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悼念 悼念的意思
dàoniàn

悼念

简体悼念
繁体
拼音dào niàn
注音ㄉㄠˋ ㄋㄧ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ào, ◎ 悲伤,哀念。【组词】:哀悼。追悼。悼念。悼亡。悼唁。悼词。悼惜。

niàn,(1) 惦记,常常想。【组词】:惦念。怀念。念头(思想、想法)。悼念。念旧。念物。(2) 心中的打算,想法,看法。【组词】:意念。杂念。信念。(3) 说,读,诵读。【例句】:念白(戏剧道白)。念叨。念经。念书。(4) “廿”的大写。(5) 姓。

基本含义

指对已故之人表示哀悼和思念。

悼念的意思

悼念 [dào niàn]

1. 对死者哀痛地怀念。

悼念死者。

[mourn for; grieve over;]

悼念 引证解释

⒈ 对死者哀痛地怀念。

宋 秦观 《虞氏夫人墓志铭》:“仙源 之殁,几三十年。而君寻绎悼念,眷眷不忘如初。”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十七章:“大家在默默的悼念中,把自己的战友付托给 朝鲜 的山水。”


国语词典

悼念 [dào niàn]

⒈ 追怀死者,表示悲痛。

如:「他对因病去世的母亲悼念不已。」

缅怀 怀念


悼念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哀悼释义:悲痛地悼念(死者):哀悼死难烈士。表示沉痛的哀悼。
    • 2.
      怀念释义:思念:怀念故乡。怀念亲人。
    • 3.
      缅怀释义:深情地怀念;追想(已往的人或事):缅怀先烈创业的艰难。
    • 4.
      追悼释义:沉痛地怀念(死者):追悼会。追悼死难烈士。

悼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丧事释义:人死后处置遗体、进行悼念活动等事:办丧事。丧事从简。
    • 2.
      丽人赋释义:这首诗是作者沈约为悼念亡妻而作。
    • 3.
      亡琴释义:晋 王献之 卒,其兄 徽之 取 献之 琴弹之,久而不调,乃叹曰:“呜呼 子敬,人琴俱亡。”子敬,献之 字。见《晋书·王徽之传》。后因以“亡琴”为悼念亡弟之典实。
    • 4.
      人百其身释义:百其身:自身死一百次。 别人愿意死一百次来换取死者的复生。表示对死者极沉痛的悼念。
    • 5.
      人遐室迩释义:室:房屋;迩:近。房屋就在近处,可是房屋的主人却离得远了。多用于思念远别的人或悼念死者。
    • 6.
      养怡释义:谓保持身心和乐。 三国 魏 曹操《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养怡之福,可得永年。”黄节 注:“《説文》:‘怡,和也。’”徐迟《悼念尊敬的郭沫若同志》:“他们(四人帮)剥夺了您的养怡之福,竟然使您不得永年了。”参见“养和”。
    • 7.
      凶门释义:⒈旧时办丧事在门外用白绢或白布结扎成门形,称“凶门”。《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一》:“迺使男子袒免,女子髽者以百数,为开凶门,以迎 盆成适。”《晋书·琅邪悼王焕传》:“俄而薨,年二岁。帝悼念无已,将葬,以 焕 既封列国,加以成人之礼,詔立凶门柏歷,备吉凶仪服,营起陵园,功役甚众。”《宋书·礼志二》:“凶门非古。古有悬重,形似凶门。后人出之门外以表丧,俗遂行之。”清 翟灏《通俗编·仪节》:“凶门,既本古悬重,而若柏枝之歷歷然,今丧家结白绢为旒,表之门外,俗呼为了前者,当即是也。”⒉古代将军出征时,凿一扇向北的门
    • 8.
      出次释义:⒈为悼念死者而避开正寝,出郊外暂住。《左传·文公四年》:“楚 人灭 江,秦伯 为之降服,出次,不举,过数。”杜预 注:“出次,避正寝。”《晋书·元帝纪》:“三月,帝素服出次,举哀三日。”唐 吴兢《贞观政要·仁恻》:“襄州 都督 张公谨 卒,太宗闻而嗟悼,出次发哀。”清 方苞《兄子道希墓志铭》:“余虽在外,遇期、功,道希 必率诸弟出次。”⒉出军驻扎。《宋书·索虏传》:“﹝ 江夏王 义恭 ﹞德望兼崇,风略遐被,即可三府文武,并被以中仪精卒,出次 徐 方,为众军节度。”唐 柳宗元《平淮夷雅·皇武》:“度 拜稽首
    • 9.
      匪莪释义:《诗·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孔颖达 疏:“以己二亲今且病亡,身在役中,不得侍养,精神昬乱,故视物不察也。”莪,蒿之一种,茎抱根而生,俗称抱娘蒿。后遂借指对父母的悼念。
    • 10.
      只鸡絮酒释义:指悼念故人,祭品菲薄。
    • 11.
      吊惜释义:悼念惋惜。
    • 12.
      吊文释义:亦作“吊文”。悼念死者的文字。
    • 13.
      向笛释义:嵇康 被杀,其好友 向秀 过其宅,闻邻人吹笛,感音而叹,乃作《思旧赋》。见《晋书·向秀传》。后以“向笛”表示悼念故人、追思往事之意。
    • 14.
      哀乐释义:⒈悲哀和快乐。 ⒉悼念死者时演奏的悲哀的乐曲。
    • 15.
      哀悼释义:悲痛地悼念(死者):哀悼死难烈士。表示沉痛的哀悼。
    • 16.
      哀悼歌释义:怀着悼念、悲伤。
    • 17.
      嘉悼释义:赞美并悼念。
    • 18.
      墓志铭释义:旧时刻在石上埋在坟里的文字。分志和铭两部分。志多用散文,叙述死者姓氏、生平等。铭是韵文,用于对死者赞扬、悼念。
    • 19.
      墓铭释义:刻在石上埋入坟中的文字。铭是韵文,用于对死者的赞扬、悼念等。
    • 20.
      大树飘零释义:原比喻将军去世,多用于悼念。

