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脊令 脊令的意思
lìng

脊令

简体脊令
繁体
拼音jǐ lìng
注音ㄐㄧˊ ㄌㄧ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ǐ,(1) 人和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组词】:脊椎。脊髓。脊柱。脊梁。脊背。脊椎动物。(2) 中间高起的部分。【组词】:山脊。屋脊。书脊。

lìng líng lǐng, ◎ 〔令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 ◎ 量词,印刷用的原张平版纸五百张为一令。(1)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组词】:命令。法令。朝(zhāo)令夕改。(2) 古代官名。【组词】:县令。令尹。尚书令。(3) 使,使得。【组词】:令人兴奋。(4) 时节。【组词】:时令。节令。(5) 美好,善。【组词】:令名。令辰。令闻(好名声)。(6) 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组词】:令尊。令堂。令岳。令郎。令爱。(7) 短的词调(diào ),散曲中不成套的曲(多用于词调、曲调名)。【组词】:小令。如梦令。

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或事物的形象特点或本质特征。

脊令的意思

脊令 [jǐ lìng]

1. 即鹡鸰。水鸟名。

脊令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脊鴒”。即鹡鸰。水鸟名。参见“鶺鴒”。

《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毛 传:“脊令,雝渠也,飞则鸣,行则摇,不能自舍耳。”
郑玄 笺:“雝渠,三鸟,而今在原,失其常处,则飞则鸣,求其类,天性也,犹兄弟之於急难。”
后因以喻兄弟友爱,急难相顾。 宋 黄庭坚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鴈不成行。”
清 卓尔堪 《题脊令图》诗:“脊令飞鸣声不息,先急后悲何悽惻。”
王毓岱 《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韵》:“班睽行雁列,原益脊鴒咨。”


脊令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丁令威释义:传说是 汉 辽东 人,学道于 灵虚山,后成仙化鹤归来,落城门华表柱上。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 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纍纍。”见 晋 陶潜《搜神后记》卷一。北周 庾信《和宇文内史春日游山》诗:“道士 封君达,仙人 丁令威,煮丹於此地,居然未肯归。”后用以比喻人世的变迁。宋 苏轼《和移居》诗:“我岂 丁令威,千岁復还兹。”清 卓尔堪《题脊令图》诗:“君罢招魂君莫悲,莫信真同 丁令威。鹰鸇罗网何所据,他时或得生人归。”张恭《狱中口占》诗之三:“北邙
    • 2.
      原鸰释义:《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孔颖达 疏:“脊令者,当居於水,今乃在於高原之上,失其常处,以喻人当居平安之世,今在於急难之中,亦失常处也……以喻兄弟既在急难而相救。”脊令,即鶺鴒,水鸟名。后以“原鴒”喻兄弟友爱,急难相助。
    • 3.
      在原释义:《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后因以“在原”指兄弟。《北齐书·元坦传》:“汝何肆其猜忌,忘在原之义?”《资治通鉴·宋明帝泰始七年》:“太宗 保字螟蛉,剿拉同气,既迷在原之天属,未识父子之自然。”宋 洪迈《容斋五笔·<汉书>多叙谷永》:“予亡弟 景何 ……尝见 梁弘夫 诵《汉书》,即云:‘唯 谷永 一人,无处不有。’弘夫 验之於史,乃服其説。今五十餘年矣,漫摭 永 诸所论建,以渫予在原之思。”
    • 4.
      脊令原释义:语出《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脊令为水鸟,而今在原,则失其所。后以“脊令原”指兄弟急难不能相顾。
    • 5.
      脊鸰释义:见“脊令”。
    • 6.
      连钱释义:⒈花纹、形状似相连的铜钱。⒉马名。⒊代称连钱障泥。障泥上饰花纹如连钱。⒋鸟名。脊令之别名。
    • 7.
      鸰原释义:《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郑玄 笺:“水鸟,而今在原,失其常处,则飞则鸣,求其类,天性也。犹兄弟之於急难。”脊令,也写作“鶺鴒”。后因以“鴒原”谓兄弟友爱。
    • 8.
      黄口释义:⒈雏鸟的嘴。 借指雏鸟。汉 刘向《说苑·敬慎》:“孔子 见罗者,其所得者皆黄口也。孔子 曰:‘黄口尽得,大爵独不得,何也?’”南朝 齐 谢朓《咏竹诗》:“青扈飞不碍,黄口得相窥。”唐 元稹《有鸟》诗之十四:“可惜官仓无限粟,伯夷 饿死黄口肥。”清 卓尔堪《题脊令图》诗:“汝雏旦暮啼黄口,汝魂血污归故乡。”⒉指幼儿。《淮南子·氾论训》:“古之伐国,不杀黄口,不获二毛。”高诱 注:“黄口,幼也。”《新唐书·百官志一》:“每岁孟春上其籍,自黄口以上印臂。”清 吴嘉纪《堤决》诗之五:“暮年辛苦饲孤孙,黄口命倚白头

脊令(jil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脊令是什么意思 脊令读音 怎么读 脊令,拼音是jǐ lìng,脊令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脊令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