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豹 [mén bào]
1. 战国魏西门豹的省称。
门豹 引证解释
⒈ 战国 魏 西门豹 的省称。
引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古人姓名割裂》:“《朱君山墓誌》:‘ 鱼山 本志, 门豹 遗风。’谓 西门豹 也。”
门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佩弦自急释义:弦:弓弦。 身佩弓弦以提醒自己要像弓弦那样紧张。比喻警惕自己的缺点、错误,避免重新出现。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
- 2.
佩韦佩弦释义:韦:熟牛皮,弦:弓弦。 原指西门豹性急,佩韦自戒;董安于性缓,佩弦自戒。原形容随时警戒自己。后常比喻有益的规劝。
- 3.
官属释义:主要官员的属吏。 《周礼·天官·大宰》:“以八灋治官府:一曰官属,以举邦治。”郑玄 注:“官属,谓六官,其属各六十。”《史记·滑稽列传》:“至其时,西门豹 往会之河上。三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宋 梅尧臣《资政王侍郎命赋梅花用芳字》诗:“主人惜春春未晚,遂命官属携壶觴。”亦泛指官吏。《明史·张士诚传》:“﹝ 至正 ﹞二十三年九月,士诚 復自立为 吴王,尊其母 曹氏 为王太妃,置官属,别治府第於城中。”
- 4.
寿陵释义:⒈指帝后生前预筑的陵墓。 《后汉书·光武纪下》:“初作寿陵。将作大匠 竇融 上言园陵广袤,无虑所用。”李贤 注:“初作陵未有名,故号寿陵,盖取久长之义也。汉 自 文帝 以后皆预作陵,今循旧制也。”《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建安 二十三年﹞六月,令曰:‘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 西门豹 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⒉“寿陵餘子”的省称。晋 葛洪《抱朴子·杂应》:“所谓进不得 邯郸 之步,退又失 寿陵 之义者也。”参见“寿陵失步”。
- 5.
弦韦释义:⒈《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心缓,故佩弦以自急。 ”后因以“弦韦”喻缓急。⒉借指用以警勉自己的事物。
- 6.
老天巴地释义:同“老天拔地”。评书《西门豹治邺》:“不是我老天巴地的说啦,硌牙的东西我可动不得。”
- 7.
西门豹渠释义:也称“引漳十二渠”。中国最早的多首制灌溉工程。战国初期由西门豹主持兴建。引漳水灌溉邺田(今河北临漳县一带),以改良盐碱地,发展生产。
- 8.
豹乔释义:国 魏 西门豹 和 春秋 郑 子产 的并称。
- 9.
豹产释义:指 子产 和 西门豹。《史记·滑稽列传》:“子产 治 郑,民不能欺…… 西门豹 治 鄴,民不敢欺。”后即以“豹产”借指贤能的大臣。
- 10.
豹産释义:指 子产 和 西门豹。 《史记·滑稽列传》:“子产 治 郑,民不能欺…… 西门豹 治 鄴,民不敢欺。”后即以“豹产”借指贤能的大臣。晋 潘岳《许由颂》:“虚薄忝任,来宰斯城,愧无惠化,豹 产 之政。”晋 枣嵩《赠荀彦将》诗:“昔在 豹 产,显名当时。”隋 江总《广州刺史欧阳頠墓志》:“如羊如粟,不改 夷 齐 之心;遗庆遗风,方留 豹 产 之德。”
- 11.
豹祠释义:西门豹 的祠堂。
- 12.
门豹释义:战国 魏 西门豹 的省称。
- 13.
韦弦释义:亦作“ 韦絃 ”。《韩非子·观行》:“ 西门豹 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 董安于 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故以有餘补不足,以长续短之谓明主。”后因以“韦弦”比喻外界的启迪和教益。用以警戒、规劝。《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夷雅之体,无待韦弦。” 李善 注:“韦,皮绳,喻缓也;弦,弓弦,喻急也……言 王公 平雅之性,无待此韦弦以成也。” 唐 杨炯 《后周宇文彪神道碑》:“公为中正,佩以韦絃。” 明 唐顺之 《与白伯伦主事》:“是带也,非特表屡世往还之情,亦以著古人韦弦之义。”
- 14.
韦弦之佩释义:韦:熟牛皮,弦:弓弦。原指西门豹性急,佩韦自戒;董安于性缓,佩弦自戒。原形容随时警戒自己。后常比喻有益的规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