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观念 观念的意思
guānniàn

观念

简体观念
繁体觀念
拼音guān niàn
注音ㄍㄨㄢ ㄋㄧ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uān guàn,(1) 道教的庙宇。【组词】:白云观。紫阳观。(2) 古代宫门前的双阙。(3) 楼台。【组词】:楼观。台观。(4) 姓。

niàn,(1) 惦记,常常想。【组词】:惦念。怀念。念头(思想、想法)。悼念。念旧。念物。(2) 心中的打算,想法,看法。【组词】:意念。杂念。信念。(3) 说,读,诵读。【例句】:念白(戏剧道白)。念叨。念经。念书。(4) “廿”的大写。(5) 姓。

基本含义

指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看法、看待问题的方式。

观念的意思

观念 [guān niàn]

1. 思想意识。

传统观念。

[ idea; concept; sense; ]

2. 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形象。

3. 关于某方面的认识和觉悟。

我们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就是要在观念上,把党外凡是能够争取的、能够和我们合作的人士,当成党内干部一样来看待。——《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前进》

观念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对特定对象或义理的观察思维和记忆。

唐 魏静 《<禅宗永嘉集>序》:“物物斯安,观念相续;心心靡间,始终抗节。”
唐 宋之问 《游法华寺》诗:“观念幸相续,庶几最后明。”

⒉ 思想意识。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李自成 者,迫于飢寒,揭竿而起,固无革命观念,尚非今日 广西 会党之儕也。”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序》:“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不自由的婚姻,传统观念的束缚,家庭的专制,不知道摧残了多少正在开花的年青的灵魂。”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五章:“每个民族几乎无例外地都需要清除私有制度以及它在观念上遗留下来的垃圾。”

⒊ 观点;概念。

胡适 《<吴虞文录>序》:“他的主要观念也只是‘ 孔子 之道不合现代生活’的一个观念。”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三:“可惜他所说都是零星片断,不能给我一明晰的观念。”


国语词典

观念 [guān niàn]

⒈ 由外界感受而来对事物的心象。

概念 观点

⒉ 重现人心的过去印象。

⒊ 由认知作用而来的意识,如感觉、知觉、幻觉、想像、概念等。


观念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概念释义: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比如从白雪、白马、白纸等事物里抽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就得出“白”的概念。
    • 2.
      看法释义:对客观事物所持的见解:谈两点看法。 两人看法一致。
    • 3.
      见解释义:对于事物的认识和看法:凡事不能盲从,要有自己的见解。
    • 4.
      观点释义:⒈观察事物时所处的位置或采取的态度:生物学观点。 纯技术观点。⒉特指政治观点:没有正确的立场,就不会有正确的观点。

观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个人主义释义: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观念,主张把个人的独立、自由、平等等价值及权利放在第一位。 个人主义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是与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相违背的。
    • 2.
      乡土释义:本乡本土:乡土观念。乡土风味。
    • 3.
      书肇自然释义:书肇于自然”与“书当造乎自然”表现为对待书法问题态度上两种对立的观念。“书肇于自然”强调天真无为,“书当造乎自然”突出人为创造。
    • 4.
      人文释义:⒈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科学。 人文景观。⒉指强调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利益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
    • 5.
      代沟释义:指两代人之间在价值观念、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目前青年一代与老一代的代沟问题是一个热门话题。
    • 6.
      价值迷失释义:弄不清价值观,或因为价值观念的不同而持有的消极态度。
    • 7.
      传统文化释义:在一个民族中绵延流传下来的文化。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既体现在有形的物质文化中,也体现在无形的精神文化中。如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特性、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
    • 8.
      传统观念释义:指依据以往的经验或知识而形成的一种观念。
    • 9.
      伦理结构释义:王洋所著的《伦理结构、尊卑与社会生产》一书中首创的概念,指的是:按照一定尊卑和亲疏关系联系起来的人群,它可以宏观到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种文明,也可以微观到一个家庭,一个社团,一个企业。 尊卑和亲疏是被某种文化体系下的社会道德观念所认同的,因此有伦理属性。
    • 10.
      伦理释义: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伦理道德。 伦理观念。
    • 11.
      俗思释义:追求利禄名位的世俗观念。
    • 12.
      儒家释义: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崇奉孔子,因孔子曾做过为贵族相礼司仪的儒而得名。提倡以仁为中心的礼、义、忠、恕、孝、悌、中庸等道德观念。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理教育。汉代以后,儒家思想成了社会的统治思想。
    • 13.
      元气论释义:中国古人关于构成生命与自然的基本物质观念。始见于先秦哲学著作《鹖冠子》。元是开始的意思,也就是说元气是万事万物的根源。
    • 14.
      先验主义释义:一种哲学思潮。它认为由人的心智形成的观念和概念具有自主存在的性质,并且否认这些观念和概念只是人们对不断变化的经验时间的反映。
    • 15.
      公德心释义:公德,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历史长河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公共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
    • 16.
      其心可诛释义:一个人虽然作案未遂或尚未作案,但是只要有过这个心思,就是该死”。从现代的观念看来,“有过这个心思”只是思想动机,还未构成犯罪行为,就只能由道德来管,不能由法律来管,因而也就不能以此定罪。
    • 17.
      创造意识释义:自觉地进行创造性思维,发挥创造潜能,力求产生创造性成果的思想观念。
    • 18.
      劳动教养释义:我国对违反法纪而又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有劳动能力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措施,对他们采取劳动生产和政治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方针,帮助他们学习劳动生产技术,树立爱国守法和劳动光荣的观念。
    • 19.
      化身释义:⒈佛教称佛或菩萨暂时出现在人间的形体。这本小说的主人公正是作者自己的化身。⒉指抽象观念的具体形象:旧小说里把包公描写成正义的化身。
    • 20.
      十念处释义:菩萨所时常观念的十种境界。

