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烟熏 烟熏的意思
yānxūn

烟熏

简体烟熏
繁体煙燻
拼音yān xūn
注音ㄧㄢ ㄒㄩㄣ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ān,(1) 物质燃烧时所生的气体。【组词】:冒烟。硝烟。烟囱。烟雾。烟波。烟火。烟尘。荒无人烟。(2) 像烟的。【组词】:烟霞。烟霭。烟岚。烟鬟。(3) 烟气刺激使眼睛流泪或睁不开。【组词】:烟了眼睛。(4) 一年生草本植物。【组词】:烟草。烟叶。(5) 烟草制成品。【组词】:香烟。卷烟。纸烟。烟蒂。(6) 指“鸦片”。【组词】:大烟。烟灯。烟枪。烟馆。

xūn xùn,(1) 气味或烟气接触物品,引申为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品行、习惯的影响。【组词】:熏染。熏陶。熏制。利欲熏心。(2) 火烟上出。【组词】:熏蒸。(3) 气味刺激人。【组词】:臭气熏人。(4) 暖和。【组词】:熏风。 ◎ (煤气)使人窒息中毒。

基本含义

指烟雾弥漫,空气中弥漫着烟雾的样子。

烟熏的意思

烟熏 [yān xūn]

1. 用燃烧含碳物质产生的烟气熏。

烟熏蚊子。

[ smoke; ]

2. 施用烟毒气于。

用烟熏干尸体加以保存的部落。

[ fumigate; ]


国语词典

烟熏 [yān xūn]

⒈ 一种烹调食物的方法。将茶叶、糖和米混合后,放于锅内干净的纸上,将食物置于烤架上,盖紧锅盖熏制。


烟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串烟释义:用柴灶做饭时,饭菜因受烟熏而有烟味。
    • 2.
      乌枣释义:⒈烟熏的枣。⒉成黑色的加工过的枣。
    • 3.
      气势熏灼释义:熏灼用烟熏,用火灼。拿气势压制人家。形容气势极盛,威逼他人。
    • 4.
      火眼金睛释义:《西游记》第七回写孙悟空被放在八卦炉里锻炼,他那一双被炉烟熏红的眼叫做火眼金睛,能识别各种妖魔鬼怪。借指能洞察一切的眼力。
    • 5.
      烟墨释义:⒈以松烟或桐烟等调胶制成的墨。⒉指墨迹。⒊油烟凝聚的黑色粉末。⒋烟熏的黑迹。
    • 6.
      烟燎火气释义:形容被烟熏过的气味。
    • 7.
      熏凿释义:烟熏挖掘。
    • 8.
      熏烧释义:⒈亦作“燻烧”。 烟熏火烧,以驱狐鼠。比喻惩处坏人。⒉一种烹调方法。指用木柴、木屑等的烟火灼炙食物。
    • 9.
      熏目释义:亦作“燻目”。用火烟熏炙眼睛。
    • 10.
      熏穴释义:亦作“燻穴”。 烟熏洞穴。
    • 11.
      突黔释义:汉 班固《答宾戏》:“圣哲之治,栖栖遑遑;孔 席不暖,墨 突不黔。”突,烟囱。黔,谓举炊时为烟熏黑。后以“突黔”指举炊。
    • 12.
      腊肉释义:经过盐腌晒干或浸泡腌制,再加烟熏的肉。
    • 13.
      薰蒸释义:⒈烟熏气蒸。《参同契》卷上:“若能练己,则真气薰蒸遍于一身。”宋 欧阳修《归田录》卷二:“余偶见一医僧解犀……以极薄纸裹置於怀中,近肉,以人气蒸之,候气薰蒸浹洽,乘热投臼中急擣,应手如粉。因知人气之能粉犀也。”明 何孟春《馀冬序录摘钞》卷二:“铅气有毒……业久之家,长幼为毒薰蒸,多萎黄,旋致风挛瘫软之疾,不得其寿而毙。”⒉熏陶。宋 司马光《上谨习疏》:“上行下效谓之风,薰蒸渐渍谓之化。”明 张居正《与中丞孙淮海书》:“今惟积此真意,渐次薰蒸,假以一二年,庶可少变。”清 戴名世《<禹贡锥指>序》:“会今天子
    • 14.
      霜冻释义:夜间近地面空气温度降到0℃或0℃以下使植物遭受冻害的现象。水汽在这一温度下达到饱和时则出现霜。用烟熏、覆盖、灌水等办法能防止或减轻植物冻害。
    • 15.
      鹪螟释义:⒈传说中的一种小虫。 即焦螟。鷦,通“ 焦 ”。《文选·张华<鹪鹩赋>》:“鷦螟巢於蚊睫,大鹏弥乎天隅。” 吕向 注:“鷦螟,微虫也。” 李善 注:“《晏子春秋》 景公 曰:天下有极细者乎?对曰:有。东海有虫,巢於蚊睫,再飞而蚊不为惊。臣不知其名,而东海有通者,命曰鷦螟。”按,《晏子春秋·外篇下十四》作“焦冥”。⒉鹪明。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所患於其如碔砆之乱瑾瑜,鷦螟之似凤皇,凝冰之类水精,烟熏之疑云气,故令不谬者尟也。”

