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雾淞 雾淞的意思
sōng

雾淞

简体雾淞
繁体霧淞
拼音wù sōng
注音ㄨˋ ㄙㄨ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ù,(1) 接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后飘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点。【组词】:雾气。雾霭。迷雾。云雾。雾淞(通称“树挂”)。(2) 像雾的东西。【组词】:烟雾。雾剂。喷雾器。

sōng, ◎ 〔淞江〕水名,发源于中国太湖,东流至上海市与黄浦江合流入海;亦称“吴淞江”、“苏州河”。

基本含义

指雾气混杂,使人视线模糊。

雾淞的意思

雾淞 [wù sōng]

1. 寒冷天,雾滴碰到在零度以下的树枝等物时,再次凝成白色松散的冰晶,叫“雾淞”。通称树挂。

雾淞 引证解释

⒈ 寒冷天,雾滴碰到在零度以下的树枝等物时,再次凝成白色松散的冰晶,叫“雾淞”。通称树挂。

清 许光治 《玉交枝·雾淞》曲:“忆饭瓮古谚辞,拈雾淞新诗句。”
屠岸 《凝华端赖大毫锋》:“一种毛茸茸的冰晶,附着、紧裹在每一条树枝上,使整个树林成了一座琼楼玉宇……气象上称它为雾淞。”


国语词典

雾淞 [wù sōng]

⒈ 天气寒冷时,水蒸气凝聚在物体或地面上所形成的白色冰晶。也作「雺淞」、「霿凇」、「霿淞」。


雾淞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丰年兆释义:丰年的瑞兆。俗谓瑞雪兆丰年,亦有以春雨或雾淞为丰年瑞兆的。南唐 李中《喜春雨有寄》诗:“最怜滋壠麦,不恨溼林鸎;父老应相贺,丰年兆已成。”宋 强至《诘朝雨寒密雪杂下辄成一篇呈诸匠者幸赐光和》诗:“真宰恩先漏,丰年兆逆占。”明 谢谠《四喜记·喜逢甘雨》:“玄冥已报丰年兆,对酒且开怀抱,醉听前村喜雨謡。”清 周亮工《书影》卷五:“继閲类书载 齐 谚云:‘霜淞如雾淞,贫儿备饭瓮。’亦以此为丰年兆。”亦省作“丰兆”。宋 宋祁《和枢密晏太尉<元日雪>》:“丰兆欢歌谁不尔,百官兼放五门朝。”元 戴良 等《甲辰元日对雪
    • 2.
      雾淞释义:寒冷天,雾滴碰到在零度以下的树枝等物时,再次凝成白色松散的冰晶,叫“雾淞”。 通称树挂。
    • 3.
      霿淞释义:同“雾淞”。宋 曾巩《冬夜即事》诗:“香消一榻氍毹暖,月澹千门霿淞寒。”一本作“雾淞”。参见“雾淞”。
    • 4.
      鬖髿释义:⒈毛发下垂貌。唐 韩愈《辛卯年雪》诗:“白帝盛羽衞,鬖髿振裳衣。”王伯大 音释:“鬖髿,髮垂貌。”清 俞蛟《梦厂杂著·潮嘉风月·程江雏女》:“程江 蛋船中,有雏女年纔十一岁,髦髮鬖髿垂肩际若松麈。”⒉比喻草木枝叶下垂貌。清 宋照《雾淞》诗:“风寒雾下成银沙,徧糝林木垂鬖髿。”⒊毛发散乱貌。宋 陆游《初到荣州》诗:“一杯径醉幘自堕,灯下髮影看鬖髿。”《剪灯新话·联芳楼记》:“罗袜生尘魂荡样,瑶釵坠枕鬢鬖髿。”清 唐孙华《英孙》诗:“独嗟牢落少詒谋,两髩鬖髿髮垂蒜。”⒋比喻草木枝叶散乱貌。《文选·郭璞<江

雾淞(wus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雾淞是什么意思 雾淞读音 怎么读 雾淞,拼音是wù sōng,雾淞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雾淞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