观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个人主义释义: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观念,主张把个人的独立、自由、平等等价值及权利放在第一位。 个人主义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是与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相违背的。
    • 2.
      乡土释义:本乡本土:乡土观念。乡土风味。
    • 3.
      书肇自然释义:书肇于自然”与“书当造乎自然”表现为对待书法问题态度上两种对立的观念。“书肇于自然”强调天真无为,“书当造乎自然”突出人为创造。
    • 4.
      人文释义:⒈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科学。 人文景观。⒉指强调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利益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
    • 5.
      代沟释义:指两代人之间在价值观念、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目前青年一代与老一代的代沟问题是一个热门话题。
    • 6.
      价值迷失释义:弄不清价值观,或因为价值观念的不同而持有的消极态度。
    • 7.
      传统文化释义:在一个民族中绵延流传下来的文化。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既体现在有形的物质文化中,也体现在无形的精神文化中。如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特性、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
    • 8.
      传统观念释义:指依据以往的经验或知识而形成的一种观念。
    • 9.
      伦理结构释义:王洋所著的《伦理结构、尊卑与社会生产》一书中首创的概念,指的是:按照一定尊卑和亲疏关系联系起来的人群,它可以宏观到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种文明,也可以微观到一个家庭,一个社团,一个企业。 尊卑和亲疏是被某种文化体系下的社会道德观念所认同的,因此有伦理属性。
    • 10.
      伦理释义: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伦理道德。 伦理观念。
    • 11.
      俗思释义:追求利禄名位的世俗观念。
    • 12.
      儒家释义: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崇奉孔子,因孔子曾做过为贵族相礼司仪的儒而得名。提倡以仁为中心的礼、义、忠、恕、孝、悌、中庸等道德观念。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理教育。汉代以后,儒家思想成了社会的统治思想。
    • 13.
      元气论释义:中国古人关于构成生命与自然的基本物质观念。始见于先秦哲学著作《鹖冠子》。元是开始的意思,也就是说元气是万事万物的根源。
    • 14.
      先验主义释义:一种哲学思潮。它认为由人的心智形成的观念和概念具有自主存在的性质,并且否认这些观念和概念只是人们对不断变化的经验时间的反映。
    • 15.
      公德心释义:公德,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历史长河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公共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
    • 16.
      其心可诛释义:一个人虽然作案未遂或尚未作案,但是只要有过这个心思,就是该死”。从现代的观念看来,“有过这个心思”只是思想动机,还未构成犯罪行为,就只能由道德来管,不能由法律来管,因而也就不能以此定罪。
    • 17.
      创造意识释义:自觉地进行创造性思维,发挥创造潜能,力求产生创造性成果的思想观念。
    • 18.
      劳动教养释义:我国对违反法纪而又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有劳动能力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措施,对他们采取劳动生产和政治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方针,帮助他们学习劳动生产技术,树立爱国守法和劳动光荣的观念。
    • 19.
      化身释义:⒈佛教称佛或菩萨暂时出现在人间的形体。这本小说的主人公正是作者自己的化身。⒉指抽象观念的具体形象:旧小说里把包公描写成正义的化身。
    • 20.
      十念处释义:菩萨所时常观念的十种境界。

观念造句

1.随着时代的变迁,妇女已摆脱三从四德的观念

2.当今社会的养老制度正冲击着养儿防老的旧传统观念

3.男女授受不亲,是封建社会的陈腐观念

4.这种传统的思想观念早已根深蒂固,很难改变。

5.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有顾全大局的观念

6.今天这观念一语道破了无意义的世界不可能存在的原因。

7.现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传统中逆来顺受的观念已经不合时宜。

8.正因为他缺乏起码的道德观念,才干出这伤风败俗的勾当来。

9.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已经越来越淡薄。

10.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是我国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

11.我们要消除养儿防老,积谷防饥、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

12.几千年来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旧观念,在文化不发达的山区,至今仍是根深蒂固。

13.这新旧两种观念的界限,真是判若鸿沟。

14.从社会角度说,现代和美国的道德观念大相径庭。

15.人们的时尚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穿着奇装异服,头染各色,也敢招摇过市,不惧目光。

16.在新社会里,嫁狗随狗的观念受到了人们的批判。

17.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18.破除论资排辈的旧观念,大胆提拔德才兼备的年轻人。

19.不清除抱残守缺的旧观念,就不能更好地投身到改革的大潮中去。

20.不清除抱残守缺的旧观念,就不能很好地投身改革的大潮。

观念(guanni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观念是什么意思 观念读音 怎么读 观念,拼音是guān niàn,观念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观念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