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政策 政策的意思
zhèng

政策

简体政策
繁体
拼音zhèng cè
注音ㄓㄥˋ ㄘㄜ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èng,(1) 治理国家事务。【组词】:政治。政府。政党。政权。政纲。政策。政令。政绩。政见。政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政局。政变。参政。议政。(2)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组词】:财政。邮政。民政。(3) 家庭或集体生活中的事务。【组词】:家政。(4) 姓。

cè,(1) 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2) 鞭打。【组词】:策马。鞭策。(3) 激励,促进。【组词】:策动。策勉。(4) 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组词】:简策。(5) 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组词】:策命。策免。策封。(6) 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组词】:策论。策问。(7) 杖。【组词】:策杖。(8) 中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与“筹”相似。(9) 计谋,主意,办法。【组词】:上策。献策。决策。政策。策划。束手无策。(10) 书法用字名称,指仰横。(11) 姓。

基本含义

政策是指政府或组织为解决特定问题或达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方针、措施和规定。

政策的意思

政策 [zhèng cè]

1. 国家、政党为实现一定的政治路线而制定的行动准则。

[policy;]

政策 引证解释

⒈ 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和任务而制定的行动根据和准则。

老舍 《且说屋里》:“他的‘政治生活’不包含着什么主义、主张、政策、计划与宗旨。”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这阶级一方面用一种保守稳健的政策,长时期管理政治,一方面支配了大部分属于私有的土地。”


国语词典

政策 [zhèng cè]

⒈ 泛指某一团体组织为达到设定目标所采取的方法、策略。


政策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计谋释义:计策;策略:有计谋。
    • 2.
      战略释义:⒈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它依据敌对双方军事、政治、经济、地理等因素,照顾战争全局的各方面、各阶段之间的关系,规定军事力量的准备和运用。⒉泛指对全局性、高层次的重大问题的筹划和指导:经济发展战略。
    • 3.
      策略释义:⒈在政治斗争中,为实现一定的战略任务,根据形势的发展而制定的行动准则和斗争方式。它是战略的一部分,并服从和服务于战略。⒉泛指善于灵活运用适合当时情况的斗争方式和方法。

