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史那 [ā shǐ nà]
1. 古突厥姓氏。唐代有阿史那忠。见《旧唐书·突厥传上》。
阿史那 引证解释
⒈ 古 突厥 姓氏。 唐 代有 阿史那忠。见《旧唐书·突厥传上》。
阿史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告难释义:⒈犹告急。《史记·秦本纪》:“二十五年,周王 使人告难於 晋 秦。”《南史·王准之传》:“承圣 末,陈武帝 杀太尉 王僧辩,遣 文帝 攻 僧辩 壻 杜龕,龕 告难於 清(王清),引兵援 龕。”清 徐芳《柳夫人小传》:“柳 中夜刺血书讼牘,遣急足诣郡邑告难。”⒉犹攻讦,责难。《资治通鉴·唐高宗显庆三年》:“﹝ 龟兹王 布失毕 ﹞妻 阿史那氏 与其相 那刹 私通,布失毕 不能禁,由是君臣猜阻,各有党与,互来告难。”
- 2.
土门释义:东突厥 第一代可汗名 土门。也写作 吐门。意为“万夫长”。《周书·异域传下·突厥》:“突厥 者,盖 匈奴 之别种,姓 阿史那氏 ……其后曰 土门,部落稍盛,始至塞上市繒絮,愿通中国。大统 十一年,太祖 遣 酒泉胡 安诺槃陁 使焉。其国皆相庆曰:‘今大国使至,我国将兴也。’”
- 3.
木驴释义:⒈古代一种兵车。 用于攻城。《梁书·侯景传》:“明日,景 又作木驴数百攻城,城上飞石掷之,所值皆破碎。”《旧唐书·忠义传下·薛愿》:“贼将 阿史那承庆 悉以鋭卒併攻,为木驴、木鹅、云梯、衝棚四面云合。”⒉刑具。为装有轮轴的木架,载犯人示众并处死。宋 陆游《南唐书·胡则传》:“即舁置木驴上,将磔之,俄死,腰斩其尸以狥。”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押赴市曹,钉上木驴,剐一百二十刀处死。”《古今小说·沉小官一鸟害七命》:“一日文书到府,差官吏仵作人等,将三人押赴木驴上,满城号令三日,律例凌迟分尸,梟首示众。
- 4.
狼头纛释义:用狼头作标志的大旗。 《隋书·北狄传·突厥》:“其先国於 西海 之上,为邻国所灭,男女无少长尽杀之。至一儿,不忍杀,刖足断臂,弃於大泽中。有一牝狼,每啣肉至其所,此儿因食之,得以不死。其后遂与狼交……狼生十男,其一姓 阿史那氏,最贤,遂为君长,故牙门建狼头纛,示不忘本也。”《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三年》:“﹝ 隋 帝﹞遣太僕 元暉 出 伊吾道,诣 达头,赐以狼头纛。”胡三省 注:“突厥 之先,狼种也,子孙为君长,牙门建狼头纛,示不忘本也。”清 赵翼《偶阅<汴梁杂诗八首>考汴州沿革爰补其缺》诗之六:“领得狼
- 5.
穷神释义:⒈穷究事物之神妙。晋 向秀《难<养生论>》:“鸟兽以之飞走,生民以之视息,周 孔 以之穷神,颜 冉 以之树德。”参见“穷神知化”。⒉用尽精神。《周书·皇后传·武帝阿史那皇后》:“伏惟穷神尽智,含弘载物,道洽万邦,仪型四海。”唐 柳宗元《愈膏肓疾赋》:“秦缓 乃穷神极思,曰:‘夫上医疗未萌之兆,中医攻有兆之者。’”⒊即穷鬼。清 黄景仁《春夏两相期·晦日风雨》词:“送穷难送穷相,愿年年伴着穷神无恙。”《白雪遗音·马头调·临潼山》:“李老爷 説这是穷神来救难。”参见“穷鬼”。
- 6.
累载释义:累年。 《周书·皇后传·武帝阿史那皇后》:“纯 等在彼累载,不得反命。”《南史·到溉传》:“遭母忧,居丧尽礼……服闋,犹蔬食布衣者累载。”
- 7.
纤隙释义:细微的嫌隙。 《新唐书·阿史那忠传》:“宿卫四十八年,无纤隙,人比之 金日磾。”宋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一:“公虽荷 真宗 眷委之重,每慎密远权以自防,故君臣之间,略无纤隙可窥。”
- 8.
藩落释义:⒈篱落,篱笆。《周礼·夏官·掌固》“用其材器”汉 郑玄 注:“民之材器,其所用堑筑及为藩落。”⒉比喻边防。《宋书·何承天传论》:“周 汉 二策,在 宋 顿亡,遂使胡马横行,曾无藩落之固,使士民跼苍天,蹐厚地,繫虏俘囚,而无所控告。”⒊犹藩邦。藩,通“番”。《旧唐书·裴行俭传》:“仪凤 四年,十姓可汗 阿史那匐延都支 及 李遮匐 扇动藩落,侵逼 安西,连和 吐蕃,议者欲发兵讨之。”参见“藩邦”。
- 9.
课敛释义:征收赋税。《旧唐书·阿史那社尒传》:“在位十年,无所课敛。诸首领或鄙其不能富贵,社尒 曰:‘部落既丰,於我便足。’诸首领咸畏而爱之。”
- 10.
陈弊释义:指陈旧败坏之物。《新唐书·阿史那社尒传》:“十四年,以 交河道 行军总管平 高昌,诸将咸受赏,社尒 以未奉詔,秋毫不敢取,见别詔,然后受,又所取皆老弱陈弊。”
- 11.
颉利释义:⒈唐代东突厥可汗,姓阿史那氏,名咄苾。⒉借指少数民族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