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谨 [chún jǐn]
1. 淳厚谨慎。
醇谨 引证解释
⒈ 淳厚谨慎。
引《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建陵侯 卫綰 者, 代 大陵 人也……事 文帝,功次迁为中郎将,醇谨无他。”
唐 司空图 《蒲帅燕国太夫人石氏墓志》:“碏(石碏 )著义方,腾褒 鲁 史; 庆(石庆 )称醇谨,作表 汉 庭。”
清 戴名世 《先君序略》:“先君为人醇谨,忠厚退让,从不言人过失。”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黄二官 (舒了一口气)呣!(又恢复到原来的醇谨谦和老农人了。)”
醇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专慤释义:专诚笃实。汉 刘向《列女传·蔡人之妻》:“宋 女专慤,持心不顷(倾)。”宋 司马光《为文相公求退第二表》:“天恩留连,未见识察;物意专慤,期於感通。”明 范濂《云间据目抄·钱廉》:“生平醇谨专慤,不与物忤。”
- 2.
优眷释义:亦作“优睠”。优待照顾。唐 元载《故相国杜鸿渐神道碑》:“及位极台衡,勋高 梁 益,未脱羈锁,终悲晚暮,虽陈乞已屡而优眷愈深。”《新唐书·杨虞卿传》:“公卿列位,虽陟降清地,曾未奉优睠、承下问。”明 张敬修《张文忠公行实》:“特赐坐蟒衣一袭,银五十两,以示优眷。”清 昭槤《啸亭杂录·王文简公补谥》:“渔洋先生 入仕三十餘年,以醇谨称职,仁皇帝 甚为优眷。”
- 3.
俊敏释义:灵敏过人。 宋 苏轼《与循守周文之书》之二:“郑 君知其俊敏篤问学,观所为诗文,非止科场手段也。”宋 周煇《清波杂志》卷五:“某见人家子弟醇谨及俊敏者,爱之不啻如常人之爱宝。”《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若復分三部设官,选才力俊敏者为之,庶乎分减簿领,稍得精意。”
- 4.
入仕释义:入朝作官。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爵国》:“士入仕宿卫天子者比下士,下士者如上士之下数。”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议对》:“对策者以第一登庸,射策者以甲科入仕,斯固选贤要术也。”唐 元稹《故京兆府盩厔县尉元君墓志铭》:“君始以荫入仕,四仕为 盩厔 尉。”明 王鏊《震泽长语·官制》:“汉 初,入仕者不限年,如 刘向、陈咸 以八十为郎。”清 昭槤《啸亭杂录·王文简公补谥》:“渔洋先生 入仕三十餘年,以醇谨称职,仁皇帝 甚为优眷。”
- 5.
关决释义:⒈报请决定。《史记·万石张叔列传》:“事不关决於丞相,丞相醇谨而已。”《金史·左企弓传》:“辽 故事,军政皆关决北枢密院,然后奏御。”明 文徵明《陕西布政使司左参议卢君墓表》:“君立朝未数年,凡閲三部,皆在本科。本科者,凡诸曹章奏,悉从关决。”⒉指决断。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格言·读书五失》:“经术隐奥,茫乎其无所适从,泛然而无所关决。”⒊参与决策。唐 刘禹锡《国学新修五经壁记》:“时余为礼部郎,凡瞽宗之事得以关决。”唐 柳宗元《潞州兵曹柳君墓志》:“其勾稽摘发,毗赞关决,无不胜职。”
- 6.
功次释义:指功绩的大小、官阶升迁的先后顺序。《史记·万石张叔列传》:“綰 以戏车为郎,事 文帝,功次迁为中郎将,醇谨无他。”《后汉书·韦彪传》:“是时陈言多,多言郡国贡举率非功次,故守职益懈而吏事寖疏,咎在州郡。”宋 王安石《屯田员外郎邵君墓志铭》:“年四十,始以进士出佐 镇东军,积功次,入尚书为屯田员外郎。”
- 7.
峻法释义:严酷的法令。《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公家用少,桑弘羊 等致利,王温舒 之属峻法,儿宽 等推文学至九卿,更进用事,事不关决於丞相,丞相醇谨而已。”宋 梅尧臣《南有嘉茗赋》:“华夷蛮貊固日饮而无厌,富贵贫贱不时啜而不寧。所以小民冒险而竞鬻,孰谓峻法之与严刑!”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正月朔至二月三十日》:“教王知其教之将衰也,於是立峻法以防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