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审理 审理的意思
shěn

审理

简体审理
繁体審理
拼音shěn lǐ
注音ㄕㄣˇ ㄌ一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ěn,(1) 详细,周密。【组词】:审慎。审视。(2) 仔细思考,反复分析、推究。【组词】:审查。审定。审订。审核。审美。审计。审评。审时度势。(3) 讯问案件。【组词】:审理。审判。审讯。公审。(4) 知道:不审近况如何?(5) 一定地,果然。【组词】:审如其言。

lǐ,(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组词】:心理。肌理。条理。事理。(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组词】:理由。理性。理智。理论。理喻。理解。理想。道理。理直气壮。(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例句】:理科,数理化。理疗。(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组词】:理财。理事。管理。自理。修理。总理。(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组词】:理睬。答理。(6) 古代指狱官、法官。(7) 姓。

基本含义

根据时势变化,审慎地判断形势,决策行动。

审理的意思

审理 [shěn lǐ]

1. 审查和处理案件。

审理案件。

[try; bring to trial;]

审理 引证解释

⒈ 审讯处理。

《金史·章宗纪三》:“五月壬辰朔,以旱,下詔责躬,求直言,避正殿,减膳,审理寃狱,命奏事於 泰和殿。”
《元典章·圣政一·肃台纲》:“所在官司不务存心抚治,以致军民困苦,或寃滞不为审理。”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裘文达公行述》:“甲申涂次,命往 福建 审理,復署仓场侍郎。”
郭沫若 《初出夔门》三:“还是他在地方审判厅任事的时候,有一次审理过一件盗案。”

⒉ 明 亲王府的理刑官。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一·葛端肃公家训》:“﹝予﹞以为郡王府止有教授,亲王乃有审理, 弋阳王 虽理府事,爵实郡王,据称添有审理,已为非分,今又卑薄教授,欲以审理辅导,理刑之官,非可兼辅导,若如所请,将来 陇 蜀 之请,又不知其如何。”


国语词典

审理 [shěn lǐ]

⒈ 审查处理。

《金史·卷一一·章宗本纪三》:「求直言,避正殿,减膳,审理冤狱,命奏事于泰和殿。」
《福惠全书·卷二·莅任部·堂规式》:「堂上公事,及审理词讼,如有尊客赐顾,听事吏须婉词回复。」


审理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审判释义:审理和判决(案件)。
    • 2.
      审查释义:检查核对是否正确、妥当(多指计划、提案、著作、个人的资历等):审查提案。 审查经费。审查属实。
    • 3.
      审批释义:审查批示(下级呈报上级的书面计划、报告等):报请上级审批。
    • 4.
      审议释义:审查讨论:将计划草案提交大会审议。

审理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搁置释义:放下;停止进行:事情重要,不能搁置。

审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堂会审释义:三个部门的最高长官同时、同地同场合审理同一件案件。按照今天的部门就是公安、检察、法院。一般为重大案件,或涉及敏感部分,如皇室内部案件。
    • 2.
      三审定谳释义:在多次审理以后再定罪。“三”不是实指,指多次。谳:定罪、议罪。定谳:定罪、定案。
    • 3.
      三狱释义:⒈三宗刑狱案件。《后汉书·桓帝纪赞》:“政移五倖,刑淫三狱。”李贤 注:“三狱谓 李固、杜乔;李云、杜众;成瑨、刘质 也。”按,此六人皆以直谏或遭谮下狱死或弃市。⒉由大理寺(廷尉)、都官(刑部)、御史台共同审理的狱案。《陈书·宣帝纪》:“其军国兴造、徵发、选序、三狱等事,前须详断,然后启闻。”
    • 4.
      上诉释义: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时间内,向上一级法院提出对该案再行审理的诉讼制度。上诉可以引起第二审程序。民事、行政诉讼的上诉时间为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刑事诉讼的上诉时间为接到判决书后第二日起的10日内,接到裁定书后第二日起的5日内。
    • 5.
      专门人民法院释义:我国在特定部门设立的审理特定案件的法院。 不按行政区划设立,亦不受理一般刑事案件。1983年9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除明确规定必须设立军事法院外,对于其他专门法院的设置,不作具体规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立。
    • 6.
      事务所律师释义:这种律师的业务大半是在办公室里进行的工作,而不需要在法庭上审理或审讯的诉讼案件。
    • 7.
      五听制度释义:中国古代司法官吏在审理案件时观察当事人心理活动的5种方法。
    • 8.
      仲裁释义:双方争执不决时,由第三者居中调解,作出裁决。法律上特指发生纠纷的当事人在自愿基础上达成协议,将纠纷提交非司法机关的第三者审理,由其作出对双方均有约束力的裁决,以解决纠纷的一种非诉讼方式。分国内仲裁和涉外仲裁。适用于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得仲裁。
    • 9.
      休庭释义:指法庭审理程序暂停,以便庭审人员休息或进行合议。
    • 10.
      会审释义:⒈会同审理(案件等)。⒉会同审查:会审施工图纸。
    • 11.
      伪证释义:假造的证据,指案件进行侦查或审理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或翻译人故意做出的虚假证明、鉴定和翻译。
    • 12.
      例竟门释义:唐 武后 时,于 丽景门 内置制狱,令 来俊臣 等审理案件。
    • 13.
      公开审判释义:指法院审理案件公开进行。 在我国,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和未成年犯罪案件外,一律公开进行。
    • 14.
      公案释义:⒈旧时官吏审理案件时用的桌子。⒉旧指情节复杂的疑难案件。⒊泛指社会上有争执的事件。⒋话本小说分类之一。后又发展为公案小说。
    • 15.
      典理释义:主持审理。
    • 16.
      再刺释义:指古代审理刑狱时,向地方官吏征询意见。
    • 17.
      再审释义:⒈重新审查。⒉法院发现已经审理终结并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确有错误时,依法重新审判。
    • 18.
      再宥释义:指古代审理刑狱可减轻从宽处理的第二种情况。
    • 19.
      再赦释义:⒈指古代审理刑狱可免除刑罚的第二种人,即八十以上的老年人。《周礼·秋官·司刺》:“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以赞司寇听狱讼……壹赦曰幼弱,再赦曰老旄,三赦曰憃愚。”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幼弱,老旄,若今律令年未满八岁,八十以上,非手杀人,他皆不坐。”参见“三赦”。⒉指两次赦免犯人。《新唐书·刑法志》:“﹝ 太宗 ﹞尝谓羣臣曰:‘吾闻语曰:一岁再赦,好人喑哑。吾有天下未尝数赦者,不欲诱民於幸免也。’”
    • 20.
      决理释义:判决,审理。

