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见 [jìn jiàn]
1. 前去会见;谒见。
例进见上司。
英[call on (sb. holding high office);]
进见 引证解释
⒈ 上前会见尊长者。
引《汉书·五行志上》:“后 堪 希得进见,因 显 言事,事决 显 口。”
《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帝嗜酒,流连内殿,醒治既少,外人罕得进见。”
国语词典
进见 [jìn jiàn]
⒈ 下级谒见上级,晚辈谒见长辈。也作「进谒」。
引《三国演义·第三回》:「恨无涓埃之功,以为进见之礼。」
进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拜九叩释义:指封建社会进见帝王及祭拜祖先的大礼。
- 2.
上清童子释义:古钱的别称。相传 贞观 年间,岑文本 避暑山亭,有一“上清童子元宝”进见。语毕,送之出亭,于墙下忽然不见。掘地,得古钱一枚,乃悟“上清童子”为铜名,“元宝”为钱文。见 唐 谷神子《博异志·岑文本》。后遂以“上清童子”为钱的别名。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一·古文钱》:“昔有钱精,自称上清童子。”
- 3.
专朝释义:独揽朝政。 《后汉书·皇后纪下·懿献梁皇后》:“时太后秉政而 梁冀 专朝,故后独得宠幸,自下莫得进见。”《资治通鉴·晋惠帝元康元年》:“於是 贾后 专朝,委任亲党。”
- 4.
侍见释义:进见侍奉。
- 5.
修谒释义:进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 《周书·柳霞传》:“梁 西昌侯 深藻 镇 雍州,霞 时年十二,以民礼修謁,风仪端肃,进止详雅。”唐 薛用弱《集异记·茅安道》:“二子径往修謁,意者脱为 晋公 不礼,即当遁形而去。”清 恽敬《答伊扬州书》:“前月得舍弟书,知过岭修謁,重蒙嘉惠,感谢感谢。”
- 6.
入见释义:入宫进见;入朝谒见。
- 7.
入觐释义:⒈诸侯于秋季入朝进见天子。⒉指地方官员入朝进见帝王。
- 8.
入谒释义:进见,请见。一般用于臣对君、下对上、幼对长。
- 9.
参拜释义:以一定的礼节进见敬重的人或瞻仰敬重的人的遗像、陵墓等:大礼参拜。参拜孔庙。
- 10.
参谒释义:进见尊敬的人;瞻仰尊敬的人的遗像、陵墓等:参谒黄帝陵。
- 11.
发紒释义:即发髻。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三年》:“命妇皆服髮紒进见。”参见“髮髻”。
- 12.
叩见释义:进见;拜见。
- 13.
呈面释义:犹进见,谒见。
- 14.
唱门释义:在门口高声通报来客或进见者。
- 15.
声喏释义:唱喏。指古代下属进见上级,一面拱手作揖,一面出声致敬。
- 16.
奉御释义:⒈奉召进见。 ⒉官名。
- 17.
对作释义:世俗之疑,辩照是非之理,使后进见是非之分”,并希望这些主张能得到君王的采纳,以便对政治和教化有益。
- 18.
幼弱释义:⒈幼小。《礼记·明堂位》:“武王 崩,成王 幼弱,周公 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左传·昭公十九年》:“今又丧我先大夫 偃,其子幼弱,其一二父兄,惧队宗主,私族于谋而立长亲。”《后汉书·袁安传》:“安 以天子幼弱,外戚擅权,每朝会进见,及与公卿言国家事,未尝不噫呜流涕。”《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亲故们羸老的养膳他,幼弱的抚育他,孤孀的存恤他。”⒉幼童。《周礼·秋官·司刺》:“壹赦曰幼弱,再赦曰老旄,三赦曰憃愚。”亦指年幼的儿女。⒊指年幼的儿女。唐 韩愈《论淮西事宜状》:“执兵之卒,四向侵掠,农夫织
- 19.
摈士释义:引导初为士者进见于王。
- 20.
攀高谒贵释义:攀:攀附;谒:进见。攀附结交地位高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