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逃散 逃散的意思
táosàn

逃散

简体逃散
繁体
拼音táo sàn
注音ㄊㄠˊ ㄙ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áo,(1) 为躲避不利于自己的环境或事物而离开。【组词】:逃跑。逃敌。逃匿。逃遁。逃逸。(2) 躲开不愿意或不敢接触的事物。【组词】:逃避。逃难(nàn )。逃汇。逃税。逃世(避世)。

sàn sǎn,(1) 分开,由聚集而分离。【组词】:分散。解散。涣散。散落。散失。散逸。(2) 分布,分给。【组词】:散布。散发(fā)。天女散花。(3) 排遣。【组词】:散心。散闷(mèn)。(4) 解雇。【例句】:他干的不好,让那家饭店给散了。(1) 没有约束,松开。【组词】:松散。散漫。懒散。散曲。散记。散板。散文。披散头发。(2) 分开的,分离的。【组词】:散居。散乱。散座。散兵游勇。(3) 零碎的。【组词】:散碎。散装。散页。(4) 中医称药末。【组词】:散剂。丸散膏丹。

基本含义

逃离散开,形容人群或事物四处分散或离开原地。

逃散的意思

逃散 [táo sàn]

1. 奔逃流散。

[become separated in flight;]

逃散 引证解释

⒈ 逃跑离散。

《晋书·苻坚载记下》:“宏(苻宏 )寻将母妻宗室男女数千骑出奔,百僚逃散。”
《新唐书·礼乐志十一》:“其后 黄巢 之乱,乐工逃散。”
清 顾炎武 《答人书》:“奸人构旤,幽囚异方,僕夫逃散。”

⒉ 指逃亡离散之人。

《魏书·孟威传》:“追还逃散,分配为民。”
《宋史·食货志上一》:“招集逃散,检括陷税。”


国语词典

逃散 [táo sàn]

⒈ 因逃亡而失散。

如:「他们两兄弟当年因战争而逃散,今日终于重聚了。」


逃散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聚拢释义:聚集。

逃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躲西跑释义:躲:躲藏,避开。形容四处逃散,分头躲藏。形容极为惊慌。
    • 2.
      东躲西逃释义:躲:躲藏,避开。 形容四处逃散,分头躲藏。形容极为惊慌。
    • 3.
      亡散释义:⒈逃散。 ⒉指逃散的人。⒊散失。
    • 4.
      奔溃释义:⒈逃散,败逃。⒉犹崩溃。
    • 5.
      奔迸释义:⒈逃散。⒉犹奔涌。
    • 6.
      如鸟兽散释义:像受惊的鸟兽一样四处逃散(含贬义)。
    • 7.
      惊散释义:受惊而逃散。
    • 8.
      愤溃释义:愤然逃散。
    • 9.
      洗民释义:谓杀尽百姓。 《清史稿·世祖纪一》:“乃邇年不轨之徒,揑作洗民讹言。小民无知轻信,惶惑逃散,作乱者往往而有。”
    • 10.
      游勇释义:⒈失去统属的逃散的兵士。勇,清 代指地方临时招募的兵卒,亦泛指士兵。清 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三:“今海内新遭髮捻之祸,元气已极敝矣,无业之游民,失职之游勇,伏戎於莽,纷纷皆是。”梁启超《中国地理大势论》:“近数十年,游勇麕集,椎埋相接,故其人最喜乱。”鲁迅《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只因为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所以技术虽然比先前好一些,思路也似乎较无拘束,而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⒉指失去统属而流散的兵卒。龚振黄《青岛潮·青岛问题之由来》:“是时,李秉衡 为 山东 巡抚,解散本省军队,游勇四散。”
    • 11.
      溃亡释义:失败逃散。康有为《大同书》乙部第一章:“罗马 尝大破之,陷其都,几灭之,而全军溃亡。凡数百年,和战无已。”
    • 12.
      溃兵游勇释义:指逃散的士兵。
    • 13.
      溃散释义:(军队)被打垮而逃散。
    • 14.
      溃逸释义:逃散。
    • 15.
      窜徙释义:⒈逃散。 《明史·西域传二·罕东卫》:“洪武 二十五年,凉国公 蓝玉 追逃寇 祁者孙 至 罕东 地,其部众多窜徙。”⒉流放;放逐。清 赵翼《瓯北诗话·李青莲诗》:“青莲 胸怀洒落,虽经窜徙,亦不甚哀痛。”
    • 16.
      窜散释义:⒈逃散。⒉走散。
    • 17.
      窜逸释义:亦作“窜軼”。逃奔;逃散。
    • 18.
      蹑击释义:犹追击。清 魏源《圣武记》卷二:“及 王辅臣 所部兵逃散过半,辅臣 仅偕数百人,走 秦州,洞鄂 復不躡击,而径回 西安。”清 刘松山《同治六年八月初三日复梅启熙》:“惟查行粮已万分告罄,拟在此稍停,一俟接到省垣所解之粮,仍即拔队躡击也。”
    • 19.
      迁冗释义:迁徙逃散。
    • 20.
      逃散释义:逃亡失散:寻找逃散的亲人。