审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堂会审释义:三个部门的最高长官同时、同地同场合审理同一件案件。按照今天的部门就是公安、检察、法院。一般为重大案件,或涉及敏感部分,如皇室内部案件。
    • 2.
      三审定谳释义:在多次审理以后再定罪。“三”不是实指,指多次。谳:定罪、议罪。定谳:定罪、定案。
    • 3.
      三狱释义:⒈三宗刑狱案件。《后汉书·桓帝纪赞》:“政移五倖,刑淫三狱。”李贤 注:“三狱谓 李固、杜乔;李云、杜众;成瑨、刘质 也。”按,此六人皆以直谏或遭谮下狱死或弃市。⒉由大理寺(廷尉)、都官(刑部)、御史台共同审理的狱案。《陈书·宣帝纪》:“其军国兴造、徵发、选序、三狱等事,前须详断,然后启闻。”
    • 4.
      上诉释义: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时间内,向上一级法院提出对该案再行审理的诉讼制度。上诉可以引起第二审程序。民事、行政诉讼的上诉时间为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刑事诉讼的上诉时间为接到判决书后第二日起的10日内,接到裁定书后第二日起的5日内。
    • 5.
      专门人民法院释义:我国在特定部门设立的审理特定案件的法院。 不按行政区划设立,亦不受理一般刑事案件。1983年9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除明确规定必须设立军事法院外,对于其他专门法院的设置,不作具体规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立。
    • 6.
      事务所律师释义:这种律师的业务大半是在办公室里进行的工作,而不需要在法庭上审理或审讯的诉讼案件。
    • 7.
      五听制度释义:中国古代司法官吏在审理案件时观察当事人心理活动的5种方法。
    • 8.
      仲裁释义:双方争执不决时,由第三者居中调解,作出裁决。法律上特指发生纠纷的当事人在自愿基础上达成协议,将纠纷提交非司法机关的第三者审理,由其作出对双方均有约束力的裁决,以解决纠纷的一种非诉讼方式。分国内仲裁和涉外仲裁。适用于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得仲裁。
    • 9.
      休庭释义:指法庭审理程序暂停,以便庭审人员休息或进行合议。
    • 10.
      会审释义:⒈会同审理(案件等)。⒉会同审查:会审施工图纸。
    • 11.
      伪证释义:假造的证据,指案件进行侦查或审理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或翻译人故意做出的虚假证明、鉴定和翻译。
    • 12.
      例竟门释义:唐 武后 时,于 丽景门 内置制狱,令 来俊臣 等审理案件。
    • 13.
      公开审判释义:指法院审理案件公开进行。 在我国,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和未成年犯罪案件外,一律公开进行。
    • 14.
      公案释义:⒈旧时官吏审理案件时用的桌子。⒉旧指情节复杂的疑难案件。⒊泛指社会上有争执的事件。⒋话本小说分类之一。后又发展为公案小说。
    • 15.
      典理释义:主持审理。
    • 16.
      再刺释义:指古代审理刑狱时,向地方官吏征询意见。
    • 17.
      再审释义:⒈重新审查。⒉法院发现已经审理终结并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确有错误时,依法重新审判。
    • 18.
      再宥释义:指古代审理刑狱可减轻从宽处理的第二种情况。
    • 19.
      再赦释义:⒈指古代审理刑狱可免除刑罚的第二种人,即八十以上的老年人。《周礼·秋官·司刺》:“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以赞司寇听狱讼……壹赦曰幼弱,再赦曰老旄,三赦曰憃愚。”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幼弱,老旄,若今律令年未满八岁,八十以上,非手杀人,他皆不坐。”参见“三赦”。⒉指两次赦免犯人。《新唐书·刑法志》:“﹝ 太宗 ﹞尝谓羣臣曰:‘吾闻语曰:一岁再赦,好人喑哑。吾有天下未尝数赦者,不欲诱民於幸免也。’”
    • 20.
      决理释义:判决,审理。

审理造句

1.前后不到一个星期,案子就破了。罪犯现已披枷带锁关在监狱中,等候审理

2.法院就要判决了,哪知他又横生枝节,要求重新审理

3.往往由于证据不足为凭带来许多免职或推迟审理的事情。

4.数月后,这件轰动全城的案件终于开庭审理了。

5.法官对审理结束的案件作出判决,判处他有期徒刑三年。

6.检察院审理案件既快捷又公正。

7.他很关注这起案件的案情审理

8.这个案子是在法庭上审理的。

9.这件案子盘根错节,不好审理

审理(shenl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审理是什么意思 审理读音 怎么读 审理,拼音是shěn lǐ,审理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审理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