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亲口 亲口的意思
qīnkǒu

亲口

简体亲口
繁体親口
拼音qīn kǒu
注音ㄑㄧㄣ ㄎㄡˇ
结构AB式
词性副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īn qìng,(1) 〔亲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家”读轻声)。

kǒu,(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组词】: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组词】:瓶子口。(3) 出入通过的地方。【组词】:门口。港口。(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组词】:古北口。喜峰口。(5) 破裂的地方。【组词】:口子。

基本含义

亲自口述或亲自说出来

亲口的意思

亲口 [qīn kǒu]

1. 亲自说出口。

这是他亲口答应的。

[personally;]

亲口 引证解释

⒈ 出自本人之口。

唐 吕岩 《七言》诗:“神仙亲口留斯旨,何用区区向外寻。”
元 无名氏 《连环计》第三折:“老宰辅,你令爱原是 吕布 之妻,流落在你府中,昨日酒席上亲口许了 吕布,今日可送进太师府里去了,是何道理。”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天子亲口叫我问单于可安息好了。”

⒉ 亲自用口。

毛泽东 《实践论》:“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国语词典

亲口 [qīn kǒu]

⒈ 出于当事人之口。

《儒林外史·第五四回》:「这是我先父亲口说的。我倒不晓得,你那里知道!」
《红楼梦·第五六回》:「你们一般听见姨娘亲口嘱托我三五回,说大奶奶如今又不得闲儿,别的姑娘又小,托我照看照看。」


亲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亲口释义:(话)出于本人的嘴:这是他亲口告诉我的。
    • 2.
      口愿释义:⒈亦作“口愿”。迷信者对神佛有所祈求,亲口许诺给以酬谢。《元典章·刑部十九·杂禁》:“每至三月,多以祈福赛还口愿,废弃生理。”⒉指口头的承诺。《花城》1981年第3期:“老少社员听着:咱那疯癫多年的哑吧诗人 李老怪 许下口愿,今日晚上要来社员会上‘云诗’啦!”⒊口头表示愿意。《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荔波县极考乡民族杂居区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经验》:“第二天晚上开会的时候,各人谈自己家庭的意见,一直做到口愿、心愿、全家愿。”⒋见“口愿”。
    • 3.
      口教释义:谓亲口训诲。
    • 4.
      口言释义:⒈说话。⒉谓亲口誓言。
    • 5.
      噶举派释义:喇嘛教派之一。 “噶举”,藏语意为“口授传承”,谓其传承金刚持佛亲口所授密咒教义,故名。又因该派喇嘛穿白色裙子和上衣,故俗称“白教”。十一世纪时,由 西藏 僧人 玛尔巴 创立。一传 弥拉惹巴,再传 达波拉结。该派以苦修为特色,曾融合噶当派教义,成为有势力的教派。支系众多,其中帕竹噶举、噶玛噶举的上层曾受 元 明 两朝册封,相继执掌 西藏 地方政权。格鲁派得势后,噶举派中仅止贡、噶玛、达垅、主巴四支系尚保持一定宗教势力。主要寺院有 墨竹工卡 的 止贡寺、四川 德格 的 八邦寺 等。
    • 6.
      笔録释义:⒈笔记一类的著作。 如:宋 魏泰 撰有《东轩笔录》。⒉用笔记录。茅盾《童年·父亲的三年之病》:“父亲口说,母亲笔录。”洪深《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八章三:“第二种手续,是见闻所及,随时笔录。”⒊指记录下来的文字。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社会日报》就说……笔录也和我的本意不合。”
    • 7.
      翻悔释义:对以前允诺的事后悔而不承认:这件事原是他亲口答应的,如今却翻悔不认账了。
    • 8.
      许亲释义:⒈[accept a proposal (of marriage)] 答应婚事⒉许亲酒⒊答应婚事。 元 关汉卿 《拜月亭》第四折:“把这盏许亲酒又不敢慢俄延,则素扭迴头半口儿家刚刚的嚥。”《柳荫记·四九求方》:“[ 梁山伯 :]许亲是你亲口讲,只望地久与天长,谁知伯父来阻挡,犹如隔了万堵墙。”

亲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亲口释义:(话)出于本人的嘴:这是他亲口告诉我的。
    • 2.
      口愿释义:⒈亦作“口愿”。迷信者对神佛有所祈求,亲口许诺给以酬谢。《元典章·刑部十九·杂禁》:“每至三月,多以祈福赛还口愿,废弃生理。”⒉指口头的承诺。《花城》1981年第3期:“老少社员听着:咱那疯癫多年的哑吧诗人 李老怪 许下口愿,今日晚上要来社员会上‘云诗’啦!”⒊口头表示愿意。《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荔波县极考乡民族杂居区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经验》:“第二天晚上开会的时候,各人谈自己家庭的意见,一直做到口愿、心愿、全家愿。”⒋见“口愿”。
    • 3.
      口教释义:谓亲口训诲。
    • 4.
      口言释义:⒈说话。⒉谓亲口誓言。
    • 5.
      噶举派释义:喇嘛教派之一。 “噶举”,藏语意为“口授传承”,谓其传承金刚持佛亲口所授密咒教义,故名。又因该派喇嘛穿白色裙子和上衣,故俗称“白教”。十一世纪时,由 西藏 僧人 玛尔巴 创立。一传 弥拉惹巴,再传 达波拉结。该派以苦修为特色,曾融合噶当派教义,成为有势力的教派。支系众多,其中帕竹噶举、噶玛噶举的上层曾受 元 明 两朝册封,相继执掌 西藏 地方政权。格鲁派得势后,噶举派中仅止贡、噶玛、达垅、主巴四支系尚保持一定宗教势力。主要寺院有 墨竹工卡 的 止贡寺、四川 德格 的 八邦寺 等。
    • 6.
      笔録释义:⒈笔记一类的著作。 如:宋 魏泰 撰有《东轩笔录》。⒉用笔记录。茅盾《童年·父亲的三年之病》:“父亲口说,母亲笔录。”洪深《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八章三:“第二种手续,是见闻所及,随时笔录。”⒊指记录下来的文字。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社会日报》就说……笔录也和我的本意不合。”
    • 7.
      翻悔释义:对以前允诺的事后悔而不承认:这件事原是他亲口答应的,如今却翻悔不认账了。
    • 8.
      许亲释义:⒈[accept a proposal (of marriage)] 答应婚事⒉许亲酒⒊答应婚事。 元 关汉卿 《拜月亭》第四折:“把这盏许亲酒又不敢慢俄延,则素扭迴头半口儿家刚刚的嚥。”《柳荫记·四九求方》:“[ 梁山伯 :]许亲是你亲口讲,只望地久与天长,谁知伯父来阻挡,犹如隔了万堵墙。”

亲口造句

1.买酒不要只看牌子,是“平原督邮”还是“青州从事”,最好亲口尝尝。

2.不是亲口去说而是书面表达下来,建议写真!别肉麻。

3.不能这样问的,上级在哪里,下属不能问,只有上司自己亲口跟你说的。

4.她还会知道,那个深爱的男孩也是那样深爱着她。虽然从未亲口说出,可是爱一直存在。

亲口(qink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亲口是什么意思 亲口读音 怎么读 亲口,拼音是qīn kǒu,亲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亲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