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垆 [dāng lú]
1. 亦作“当垆”。
2. 指卖酒。垆,放酒坛的土墩。
3. 指煮酒;饮酒。
5. 对着酒垆;在酒垆前。
当垆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当罏”。 指卖酒。垆,放酒坛的土墩。
引汉 辛延年 《羽林郎》诗:“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壚。”
唐 李白 《江夏行》:“正见当壚女,红妆二八年。”
《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上皇》:“忽一日, 卓王孙 家僮有事到 成都府 ……正来到 司马长卿 肆中。见当罏之妇,乃是主翁小姐,喫了一惊。”
⒉ 指煮酒;饮酒。
引南朝 陈 徐陵 《春情》诗:“薄夜迎新节,当壚却晚寒。”
⒊ 对着酒垆;在酒垆前。
引南朝 梁简文帝 《当垆曲》:“当壚设夜酒,宿客解金鞍。”
明 何景明 《艳曲》之三:“妆成临劝酒,曲罢坐当罏。”
明 夏完淳 《雪后怀张子韶》诗:“当壚对酌睨 文君,露顶沉杯呼 阮籍。”
国语词典
当垆 [dāng lú]
⒈ 卖酒。汉·辛延年〈羽林郎〉:「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宋·贺铸〈小梅花·缚虎手〉词:「笑嫣然,舞翩然,当垆秦女十五语如弦。」也作「当卢」、「当罏」。
当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卓文君释义:汉 临邛 大富商 卓王孙 女,好音律,新寡家居。司马相如 过饮于 卓氏,以琴心挑之,文君 夜奔 相如,同驰归 成都。因家贫,复回 临邛,尽卖其车骑,置酒舍卖酒。相如 身穿犊鼻裈,与奴婢杂作、涤器于市中,而使 文君 当垆。卓王孙 深以为耻,不得已而分财产与之,使回 成都。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又据《西京杂记》载,文君 作 司马相如 诔文传于世;又载 相如 将聘 茂陵 人之女为妾,卓文君 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 乃止。后世常将 卓文君 事用为典故。清 孔尚任《桃花扇·拒媒》:“现有个 秦楼 上吹簫旧人
- 2.
当垆释义:⒈亦作“当罏”。指卖酒。垆,放酒坛的土墩。汉 辛延年《羽林郎》诗:“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壚。”唐 李白《江夏行》:“正见当壚女,红妆二八年。”《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上皇》:“忽一日,卓王孙 家僮有事到 成都府 ……正来到 司马长卿 肆中。见当罏之妇,乃是主翁小姐,喫了一惊。”⒉指煮酒;饮酒。南朝 陈 徐陵《春情》诗:“薄夜迎新节,当壚却晚寒。”⒊对着酒垆;在酒垆前。南朝 梁简文帝《当垆曲》:“当壚设夜酒,宿客解金鞍。”明 何景明《艳曲》之三:“妆成临劝酒,曲罢坐当罏。”明 夏完淳《雪后怀张子韶》诗:“
- 3.
当垆卖酒释义:当垆卖酒指临街卖酒。
- 4.
文君酒释义:汉 辞赋家 司马相如 以琴挑逗富商 卓王孙 新寡的女儿 卓文君,文君 私奔,与 相如 在 临邛 卖酒。 卓文君 当垆,司马相如 围一条犊鼻褌洗酒器。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以“文君酒”、“文君壚”为年轻女子当垆卖酒的典故。唐 李百药《少年行》:“始酌 文君 酒,新吹 弄玉 簫。”宋 陆游《寺前月夜醉中戏作》诗:“此酒定从何处得,判知不是 文君 壚。”
- 5.
酒家胡释义:原指酒家当垆侍酒的胡姬。后亦泛指酒家侍者或卖酒妇女。汉 辛延年《羽林郎》诗:“昔有 霍 家奴,姓 冯 名 子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壚。”宋 黄庭坚《奉和文潜赠无咎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为韵》:“但见索酒郎,不见酒家胡。”明 程嘉燧《青楼曲》之四:“碧盌银罌白玉壶,鷫鸘典付酒家胡。”亦省作“酒胡”。宋 刘筠《大酺赋》:“復有俳优 旃孟,滑稽 淳于,詼谐 方朔,调笑酒胡,纵横謔浪,突梯囁嚅。”明 王世贞《再过曹甥子念饮畅作》诗:“主人送客欲就枕,东家酒胡索酒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