悼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丧事释义:人死后处置遗体、进行悼念活动等事:办丧事。丧事从简。
    • 2.
      丽人赋释义:这首诗是作者沈约为悼念亡妻而作。
    • 3.
      亡琴释义:晋 王献之 卒,其兄 徽之 取 献之 琴弹之,久而不调,乃叹曰:“呜呼 子敬,人琴俱亡。”子敬,献之 字。见《晋书·王徽之传》。后因以“亡琴”为悼念亡弟之典实。
    • 4.
      人百其身释义:百其身:自身死一百次。 别人愿意死一百次来换取死者的复生。表示对死者极沉痛的悼念。
    • 5.
      人遐室迩释义:室:房屋;迩:近。房屋就在近处,可是房屋的主人却离得远了。多用于思念远别的人或悼念死者。
    • 6.
      养怡释义:谓保持身心和乐。 三国 魏 曹操《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养怡之福,可得永年。”黄节 注:“《説文》:‘怡,和也。’”徐迟《悼念尊敬的郭沫若同志》:“他们(四人帮)剥夺了您的养怡之福,竟然使您不得永年了。”参见“养和”。
    • 7.
      凶门释义:⒈旧时办丧事在门外用白绢或白布结扎成门形,称“凶门”。《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一》:“迺使男子袒免,女子髽者以百数,为开凶门,以迎 盆成适。”《晋书·琅邪悼王焕传》:“俄而薨,年二岁。帝悼念无已,将葬,以 焕 既封列国,加以成人之礼,詔立凶门柏歷,备吉凶仪服,营起陵园,功役甚众。”《宋书·礼志二》:“凶门非古。古有悬重,形似凶门。后人出之门外以表丧,俗遂行之。”清 翟灏《通俗编·仪节》:“凶门,既本古悬重,而若柏枝之歷歷然,今丧家结白绢为旒,表之门外,俗呼为了前者,当即是也。”⒉古代将军出征时,凿一扇向北的门
    • 8.
      出次释义:⒈为悼念死者而避开正寝,出郊外暂住。《左传·文公四年》:“楚 人灭 江,秦伯 为之降服,出次,不举,过数。”杜预 注:“出次,避正寝。”《晋书·元帝纪》:“三月,帝素服出次,举哀三日。”唐 吴兢《贞观政要·仁恻》:“襄州 都督 张公谨 卒,太宗闻而嗟悼,出次发哀。”清 方苞《兄子道希墓志铭》:“余虽在外,遇期、功,道希 必率诸弟出次。”⒉出军驻扎。《宋书·索虏传》:“﹝ 江夏王 义恭 ﹞德望兼崇,风略遐被,即可三府文武,并被以中仪精卒,出次 徐 方,为众军节度。”唐 柳宗元《平淮夷雅·皇武》:“度 拜稽首
    • 9.
      匪莪释义:《诗·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孔颖达 疏:“以己二亲今且病亡,身在役中,不得侍养,精神昬乱,故视物不察也。”莪,蒿之一种,茎抱根而生,俗称抱娘蒿。后遂借指对父母的悼念。
    • 10.
      只鸡絮酒释义:指悼念故人,祭品菲薄。
    • 11.
      吊惜释义:悼念惋惜。
    • 12.
      吊文释义:亦作“吊文”。悼念死者的文字。
    • 13.
      向笛释义:嵇康 被杀,其好友 向秀 过其宅,闻邻人吹笛,感音而叹,乃作《思旧赋》。见《晋书·向秀传》。后以“向笛”表示悼念故人、追思往事之意。
    • 14.
      哀乐释义:⒈悲哀和快乐。 ⒉悼念死者时演奏的悲哀的乐曲。
    • 15.
      哀悼释义:悲痛地悼念(死者):哀悼死难烈士。表示沉痛的哀悼。
    • 16.
      哀悼歌释义:怀着悼念、悲伤。
    • 17.
      嘉悼释义:赞美并悼念。
    • 18.
      墓志铭释义:旧时刻在石上埋在坟里的文字。分志和铭两部分。志多用散文,叙述死者姓氏、生平等。铭是韵文,用于对死者赞扬、悼念。
    • 19.
      墓铭释义:刻在石上埋入坟中的文字。铭是韵文,用于对死者的赞扬、悼念等。
    • 20.
      大树飘零释义:原比喻将军去世,多用于悼念。