烟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串烟释义:用柴灶做饭时,饭菜因受烟熏而有烟味。
    • 2.
      乌枣释义:⒈烟熏的枣。⒉成黑色的加工过的枣。
    • 3.
      气势熏灼释义:熏灼用烟熏,用火灼。拿气势压制人家。形容气势极盛,威逼他人。
    • 4.
      火眼金睛释义:《西游记》第七回写孙悟空被放在八卦炉里锻炼,他那一双被炉烟熏红的眼叫做火眼金睛,能识别各种妖魔鬼怪。借指能洞察一切的眼力。
    • 5.
      烟墨释义:⒈以松烟或桐烟等调胶制成的墨。⒉指墨迹。⒊油烟凝聚的黑色粉末。⒋烟熏的黑迹。
    • 6.
      烟燎火气释义:形容被烟熏过的气味。
    • 7.
      熏凿释义:烟熏挖掘。
    • 8.
      熏烧释义:⒈亦作“燻烧”。 烟熏火烧,以驱狐鼠。比喻惩处坏人。⒉一种烹调方法。指用木柴、木屑等的烟火灼炙食物。
    • 9.
      熏目释义:亦作“燻目”。用火烟熏炙眼睛。
    • 10.
      熏穴释义:亦作“燻穴”。 烟熏洞穴。
    • 11.
      突黔释义:汉 班固《答宾戏》:“圣哲之治,栖栖遑遑;孔 席不暖,墨 突不黔。”突,烟囱。黔,谓举炊时为烟熏黑。后以“突黔”指举炊。
    • 12.
      腊肉释义:经过盐腌晒干或浸泡腌制,再加烟熏的肉。
    • 13.
      薰蒸释义:⒈烟熏气蒸。《参同契》卷上:“若能练己,则真气薰蒸遍于一身。”宋 欧阳修《归田录》卷二:“余偶见一医僧解犀……以极薄纸裹置於怀中,近肉,以人气蒸之,候气薰蒸浹洽,乘热投臼中急擣,应手如粉。因知人气之能粉犀也。”明 何孟春《馀冬序录摘钞》卷二:“铅气有毒……业久之家,长幼为毒薰蒸,多萎黄,旋致风挛瘫软之疾,不得其寿而毙。”⒉熏陶。宋 司马光《上谨习疏》:“上行下效谓之风,薰蒸渐渍谓之化。”明 张居正《与中丞孙淮海书》:“今惟积此真意,渐次薰蒸,假以一二年,庶可少变。”清 戴名世《<禹贡锥指>序》:“会今天子
    • 14.
      霜冻释义:夜间近地面空气温度降到0℃或0℃以下使植物遭受冻害的现象。水汽在这一温度下达到饱和时则出现霜。用烟熏、覆盖、灌水等办法能防止或减轻植物冻害。
    • 15.
      鹪螟释义:⒈传说中的一种小虫。 即焦螟。鷦,通“ 焦 ”。《文选·张华<鹪鹩赋>》:“鷦螟巢於蚊睫,大鹏弥乎天隅。” 吕向 注:“鷦螟,微虫也。” 李善 注:“《晏子春秋》 景公 曰:天下有极细者乎?对曰:有。东海有虫,巢於蚊睫,再飞而蚊不为惊。臣不知其名,而东海有通者,命曰鷦螟。”按,《晏子春秋·外篇下十四》作“焦冥”。⒉鹪明。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所患於其如碔砆之乱瑾瑜,鷦螟之似凤皇,凝冰之类水精,烟熏之疑云气,故令不谬者尟也。”

烟熏造句

1.小红正在烟熏火燎的厨房中为奶奶做饭。

2.看她烟熏火燎,楚楚动人,让人心疼不已。

3.屋里烟熏火燎的,弄得我眼睛都睁不开,就跑出来透透气。

4.厨师周围浓浓的烟熏,不,那不是烟熏,它是厨师制成的美味的佳肴。

5.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6.大街小巷空寂无人。空气里弥漫着焦糊和烟熏的气味。

7.他太渴,感到喉咙有些烟熏火燎。

烟熏(yanxu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烟熏是什么意思 烟熏读音 怎么读 烟熏,拼音是yān xūn,烟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烟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