5.
云章释义:⒈语出《诗·大雅·棫朴》:“倬彼云汉,为章于天。 ”郑玄 笺:“云汉之在天,其为文章,譬犹天子为法度于天下。”后用“云章”指帝王的文章。宋 欧阳修《仁宗御飞白记》:“而云章烂然,辉映日月。”宋 苏轼《谢赐燕并御书进诗》:“人间一日传万口,喜见云章第一篇。”⒉指文彩蜚然的文章。金 赵秉文《就刘云卿第与同院诸公分韵得发字》:“今年视草直金鑾,云章妙手看挥发。”⒊彩云。王明清《挥麈后录》卷二引 宋 李质 曹组《艮岳百咏诗·松径》:“夹路成行一样清,吟风筛月自亭亭。云章正写人间瑞,坐待云根长茯苓。”元 虞集《触
- 6.
五药释义:⒈五类药物。 《周礼·天官·疾医》:“以五味、五穀、五药养其病。”郑玄 注:“五药,草、木、虫、石、穀也。”南朝 梁 沉约《钟山诗应西阳王教》:“淹留访五药,顾步佇三芝。”唐 独孤及《为吏部李侍郎祭李中丞文》:“官不过八命,年未愈六十,岂五药乖养,九藏失节,以及此乎?”⒉指茯苓、朱砂、雄黄、人参、赤箭。唐 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三六:“今依《金刚顶瑜伽》説五药梵名:娑贺拶囉一,娑贺禰缚二,建吒迦哩三,儗哩羯囉四,勿哩答贺底五,并西国药此国无,即以此土所出灵药替之,茯苓一,朱砂二,雄黄三,人参四,赤箭五。”
- 7.
伏灵释义:⒈亦作“伏苓”。即茯苓。菌类植物名。寄生于山林松根,状如块球。中医用以入药。⒉彗星的一种。
- 8.
伏龟释义:传说中俯伏在松树下的神龟,为松树之精所化。 《淮南子·说山训》:“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上有兔丝;上有丛蓍,下有伏龟。”唐 李商隐《高松》诗:“上药终相待,他年访伏龟。”朱鹤龄 注引《嵩山记》:“嵩高山 有大松树,或百岁,或千岁,其精变为青牛,为伏龟,採食其实得长生。”
- 9.
兔丝释义:⒈植物名。即莬丝子。《淮南子·说山训》:“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上有兔丝。”高诱 注:“一名女萝也。”《文选·江淹<古离别>诗》:“兔丝及水萍,所寄终不移。”李善 注引《尔雅》:“女萝,兔丝也。”唐 杜甫《新婚别》诗:“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⒉喻妻室。明 高明《琵琶记·官媒议婚》:“閒藤野蔓休缠也。俺自有正兔丝,亲瓜葛。”明 屠隆《昙花记·超度沉迷》:“託身在烟峦霞嶠,那管你风情月调,既撇却兔丝了,既撇却兔丝了,岂復惹閒花草!”
- 10.
减肥丸释义:一种减肥药物,主要成分是番泻叶、淡竹叶、松萝茶、泽泻、夏枯草、葶苈子、茯苓等。
- 11.
参苓释义:中药名。人参与茯苓。有滋补健身的作用。
- 12.
四君子释义:⒈国画中对梅、竹、兰、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 ⒉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种中药的合称。
- 13.
土茯苓丸释义:土茯苓丸--组成有土茯苓30g,白鲜皮125g,山豆根250g,草河车250g,黄药子125g,夏枯草250g。
- 14.
土茯苓散释义:组成:土茯苓1两,白茯苓3钱,薏仁5钱,肉桂3分,金银花1两,人参2钱,白术2钱,车前子2钱。
- 15.
土茯苓释义:又称“光菝葜”、“仙遗粮”。百合科,多年生攀援灌木。生于山坡林下,广布于 亚洲 东南部及我国南部和东南部。根状茎可提取淀粉和栲胶,用作工业原料;中医学上以根状茎入药,能解毒、清热利湿,主治痈肿、疔疮、关节痛、梅毒等症。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土茯苓》:“其根状如菝葜而圆,其大若鸭子,连缀而生……其肉软可生啖,有赤白二种,入药用白者良。”
- 16.
弱痰汤释义:名称:弱痰汤 组成:人参1钱,茯苓5钱,荆芥1钱,苡仁1两,陈皮5钱,天花粉3钱,枳壳3分,白芥子2钱。
- 17.
散湿饮释义:名称:散湿饮 组成:白术1钱,苍术1钱,防己1钱,防风1钱,茯苓1钱,官桂1钱5分,天麻1钱5分,当归1钱5分。
- 18.
无种释义:⒈没有种子。《管子·禁藏》:“赐鰥寡,振孤独,贷无种,与无赋,所以劝弱民。”按,此指无谷物种子的农户。元 陈樵《空翠堂》诗:“息石长年依砌活,茯苓无种入阶生。”⒉犹言绝后代。《史记·汲郑列传》:“黯 数质责 汤 於上前,曰:‘……何乃取 高皇帝 约束纷更之为?公以此无种矣。’”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三》:“﹝ 白敏中 ﹞曰:‘…… 顥 不乐为国婚,衔臣入骨髓。臣在中书,顥 无如臣何,自此必媒孽臣短,死无种矣。’”⒊谓没有血统相传关系。晋 葛洪《抱朴子·至理》:“知长生之可得,僊人之无种耳。”明 杨柔胜《
- 19.
松腴释义:⒈指松脂。旧谓炼服之可以长生。⒉指松烟墨。⒊茯苓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四·茯苓》。
- 20.
松髓释义:⒈松脂。喻指老人眼中分泌物。南朝 宋 鲍照《在江陵叹年伤老》诗:“方瞳起松髓,赬髮疑桂脑。”⒉松脂。指茯苓。旧说松脂入地,化为茯苓。宋 陈与义《游岘山次韵》之二:“一丘儻许予,高卧饱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