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长 [qīn cháng]
1. 指父母尊长。
亲长 引证解释
⒈ 指父母尊长。
引《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宋 孙奭 疏:“知爱亲长,知敬兄,此所谓良能良知也。”
宋 范质 《戒儿侄八百字》诗:“怡怡奉亲长,不敢生骄易。”
徐兴业 《金瓯缺》第九章一:“他这个长公子向来也不是以大贤大德、孝顺亲长出名的。”
亲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姻丈释义:对姻亲长辈的尊称。
- 2.
姻末释义:对姻亲长辈,自己谦称姻末。
- 3.
姻伯释义:对兄弟的岳父、姐妹的公公及远亲长辈的称呼。《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这个人不是别人,却是我的一位姻伯。”
- 4.
定省释义:⒈《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郑玄注:“定,安其牀衽也;省,问其安否何如。”后因称子女早晚向亲长问安为“定省”。⒉泛指探望问候父母或亲长。
- 5.
家庆释义:⒈指家中的喜庆之事。北周 庾信《周大将军陇东郡公侯莫陈君夫人窦氏墓志铭》:“大统 十六年,册授 永安郡 君,妇以夫尊,亲由子贵,朝章家庆,兼而有之。”南朝 陈 徐陵《陈文皇帝哀册文》:“我皇诞圣,应此家庆。”⒉“拜家庆”的省称。古时指久别归家拜见亲长。唐 卢象《八月十五日象自江东止田园移庄庆会兼赋是诗》之一:“上堂家庆毕,愿与亲姻邇。”明 高明《琵琶记·乞丐寻夫》:“死别多应梦里逢,谩劳孝妇写遗踪,可怜不得图家庆,辜负丹青泣画工。”参见“拜家庆”。⒊父母生日亦称为家庆。
- 6.
拳拳孝心释义:对双亲长辈孝敬的心意非常诚恳。
- 7.
案牒释义:⒈查阅宗室谱牒。 《后汉书·卢植传》:“寻《春秋》之义,王后无嗣,择立亲长,年均以德,德均则决之卜筮。今同宗相后,披图案牒,以次建之,何勋之有?”王先谦 集解:“牒,宗室名牒也,披图则知诸王分国,案牒则知宗室远近也。”⒉官署的文书簿册。《新唐书·陆贽传》:“旧制,吏部选以岁集。乾元 后,天下兵兴,率三年一调,吏员稽壅,则案牒丛淆,伪冒蒙真,吏缘以为姦。”
- 8.
箧枕释义:谓以箧贮亲长所卧之枕。
- 9.
贵亲释义:⒈尊贵礼敬亲族。《礼记·祭义》:“殷 人贵富而尚齿,周 人贵亲而尚齿。”孔颖达 疏:“殷 人疏而富者犹贵之,周 人於己有亲乃贵之,就此之中,亦年高者在前,故云尚齿。”《韩诗外传》卷五:“上不知顺孝,则民不知反本;君不知敬长,则民不知贵亲。”⒉尊贵的亲长。南朝 陈 徐陵《孝义寺碑》:“愿此良因,宜资贵亲,三乘并策,四梵为宾。”⒊谓贵在亲近。明 何景明《赠向先生序》:“夫君子之为人上也,使其吏程而民矩也,贵承也,而弗以屈节承也,贵亲也,而弗以回德亲也。”清 唐甄《潜书·讲学》:“是故教者贵亲,亲则易知;承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