悼念造句

1.听到奶奶去世的消息,我悲不自胜,连夜写了一篇悼念文章表达我的悲哀之情。

2.他死后,儿女子孙免不了披麻戴孝,举行了各种悼念活动。

3.李芬的伯父在美国死了,她却无法取得入境签证前去悼念,唯有望洋兴叹了。

4.沐浴春雨的绵绵,来到清明的身边。伫立先辈的坟前,寄托心头的悼念。焚烧思念的纸钱,低诉无尽的哀婉。凝望袅娜的青烟,传达绵绵的心愿。愿天上人间都平安。

5.屈原投江自杀后,人们只能惋惜地悼念他。

6.人民群众胸戴白花来到天安门广场,沉痛悼念敬爱的周总理。

7.清明节那天,大家前往烈士陵园悼念革命烈士。

8.人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悼念焦裕禄同志。

9.三百多人参加了追悼会,人们用这方式来悼念这位老干部。

10.漫天的落叶在悼念生命的衰败。

11.追悼会上,人们长歌当哭,沉痛悼念伟大的小平爷爷。

12.外婆的去世,确实让我痛不欲生,千言万语也表达不出我对她的深切悼念之情。

悼念(daoni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悼念是什么意思 悼念读音 怎么读 悼念,拼音是dào niàn,悼念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悼念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