政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二九运动释义:1935年12月9日 北平(今 北京)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动的抗 日 救亡运动。目标是反对 日本 帝国主义对 华北 的进一步侵略和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抵抗政策,号召全国人民起来抗 日 救国。运动很快发展到全国各地,推动了抗 日 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使全国人民的爱国运动达到新的高潮。
    • 2.
      一刀切释义:比喻对复杂的事物不作具体分析,而是用一个标准(一个方法、一个政策等)来对待:对什么事情都不能一刀切。
    • 3.
      一国两制释义:指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是中国共产党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的完成国家统一的基本国策,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香港、澳门设立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项政策也适用于台湾。
    • 4.
      三三制释义: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政权机构的人员组成制度。 为了坚决执行抗日爱国统一战线政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的抗日民主政府中政权机构人员的组成:共产党员、左派进步分子、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士绅的人士各占三分之一。
    • 5.
      三大政策释义:指 孙中山 制定的联 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
    • 6.
      三民主义释义:孙中山在他所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提出的政治纲领,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在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并于1924年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是反对帝国主义,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是建立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的民主政治;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 7.
      不平等条约释义:破坏别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掠夺别国资源和奴役别国人民的条约。它是帝国主义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一种工具。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百多年中,帝国主义曾强迫中国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条约,他们割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掠夺中国资源,欺压和剥削中国人民。对于不平等条约,受害国有权单方面予以废除。
    • 8.
      不结盟国家释义:奉行独立、自主和不结盟政策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初铁托、尼赫鲁、苏加诺、纳赛尔等倡导不结盟运动,1961年9月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有25个国家出席。至1996年,不结盟国家增至113个。
    • 9.
      中国户口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户籍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其公民实施的以户为单位的户籍人口管理政策。
    • 10.
      中央银行释义:一国银行体系中居主导地位的金融中心机构,是国家干预和调控国民经济的重要工具,负责制定并执行国家货币信用政策,独占货币发行权,实行金融监管等。 我国的中央银行为中国人民银行。简称央行。
    • 11.
      中央集权释义:国家权力集中统一于中央政府的制度。 地方政府直接受中央政府的指挥并根据中央的政策、指示、法令办事。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朝代是秦始皇建立的秦朝。
    • 12.
      中立主义释义:某些国家在国际关系中所持的原则和所执行的政策。 即保持本国政治独立、主权完整,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不把自己的领土作为外国的军事基地,也不对任何国家采取敌对态度。
    • 13.
      中立国释义:⒈指在国际战争中奉行中立政策的国家,它对交战国任何一方不采取敌视行为,也不帮助。⒉由国际条约保证,永远不跟其他国家作战,也不承担任何可以间接把它拖入战争的国际义务的国家。
    • 14.
      主权释义:一个国家在其领域内拥有的最高权力。根据这种权力,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对内对外政策,处理国内国际一切事务,而不受任何外来干涉。
    • 15.
      乌孙公主释义:⒈汉武帝实行和亲睦邻政策,遣江都王之女细君为公主,远嫁乌孙王昆莫,世称乌孙公主。见《汉书·西域传下·乌孙国》。⒉黄鹄的别名。
    • 16.
      九一八事变释义: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帝国主义大规模武装侵略中国东北的事件。19日日军侵占沈阳,同时在吉林、黑龙江等省区发动进攻。由于当时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军采取不抵抗政策,致使四个多月内,东北全境沦陷。1945年日本投降,东北领土才全部收复。
    • 17.
      买办资产阶级释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里,勾结帝国主义并为帝国主义侵略政策服务的大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依靠帝国主义,跟本国的封建势力也有极密切的联系。在旧中国,买办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发展成为官僚资产阶级。也叫买办阶级。
    • 18.
      买办资産阶级释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里,勾结帝国主义并为帝国主义侵略政策服务的大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依靠帝国主义,跟本国的封建统治势力也有极密切的联系。在旧 中国,买办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发展成为官僚资产阶级。毛泽东《我们党的一些历史经验》:“买办资产阶级始终是帝国主义的走狗,革命的对象。买办资产阶级又分属于 美国、英国、法国 以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垄断资本集团。”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在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 中国,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完全是国际资产阶级的附庸。”阿英《略谈晚清小说》:“当时人民思想上,有两个重
    • 19.
      事务主义释义:没有计划,不分轻重、主次,不注意方针、政策和政治思想教育,而只埋头于日常琐碎事务的工作作风。
    • 20.
      云聚释义:社团宗旨云聚社致力于使高中生感性地认识大学、认识复旦,以及解读复旦招生政策,极力消除因信息不对称而给高中生带来的困惑。

