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 [zhì guài]
1. 记述怪异之事。古典小说的一类。盛于魏晋、南北朝。
志怪 引证解释
⒈ 记述怪异之事。古典小说的一类。盛于 魏 晋、南北朝。
引《庄子·逍遥游》:“《齐谐》者,志怪者也。”
《晋书·祖台之传》:“撰志怪书行於世。”
唐 白居易 《<禽虫十二章>诗序》:“予闲居,乘兴偶作一十二章,颇类志怪放言,每章可致一哂。”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五篇:“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 晋 讫 隋,特多鬼神志怪之书。”
记载怪异之事。 清 王慧 《禹陵》诗:“铸金九土贡,誌怪八方经。”
国语词典
志怪 [zhì guài]
⒈ 记载怪诞不经的事情。
引《晋书·卷七五·王湛传》:「祖台之……撰志怪书行于世。」
⒉ 记载神怪传记的书。如:「志怪小说」。
志怪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乌鸡释义:即乌骨鸡。《太平御览》卷八八四引《志怪》:“尔时此二州皆行心腹病,略无不死者,弘 在 荆州 教人杀乌鸡薄之,十得八九。今中恶用乌鸡,自 弘 之由也。”《通典·礼二九》引 晋 于氏《上表言养兄子率为后》:“鄙谚有之曰:‘黄鸡生卵,乌鸡伏之,但知其为乌鸡之子,不知为黄鸡之儿。’”唐 杜甫《催宗文树鸡栅》诗:“愈风传乌鸡,秋卵方漫喫。”仇兆鳌 注:“《本草》:乌雌鸡,治风湿麻痺。”宋 陆游《迁鸡栅歌》:“乌鸡买来逾岁年,庭中赤幘何昂然。”参阅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二·鸡》。
- 2.
九春释义:⒈指春天。《文选·阮籍<咏怀诗>之四》:“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悦懌若九春,磬折似秋霜。”张铣 注:“春,阳也;阳数九,故云九春。”南朝 梁元帝《金楼子·志怪篇》:“其花似杏,而緑蘂碧鬚,九春之时,万顷竞发,如鸞凤翼。”明 唐寅《金粉福地赋》:“瑶池疏润,演丽於九春;析木分辉,流光於千里。”⒉指三年。《文选·曹植<杂诗>之二》:“自期三年归,今已歷九春。”李善 注:“一岁三春,故以三年为九春。”
- 3.
屯剥释义:《易》《屯》卦和《剥》卦的并称。意谓困厄衰败。《梁书·敬帝纪论》:“高祖 之遇斯屯剥,不得其死。”唐 韩愈 孟郊《纳凉联句》:“与子昔暌离,嗟余苦屯剥。”明 刘元卿《贤奕编·志怪》:“君成名在一年之外,今欲求之亦非难,但於本禄耗半,且多屯剥。”
- 4.
干宝释义:(?-336)东晋史学家、文学家。字令升,新蔡(今属河南)人。曾任佐著作郎,著有《晋纪》,已佚。又编有志怪小说集《搜神记》(原书已散佚,今本为后人所辑)。
- 5.
幽婚释义:亦作“幽昏”。魏 晋 志怪小说中谓人与鬼结婚。如 范阳 人 卢充 年二十,先冬至一日,出宅西猎戏,过 崔少府 墓,与 崔 氏亡女成婚三日,后生一子。见 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六。后亦指非人间配偶。宋 苏轼《花落复次前韵》:“人间草木非我对,奔月偶桂成幽昏。”
- 6.
徵信释义:考核证实;取信,凭信。 唐 柳宗元《徵咎赋》:“再徵信乎策书兮,谓炯然而不惑。”清 方苞《台拱冈墓碣》:“豫为铭幽之文,其言视不肖子 苞 为可徵信於后世。”沉昌直《<柳溪竹枝词>序》:“故大之如二《雅》三《颂》,既在在为国故朝章所寄;小之即閭巷歌謡,所陈者不出一乡一里之间,而语本天真,事皆徵信,寥寥短章,亦实为一方志乘之所自出。”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篇:“志怪之作,《庄子》谓有齐谐,《列子》则称夷坚,然皆寓言,不足徵信。”
- 7.
拾遗记释义:又名《王子年拾遗记》。 志怪小说集。十六国前秦王嘉作。十卷。前九卷杂录上古至汉魏之神话传闻,卷十记昆仑、蓬莱、方丈等八座仙山。多取自民间传说,虽汗漫无际,但也有社会现实的折光。全书人物众多、叙事委曲。
- 8.
搜神后记释义:一称《续搜神记》、《搜神续记》。 志怪小说集。旧题陶潜作。十卷。多记神仙佛法、精灵鬼怪故事。因书中有记陶潜死后事,故疑此书为伪托,或以为经后人增益。
- 9.
枫脂释义:枫树上分泌的胶状液体,有香味,可入药。 南朝 梁元帝《金楼子·志怪》:“玉之精为白虎,金之精为车渠,枫脂千岁为琥珀。”清 陈淏子《花镜·花木类考·枫》:“枫脂入地千年,即成琥珀。”
- 10.
洞冥释义:⒈洞察昏暗之处。 比喻目光锐利,看得深远。⒉通晓鬼神之道。⒊指幽深之处。⒋志怪小说集《洞冥记》的省称。
- 11.
胡僧释义:古代泛称西域、北地或外来的僧人。唐 杜甫《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药囊亲道士,灰刼问胡僧。”仇兆鳌 注引 曹毗《志怪》:“汉武帝 穿 昆明池 极深,悉是灰墨,无復土。以问 东方朔,曰:‘臣愚不足以知之,可问西域僧。’”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计僧去五六坊,復有一少年,美如冠玉,骑白马,遂扣其门曰:‘适有胡僧到无?’布 遽延入,具述胡僧事,其人吁嗟不悦。”《宣和遗事》后集:“及入寺门,见有石鐫二金刚,并拱手对立。又见 胡 僧出迎。”
- 12.
荒怪释义:荒诞离奇。宋 苏轼《次韵孙职方苍梧山》:“苍梧 奇事岂虚传,荒怪还须问 子年。”明 何景明《<织女赋>序》:“作为兹赋,以附风人之旨,而事之荒怪,固不必有徵也。”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二篇:“明 末志怪羣书大抵简略,又多荒怪,诞而不情。”
- 13.
邪足释义:犹跛足。《世说新语·自新》“周处 年少时,兇彊侠气,为乡里所患,又 义兴 水中有蛟,山中有邅跡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 人谓为‘三横’,而 处 尤剧”刘孝标 注引《孔氏志怪》:“义兴 有邪足虎,溪渚长桥有苍蛟,并大噉人,郭西 周,时谓郡中三害。”
- 14.
长桥释义:桥名。 在 江苏省 宜兴市,建于 东汉 时,相传为 晋 周处 斩蛟处,又名 蛟桥。桥跨 荆溪,又名 荆溪桥。《晋书·周处传》:“南山 白额猛兽,长桥 下蛟,并子为三矣。”《初学记》卷七引 晋 祖台之《志怪》:“义兴郡 溪渚 长桥 下,有苍蛟吞噉人,周处 执剑桥侧,伺久之,遇出。于是悬自桥上,投下蛟背,而刺蛟数疮,流血满溪,自郡渚至 太湖 勾浦 乃死。”唐 李贺《听颖师弹琴歌》:“谁看挟剑赴 长桥,谁看浸髮题春竹。”唐 李贺《送秦光禄北征》诗:“周处 长桥 役,侯调 短弄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