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吹笙庙释义:仙人 王子乔 之庙。道家传说 王子乔 好吹笙,后登仙,曾语 桓良 于七月七日在 缑岭(河南 偃师 境内)相见,至时果乘白鹤而至,于是立其祠于 缑氏山 下。见 汉 刘向《列仙传》。
- 2.
场苗释义:《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食我场苗。”毛 传:“宣王 之末,不能用贤者,有乘白驹而去者。”郑玄 笺:“愿此去者,乘其白驹而来,使食我场中之苗,我则绊之繫之,以永今朝。爱之欲留之。”后以为延揽贤才或思念贤者之典。
- 3.
堕驴释义:宋 王偁《东都事略·隐逸传·陈抟》:“﹝ 陈摶 ﹞尝乘白驴欲入 汴,中涂闻 太祖 登极,大笑坠驴,曰:‘天下於是定矣!’”后因以“堕驴”为典。
- 4.
天翁释义:⒈谓天公。⒉笔记、小说中的天神。如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上》载张坚窃天翁车,乘白龙登天,天翁乘馀龙追之不及。
- 5.
异政释义:⒈各自为政。《诗大序》:“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荀子·解蔽》:“今诸侯异政,百家异説,则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乱。”三国 魏 锺会《檄蜀文》:“江山之外,异政殊俗。”清 王夫之《论秦始皇废分封立郡县》:“而若东迁以后,交兵毒民,异政殊俗……迄之数百年而不息者亦革焉。”⒉不同往常的政令措施。《东观汉记·张湛传》:“﹝ 湛 ﹞为光禄大夫,数正諫威仪不如法度者。湛 常乘白马,帝每有异政,輒曰:‘白马生且復諫矣。’”《后汉书·北海靖王兴传》:“显宗 器重 兴,每有异政,輒乘驛问焉。”⒊优异
- 6.
斗将释义:⒈亦作“鬭将”。骁勇善战的将领。唐 刘肃《大唐新语·聪明》:“庞同善 虽非鬭将,所持军严整。”唐 李靖《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上:“凡将正而无奇,则守将也;奇而无正,则鬭将也。”《旧唐书·仆固怀恩传》:“其男 瑒 又以开府仪同三司从将兵於其军,每深入虏阵,以勇敢闻,军中号为‘鬭将’。”⒉指古代出阵挑战和应战的将领。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五·挑战》:“《类要》云:两阵既立,各以将出鬭,谓之挑战。《剧谈録》白敏中 兴师讨 吐蕃,有酋帅衣緋茸裘,乘白马,出阵,频召 汉 军鬭将…… 唐 宋 已来实有鬭将之事,非
- 7.
海涘释义:海边。 晋 石崇《楚妃叹》:“荡荡大 楚,跨土万里。北据 方城,南接 交趾。西抚 巴 汉,东被海涘。”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生拜别出宫,女乘白羊车,送诸海涘。”
- 8.
璧人释义:⒈犹玉人,称赞仪容美好的人。 《世说新语·容止》“卫玠 从 豫章 至 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引《玠别传》:“﹝ 玠 ﹞齠齔时,乘白羊车於 洛阳 市上,咸曰:‘谁家璧人?’”唐 徐皓《晦日宴高氏林亭》诗:“门多金埒骑,路引璧人车。”⒉指美人。《孽海花》第四回:“公坊 名场失意,也该有个钟情的璧人,来弥补他的缺陷。”
- 9.
白凤释义:⒈传说中的神鸟。《洞冥记》:“帝既躭於灵怪,常得丹豹之髓,白凤之膏。”北周 庾信《象戏赋》:“白凤遥临,黄云高映。”唐 眉娘《和卓英英理笙》:“他日丹霄驂白凤,何愁 子晋 不闻声。”宋 王安石《次张唐公韵》:“公乘白凤今何处?我适新年值白鸡。。”⒉相传 汉 扬雄 著《太玄经》时梦吐白凤。后因以比喻出众的才华或才华出众之士。唐玄宗《鹡鸰颂》诗序:“才雄白凤,辩壮碧鸡。”前蜀 贯休《避地毘陵寒月上孙徽使君兼寄东阳王使君》诗之二:“文欺白凤真难及,药捻红蕖岂偶然。”宋 梅尧臣《志来上人寄示酴醿花并压砖茶有感》诗
- 10.
白虎车释义:仙人所乘之车。 《太平广记》卷五引 晋 葛洪《神仙传》:“骑人曰:‘羲 有功于民,心不忘道,自少小以来,履行无过。受命不长,年寿将过,黄 老 今遣仙官来下迎之。侍郎 薄延之,乘白鹿车是也;度世君 司马生,青龙车是也;送迎使者 徐福,白虎车是也。’……遂载 羲 升天。”宋 江休复《江邻几杂志》:“长安 张诗 以能医称,孙之翰 重之。予至 关中,屡见人説毉杀者甚重,尤好用转药,关中 谚云:‘既服黄龙丹,便乘白虎车。’”
- 11.