逃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躲西跑释义:躲:躲藏,避开。形容四处逃散,分头躲藏。形容极为惊慌。
    • 2.
      东躲西逃释义:躲:躲藏,避开。 形容四处逃散,分头躲藏。形容极为惊慌。
    • 3.
      亡散释义:⒈逃散。 ⒉指逃散的人。⒊散失。
    • 4.
      奔溃释义:⒈逃散,败逃。⒉犹崩溃。
    • 5.
      奔迸释义:⒈逃散。⒉犹奔涌。
    • 6.
      如鸟兽散释义:像受惊的鸟兽一样四处逃散(含贬义)。
    • 7.
      惊散释义:受惊而逃散。
    • 8.
      愤溃释义:愤然逃散。
    • 9.
      洗民释义:谓杀尽百姓。 《清史稿·世祖纪一》:“乃邇年不轨之徒,揑作洗民讹言。小民无知轻信,惶惑逃散,作乱者往往而有。”
    • 10.
      游勇释义:⒈失去统属的逃散的兵士。勇,清 代指地方临时招募的兵卒,亦泛指士兵。清 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三:“今海内新遭髮捻之祸,元气已极敝矣,无业之游民,失职之游勇,伏戎於莽,纷纷皆是。”梁启超《中国地理大势论》:“近数十年,游勇麕集,椎埋相接,故其人最喜乱。”鲁迅《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只因为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所以技术虽然比先前好一些,思路也似乎较无拘束,而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⒉指失去统属而流散的兵卒。龚振黄《青岛潮·青岛问题之由来》:“是时,李秉衡 为 山东 巡抚,解散本省军队,游勇四散。”
    • 11.
      溃亡释义:失败逃散。康有为《大同书》乙部第一章:“罗马 尝大破之,陷其都,几灭之,而全军溃亡。凡数百年,和战无已。”
    • 12.
      溃兵游勇释义:指逃散的士兵。
    • 13.
      溃散释义:(军队)被打垮而逃散。
    • 14.
      溃逸释义:逃散。
    • 15.
      窜徙释义:⒈逃散。 《明史·西域传二·罕东卫》:“洪武 二十五年,凉国公 蓝玉 追逃寇 祁者孙 至 罕东 地,其部众多窜徙。”⒉流放;放逐。清 赵翼《瓯北诗话·李青莲诗》:“青莲 胸怀洒落,虽经窜徙,亦不甚哀痛。”
    • 16.
      窜散释义:⒈逃散。⒉走散。
    • 17.
      窜逸释义:亦作“窜軼”。逃奔;逃散。
    • 18.
      蹑击释义:犹追击。清 魏源《圣武记》卷二:“及 王辅臣 所部兵逃散过半,辅臣 仅偕数百人,走 秦州,洞鄂 復不躡击,而径回 西安。”清 刘松山《同治六年八月初三日复梅启熙》:“惟查行粮已万分告罄,拟在此稍停,一俟接到省垣所解之粮,仍即拔队躡击也。”
    • 19.
      迁冗释义:迁徙逃散。
    • 20.
      逃散释义:逃亡失散:寻找逃散的亲人。

逃散造句

1.半夜风声鹤唳,敌人被吓得四处逃散,结果是虚惊一场。

2.听说解放军来了,那些土匪就像惊弓之鸟,四处逃散了。

3.我们在不同的地点滑倒,以同样狼狈地追捕满地逃散的颜料纸张。

4.笼中的狮子突然大吼一声,吓得游人五色无主,四处逃散

5.震耳欲聋的炮声响过,周围的建筑物被炸得破烂不堪,失魂落魄的人们四处逃散,心中忐忑不安。

逃散是什么意思 逃散读音 怎么读 逃散,拼音是táo sàn,逃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逃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