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棕红色 棕红色的意思
zōnghóng

棕红色

简体棕红色
繁体棕紅色
拼音zōng hóng sè
注音ㄗㄨㄥ ㄏㄨㄥˊ ㄙㄜˋ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zōng,(1) 〔棕榈〕常绿乔木,茎直立不分枝,叶大,木材可制器具,通称“棕树”。(2) 〔棕毛〕棕榈叶鞘的纤维,简称“棕”,如“棕绳”,“棕绷”,“棕帚”,“棕编”。(3) 〔棕熊〕哺乳动物,体大,毛棕褐色。掌和肉可食,皮可制皮褥,胆可入药。亦称“马熊”、“罴”;通称“人熊”。

hóng gōng, ◎ 古同“工”,指妇女的生产作业,纺织、缝纫、刺绣等。

sè shǎi,(1) 由物体发射、反射的光通过视觉而产生的印象。【组词】:颜色。色彩。色相(xiàng )。色调(diào )。(2) 脸上表现出的神气、样子。【组词】:脸色。气色。色厉内荏。(3) 情景,景象。【组词】:行色匆匆。景色宜人。(4) 种类。【组词】:各色用品。(5) 品质,质量。【组词】:音色。成色。足色纹银。(6) 妇女美貌。【组词】:姿色。色艺。(7) 情欲。【组词】:色情。好(hào)色。

棕红色的意思

棕红色 [zōng hóng sè]

1. 中国传统色彩名词,棕榈叶枯萎后的颜色。


棕红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伯劳释义:鸟,额部和头部的两旁黑色,颈部蓝灰色,背部棕红色,有黑色波状横纹。吃昆虫和小鸟。有的地区叫虎不拉(hù·bulǎ)。
    • 2.
      小熊猫释义:哺乳动物,身体长60厘米左右,头部棕色白色相间,背部棕红色,尾巴长而粗,黄白色相间。 生活在亚热带高山上,能爬树,吃野果、野菜和竹叶,也吃小鸟等。是一种珍稀动物。也叫小猫熊。
    • 3.
      油酸铁皂释义:油酸铁皂为棕红色脂肪状小块。
    • 4.
      碘酊释义:药名,碘和碘化钾的稀酒精溶液,棕红色,用作消毒剂。通称碘酒。
    • 5.
      红颊獴释义:红颊獴(拉丁学名:Herpestesjavanicus)又叫斑点獴、赤面獴等,在中国还有树鼠、树皮鼠、日狸、竹狸等俗名,体长为28—36厘米,尾长为22—29厘米,体重650—750克。尾巴的长度大约是体长的80%以上。一种叫红颊獴,由于它眼圈、两颊及腮部毛均呈棕红色而得名。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常栖于热带山林的灌木丛中,多在下层近水溪的耕地附近掘洞穴而居,在洞中生儿育女。其性凶猛,时而拱背竖毛,喷鼻或发出“叽叽”叫声,以示威胁或自卫。
    • 6.
      薯莨释义:⒈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块茎,叶子狭长椭圆形,穗状花序,蒴果有三个翅。块茎外部紫黑色,内部棕红色,含鞣质,可用来染棉、麻织品。⒉这种植物的块茎。‖也叫茨莨。
    • 7.
      阳春砂释义: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条状披针形,花白色,蒴果椭圆形,种子棕红色或暗褐色。种子入中药,叫砂仁。产于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
棕红色是什么意思 棕红色读音 怎么读 棕红色,拼音是zōng hóng sè,棕红色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棕红色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