白鸡释义:⒈白色的鸡。 《山海经·中山经》:“其神状皆人面兽身。其祠之毛用一白鸡,祈而不糈,以采衣之。”唐 王维《和宋中丞夏日游福贤观天长寺》:“积水浮香象,深山鸣白鸡。”唐 顾况《望简寂观》诗:“青嶂青溪直復斜,白鸡白犬到人家。”⒉指不祥之年(辛酉年)。宋 王安石《次张唐公韵》:“公乘白凤今何处?我适新年值白鸡。”宋 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上:“荆公 多用 晋 白鸡事……盖公生於辛酉也。”宋 陆游《辛酉除夕》诗:“衰境遇白鸡,自分堕幽墟。”参见“白鸡之梦”。
- 12.
皓衣释义:鲜明洁白的衣服。旧题 唐 柳宗元《龙城录·明皇梦游广寒宫》:“觉翠色冷光,相射目眩,极寒不可进。下见有素娥十餘人,皆皓衣乘白鸞往来,舞笑於 广陵 大桂树之下。”
- 13.
笙鹤释义:汉 刘向《列仙传》载:周灵王 太子 晋(王子乔),好吹笙,作凤鸣,游 伊 洛 间,道士 浮丘公 接上 嵩山,三十馀年后乘白鹤驻 缑氏山 顶,举手谢时人仙去。 后以“笙鹤”指仙人乘骑之仙鹤。唐 杜甫《玉台观》诗之一:“人传有笙鹤,时过北山头。”宋 姜夔《阮郎归》词:“与君閒看壁间题:夜凉笙鹤期。”明 徐渭《小集滴水厓朝阳观》:“不信夜来高顶望,定应笙鹤下飞仙。”
- 14.
素娥释义:⒈嫦娥的别称。亦用作月的代称。⒉白衣美女。指月宫仙女。旧题唐柳宗元《龙城录·明皇梦游广寒宫》:“见有素娥十餘人,皆皓衣,乘白鸞,往来舞笑于广陵大桂树之下。”
- 15.
缑氏山释义:山名。在 河南省 偃师县。汉 刘向《列仙传·王子乔》:“王子乔 者,周灵王 太子 晋 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 伊洛 之间,道士 浮丘公 接以上 嵩高山。三十餘年后,求之於山上,见 桓良 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 緱氏山 巔。’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后因以为修道成仙之典。唐 李白《凤笙篇》:“緑云紫气向 函关,访道应寻 緱氏山。”
- 16.
苏耽释义:传说中的仙人。 又称“苏仙公”。相传他升飞前留给母亲一个柜子,扣之可得日常所需,后其母开柜视之,从中飞出两只白鹤,柜就不再灵验了。三百年后,有一只白鹤停在郡城东北楼上,它就是 苏耽。事见 晋 葛洪《神仙传·苏仙公》。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耒水》称他成仙前曾游栖在 黄溪 东山 中,成仙后有人见他乘白马回到山中,因此为他立了祠,并把这座山改名为 马岭山。唐 王维《送方尊师归嵩山》诗:“借问迎来双白鹤,已曾 衡岳 送 苏耽?”
- 17.
谷驹释义:比喻不被任用的贤人。语本《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毛 传:“宣王 之末,不能用贤,贤者有乘白驹而去者。”孔颖达 疏:“言有乘皎皎然白驹而去之贤人,今在彼大谷之中矣。”《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那时天下乂安,万民乐业,朝有梧凤之鸣,野无谷驹之叹。”
- 18.
银鱼符释义:银质的鱼符。 唐 代授予五品以上官员佩带,用以表示品级身分。亦作发兵、出入宫门或城门之符信。宋 李上交《近事会元》卷一:“唐高祖 武德 元年九月改银菟符为银鱼符也。”亦省作“银鱼”。唐 刘禹锡《酬严给事贺加五品并简同制水部李郎中》:“初佩银鱼随仗入,宜乘白马退朝归。”金 元好问《寄程孙铁安》诗:“已能骑竹马,想亦爱银鱼。”明 张煌言《间行杂感》诗:“伏匿那能忘铁马,潜游犹觉负银鱼。”
- 19.
韩众释义: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楚辞·远游》:“奇 傅説 之託辰星兮,羡 韩众 之得一。”王逸 注:“众,一作‘终’。”洪兴祖 补注引《列仙传》:“齐 人 韩终,为王採药,王不肯服,终 自服之,遂得仙也。”晋 葛洪《神仙传·刘根》:“请问 根 学仙时本末,根 曰:‘吾昔入山,精思无所不到,后如 华阳山,见一人乘白鹿车……载拜稽首,求乞一言。神人乃告余曰:“尔闻有 韩众 否?”答曰:“实闻有之。”神人曰:“我是也。”’”后因以“韩众”泛指神仙。
- 20.
马祸释义:马的异常现象。 迷信者用以附会人事,以为灾祸之兆。《汉书·五行志下之上》:“皇之不极,是谓不建……时则有射妖,时则有龙蛇之孽,时则有马祸。”晋 干宝《搜神记》卷六:“秦孝公 二十一年,有马生人。昭公 二十年,牡马生子而死。刘向 以为皆马祸也。”《隋书·五行志下》:“侯景 僭尊号於 江 南,每将战,其所乘白马长鸣蹀足者輙胜,垂头者輙不利。西州 之役,马卧不起,景 拜请,且箠之,竟不动。近马祸也……故马为怪,景 因此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