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薪 [cǎi xīn]
1. 砍柴。
采薪 引证解释
⒈ 砍柴。
引《吕氏春秋·安死》:“惮耕稼採薪之劳,不肯官人事。”
一本作“采薪”。 《汉书·贾山传》:“文王 之时,豪俊之士皆得竭其智,芻蕘採薪之人皆得尽其力,此 周 之所以兴也。”
唐 李白 《雉朝飞》诗:“麦陇青青三月时,白雉朝飞挟两雌。锦衣綺翼何离褷, 犊牧 採薪感之悲。”
明 周梅墟 《带雨鸣柯》曲:“濛濛甘霤倾,为採薪,荷笠登山岭。”
打柴。 《尉缭子·分塞令》:“采薪芻牧者,皆成行伍,不成行伍者不得通行。”
《淮南子·说山训》:“君子之於善也,犹采薪者见一芥则掇之,见青葱则拔之。”
采薪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樵客释义:出门采薪的人。
- 2.
樵拾释义:樵采,采薪。
- 3.
樵薪释义:⒈柴薪。 《墨子·旗帜》:“凡守城之法,石有积,樵薪有积,菅茅有积。”元 何中《早起》诗:“溪上人语喧,樵薪满沙路。”清 施闰章《龙衣船》诗:“猪鸡祭赛舟人乐,白夺樵薪不为虐。”⒉采薪。《东观汉记·承宫传》:“﹝ 承宫 ﹞留精舍门下,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晋书·祖逖传》:“﹝ 祖逖 ﹞躬自俭约,劝督农桑,克己务施,不畜资产,子弟耕耘,负担樵薪……百姓感悦。”《魏书·李彪传》:“昼则樵薪供爨,夜则观文属缀。”
- 4.
薪采释义:⒈见“薪采”。 ⒉同“薪柴”。唐 薛用弱《集异记·韦知微》:“知微 既至,则究其窟宅,广备薪採,伺候集聚,因环薪纵火,众持兵刃,焚煞殆尽。”⒊亦作“薪採”。打柴。《公羊传·哀公十四年》:“然则孰狩之?薪采者也。”徐彦 疏:“薪采犹言采薪也。”《战国策·秦策四》:“筑 刚平,衞 无东野,芻牧薪采莫敢闚东门。”《宋书·武帝纪中》:“先是山湖川泽,皆为豪强所专,小民薪採渔钓,皆责税直,至是禁断之。”⒋指打柴的人。晋 张悛《为吴令谢询求为诸孙置守冢人表》:“进为徇 汉 之臣,退为开 吴 之主,而蒸尝絶於三叶,
- 5.
采薪之忧释义:采薪:打柴。病了不能打柴。自称有病的婉辞。
- 6.
鬼薪释义:秦 汉 时的一种徒刑。 因最初为宗庙采薪而得名。鬼薪从事官府杂役、手工业生产劳动以及其它各种重体力劳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