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ù móu,(1) 取,谋求。【组词】:牟利。(2) 牛叫声。【例句】:“牟然而鸣”。(3) 古同“眸”,瞳人。(4) 古同“侔”,等同。(5) 姓。 ◎ 〔牟平〕地名,在中国山东省。
ní,(1) 梵语“比丘尼”的简称,佛教中出家修行的女子。【组词】:尼姑。尼庵。削发为尼。(2) 古同“昵”,相近,亲近。
zǐ,(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组词】: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组词】:菜子。瓜子儿。子实。(3) 动物的卵。【组词】:鱼子。蚕子。(4) 幼小的,小的。【组词】:子鸡。子畜。子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例句】:子弹(dàn )。棋子儿。(6) 与“母”相对。【例句】: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组词】: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组词】:孔子。先秦诸子。(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例句】: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例句】: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组词】:子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组词】:旗子。乱子。胖子。(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例句】:敲了两下子门。(14) 姓。
1. 亦称“牟尼珠”。
3. 即数珠。佛教徒念佛、持咒、诵经时用来计数的成串珠子。多用木槵子等制成,每串以二十七颗、一百零八颗为常见。
⒈ 亦称“牟尼珠”。即数珠。佛教徒念佛、持咒、诵经时用来计数的成串珠子。多用木槵子等制成,每串以二十七颗、一百零八颗为常见。
引清 夏颂来 《新乐府·佛无灵》:“口念 阿弥陀,手数牟尼子。”
清 沉日霖 《晋人麈·异闻·串月》:“其影自水接天,纍纍乎有数十百月,如百八牟尼珠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