政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二九运动释义:1935年12月9日 北平(今 北京)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动的抗 日 救亡运动。目标是反对 日本 帝国主义对 华北 的进一步侵略和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抵抗政策,号召全国人民起来抗 日 救国。运动很快发展到全国各地,推动了抗 日 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使全国人民的爱国运动达到新的高潮。
    • 2.
      一刀切释义:比喻对复杂的事物不作具体分析,而是用一个标准(一个方法、一个政策等)来对待:对什么事情都不能一刀切。
    • 3.
      一国两制释义:指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是中国共产党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出的完成国家统一的基本国策,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香港、澳门设立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项政策也适用于台湾。
    • 4.
      三三制释义: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政权机构的人员组成制度。 为了坚决执行抗日爱国统一战线政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的抗日民主政府中政权机构人员的组成:共产党员、左派进步分子、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士绅的人士各占三分之一。
    • 5.
      三大政策释义:指 孙中山 制定的联 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
    • 6.
      三民主义释义:孙中山在他所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提出的政治纲领,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在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并于1924年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是反对帝国主义,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是建立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的民主政治;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 7.
      不平等条约释义:破坏别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掠夺别国资源和奴役别国人民的条约。它是帝国主义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一种工具。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百多年中,帝国主义曾强迫中国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条约,他们割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掠夺中国资源,欺压和剥削中国人民。对于不平等条约,受害国有权单方面予以废除。
    • 8.
      不结盟国家释义:奉行独立、自主和不结盟政策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初铁托、尼赫鲁、苏加诺、纳赛尔等倡导不结盟运动,1961年9月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有25个国家出席。至1996年,不结盟国家增至113个。
    • 9.
      中国户口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户籍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其公民实施的以户为单位的户籍人口管理政策。
    • 10.
      中央银行释义:一国银行体系中居主导地位的金融中心机构,是国家干预和调控国民经济的重要工具,负责制定并执行国家货币信用政策,独占货币发行权,实行金融监管等。 我国的中央银行为中国人民银行。简称央行。
    • 11.
      中央集权释义:国家权力集中统一于中央政府的制度。 地方政府直接受中央政府的指挥并根据中央的政策、指示、法令办事。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朝代是秦始皇建立的秦朝。
    • 12.
      中立主义释义:某些国家在国际关系中所持的原则和所执行的政策。 即保持本国政治独立、主权完整,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不把自己的领土作为外国的军事基地,也不对任何国家采取敌对态度。
    • 13.
      中立国释义:⒈指在国际战争中奉行中立政策的国家,它对交战国任何一方不采取敌视行为,也不帮助。⒉由国际条约保证,永远不跟其他国家作战,也不承担任何可以间接把它拖入战争的国际义务的国家。
    • 14.
      主权释义:一个国家在其领域内拥有的最高权力。根据这种权力,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对内对外政策,处理国内国际一切事务,而不受任何外来干涉。
    • 15.
      乌孙公主释义:⒈汉武帝实行和亲睦邻政策,遣江都王之女细君为公主,远嫁乌孙王昆莫,世称乌孙公主。见《汉书·西域传下·乌孙国》。⒉黄鹄的别名。
    • 16.
      九一八事变释义: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帝国主义大规模武装侵略中国东北的事件。19日日军侵占沈阳,同时在吉林、黑龙江等省区发动进攻。由于当时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军采取不抵抗政策,致使四个多月内,东北全境沦陷。1945年日本投降,东北领土才全部收复。
    • 17.
      买办资产阶级释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里,勾结帝国主义并为帝国主义侵略政策服务的大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依靠帝国主义,跟本国的封建势力也有极密切的联系。在旧中国,买办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发展成为官僚资产阶级。也叫买办阶级。
    • 18.
      买办资産阶级释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里,勾结帝国主义并为帝国主义侵略政策服务的大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依靠帝国主义,跟本国的封建统治势力也有极密切的联系。在旧 中国,买办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发展成为官僚资产阶级。毛泽东《我们党的一些历史经验》:“买办资产阶级始终是帝国主义的走狗,革命的对象。买办资产阶级又分属于 美国、英国、法国 以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垄断资本集团。”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在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 中国,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完全是国际资产阶级的附庸。”阿英《略谈晚清小说》:“当时人民思想上,有两个重
    • 19.
      事务主义释义:没有计划,不分轻重、主次,不注意方针、政策和政治思想教育,而只埋头于日常琐碎事务的工作作风。
    • 20.
      云聚释义:社团宗旨云聚社致力于使高中生感性地认识大学、认识复旦,以及解读复旦招生政策,极力消除因信息不对称而给高中生带来的困惑。

政策造句

1.我们执行民族政策时要一碗水端平,不能厚此薄彼。

2.各级干部都要按党的政策办事,不能以权谋私。

3.对于犯罪的人,我们的政策是给以出路,以观后效。

4.党的一贯政策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5.布朗说,自由放任政策大行其道的日子已经过去。

6.我们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对外交流。

7.这次政策的出台,如拨云见日让光伏行业看到了希望。

8.对这件事,政府的政策摇摆不定,难怪民众怨声载道。

9.由外行人决定的政策,难免方枘圆凿,与事实格格不入。

10.坚定地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各项工作就能无往不利。

11.政策要力求相对地稳定,不能朝令暮改。

12.这几年国家的政策好,人民生活安定,市场物资丰富,真可谓民贵君轻了。

13.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深入人心,我国人民十分拥护。

14.党的政策牵一发而动全身,当然不能朝令夕改。

15.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16.党的农村经济政策落实之后,村村户户,穰穰满家,糠菜半年粮的日子再也不会出现了。

17.我们党的政策是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是不能搞邪门歪道。

18.在几次围剿中,尽管反动派奉行什么杀光、烧光和斩尽杀绝的“清剿”政策,但结果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19.我们要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对待汉族和少数民族要一碗水端平,不能厚此薄彼。

20.这样一个不得人心的政策很难推行下去的。

政策(zhengc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政策是什么意思 政策读音 怎么读 政策,拼音是zhèng cè,政策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政策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