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ǐng,(1) 笔直,突出。【组词】:笔挺。挺进。挺拔。挺立。挺秀。挺括(guā)(衣服、衣料等平整)。挺劲(jìng )。(2) 伸直,凸出。【组词】:挺直。挺起腰。(3) 支撑。【例句】:挺节(坚持节操)。(4) 很。【组词】:挺好。挺香。(5) 量词,用于挺直物。【例句】:一挺机关枪。
shēn,(1) 人、动物的躯体,物体的主要部分。【组词】:身躯。人身。身材。身段。船身。树身。(2)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组词】:身世。献身。(3) 亲自,本人。【组词】:自身。亲身。身教。身体力行。(4) 统指人的地位、品德。【组词】:出身。身分(fèn )。身败名裂。(5) 孕,娠。【组词】:身孕。(6) 量词,指整套衣服。【例句】:做了一身儿新衣服。
1. 直起身来。
英[ straighten one's back; ]
2. 脱身。
例挺身逃逸。
英[ extricate oneself from; get away; ]
⒈ 独自脱身。
引《汉书·刘屈氂传》:“屈氂 挺身逃,亡其印綬。”
颜师古 注:“挺,引也。独引身而逃难。”
《陈书·文学传·阮卓》:“唯 卓 挺身而还,衣装无他,时论咸伏其廉。”
《隋书·宇文忻传》:“帝为贼所窘,左右皆歼,帝挺身而遁。”
⒉ 直起身子;奋身而起。
引《三国志·魏志·庞淯传》“淯 母 娥 自伤父讎不报” 裴松之 注引 晋 皇甫谧 《列女传》:“娥亲 迺挺身奋手,左抵其额,右桩其喉,反覆盘旋,应手而倒。”
唐 杜甫 《八哀诗·汝阳郡王琎》:“詔王来射雁,拜命已挺身。”
宋 苏轼 《留侯论》:“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鬭,此不足为勇也。”
《儿女英雄传》第五四回:“为什么挺身出来要揽这桩闲事?”
闻一多 《愈战愈强》:“卢沟桥 的烽火一起,我们挺身应战。”
⒈ 挺立身躯。表示毫不畏缩,勇往直前。
引宋·苏轼〈留侯论〉:「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文明小史·第一二回》:「因此胆子益壮,挺身而进,毫不顾忌。」
反退却 畏缩
1.你也是堂堂七尺之躯,为什么在关键时刻不敢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呢?
2.在抗洪抢险的紧急关头,解放军战士挺身而出。
3.谁没有七情六欲,但当革命需要你时,就应该挺身而出。
4.为了挽救危如累卵的国家,祖逖挺身报国。
5.在别人危难的时候,我们应挺身而出热情帮助,而不能喜逐颜开无动于衷。
6.在坏人坏事面前,我们共青团员应该挺身而出,与其作坚决的斗争。
7.在抗洪抢险的危急时刻,解放军战士挺身而出。
8.面对歹徒对他人行凶,我们应挺身而出,决不能袖手旁观。
9.英雄是在人们需要时挺身而出的人。
10.在关键的时候,他挺身而出,挽救了危险的局面。
11.对于别人危急的事,我们应该挺身而出,不应该隔岸观火。
12.在别人危难的时候,我们应挺身而出热情帮助,而不能隔岸观火无动于衷。
13.在那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文革初年,周总理挺身而出,保护了多少好人啊!
14.青春是热血,是挺身而出,奋不顾身;青春是逆行,是迎难而上,义不容辞;青春是奋斗,奋斗才是青春最亮的底色,它会让梦想成为现实。
15.在汽车上,看到车匪行劫,许多乘客怒不可遏,挺身和车匪搏斗。
16.勇气这个词是形容人挺身而出的正义字眼,不能用来当作杀人的理由。
17.面对公交车上的扒窃行为,我们当然不能坐以待毙,应该挺身而出防止随身物品被窃。
18.遇到危险,他总是挺身而出。
19.与其龟缩角落惴惴不安,不如主动出击,挺身迎接一切的狂风暴雨,活出自己的光彩与魅力。
20.国难当头,该挺身出了,首鼠两端岂是丈夫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