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云汉 云汉的意思
yúnhàn

云汉

简体云汉
繁体雲漢
拼音yún hàn
注音ㄩㄣˊ ㄏ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ún,(1) 说话,引文。【组词】:人云亦云。子曰诗云。云云(如此,这样;引用文句或谈话时,表示结束或有所省略)。(2) 文言助词,句首句中句末都用。【例句】:云谁之思?岁云暮矣,着记时也云。(3) 水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成团地在空中飘浮。【组词】:行云流水。云蒸霞蔚。(4) 指中国“云南省”。【例句】:云腿(云南省出产的火腿)。(5) 通“芸”。众多。(6) 通“纭”。纷纭。

hàn,(1) 水名。汉水,又称汉江,源出陕西省西南部,流经陕西省、湖北省,在武汉市入长江。(2) 天河。【组词】:银汉。云汉。气冲霄汉。(3) 成年男人。【组词】:汉子。老汉。(4) 汉族,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5) 汉语的简称。【组词】:英汉辞典。(6) 中国朝代名。【例句】:(❶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公元前206-公元220年。❷五代之一,刘知远所建立,公元947-950年,史称后汉。)。(7) 姓。

基本含义

指天空中的云彩,比喻事物的变幻莫测或难以捉摸。

云汉的意思

云汉 [yún hàn]

1. 银河。

倬彼云汉,昭回于天。——《诗·大雅·云汉》

[ the Milky Way; ]

2. 高空。

万乘华山下,千岩云汉中。——张九龄《奉和圣制途经华山》

[ the skies; ]

云汉 引证解释

⒈ 银河,天河。

《诗·大雅·棫朴》:“倬彼云汉,为章于天。”
毛 传:“云汉,天河也。”
汉 张衡 《思玄赋》:“乘天潢之汎汎兮,浮云汉之汤汤。”
唐 李咸用 《雪》诗:“云汉风多银浪溅, 崑山 火后玉灰飞。”
明 许潮 《赤壁游》:“青嶂吐蟾光。云汉澄江一练长。”
清 陈梦雷 《拟古·迢迢牵牛星》诗:“牵牛处河东,河西闲织女。云汉烂清光,佳期渺何许。”

⒉ 云霄,高空。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比翼翔云汉,罗者安所羇。”
宋 王安石 《相鹤经》:“生三年,顶赤;七年,飞薄云汉。”
清 龚自珍 《语录》:“西山有时渺然隔云汉外,有时苍然堕几榻前,不关风雨晴晦也。”
纪宇 《致青年朋友组诗·贡献歌》:“是雄鹰,鸟瞰五洲,搏击云汉,它怎么能甘心与鸡作伴。”

⒊ 后因以“云汉”为炎暑干旱之喻。

《诗·大雅·云汉》:“倬彼云汉,昭回于天。”
郑玄 笺:“时旱渴雨,故 宣王 夜仰视天河,望其候焉。”
《太平广记》卷二一〇引 晋 张华 《博物志》:“刘褒,汉桓帝 时人。曾画云汉图,人见之觉热;又画北风图,人见之觉凉。”

⒋ 喻帝王的美德。

南朝 宋 王微 《杂诗》之一:“常怀云汉渐,常欲復 周 《雅》。”
《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昭章云汉,暉丽日月。”
李周翰 注:“云汉,喻文德也。”
唐 柳宗元 《为崔中丞请朝觐表》:“天威咫尺,诚寤寐而无违;云汉昭回,固瞻仰而何及。”
宋 王安石 《谢赐元丰敕令格式表》:“云汉之回甚昭,日月之照方久。”

⒌ 比喻美好的文章。有时特指帝王的笔墨。

宋 苏轼 《送陈伯修察院赴阙》诗:“裕陵 固天纵,笔有云汉姿。”
宋 韩淲 《浣溪沙·次韵昌甫》词:“却忆手栽双柳句,真成云汉抉天章。”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阁臣进御笔》:“然云汉天章,留之秘阁,使辅臣不时展閲。”


国语词典

云汉 [yún hàn]

⒈ 天空联亘如带的星群。

《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乘天潢之泛泛兮,浮云汉之汤汤。」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琉璃殿相近青霄,舍利塔直侵云汉。」

天河

⒉ 《诗经·大雅》的篇名。共八章。根据诗序:「云汉,仍叔美宣光也。」或谓此为忧旱之诗。首章二句:「倬彼云汉,昭回于天。」


云汉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天河释义:银河系的通称。

云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甥释义:指 春秋 邓国 之 聃甥、骓甥、养甥。《左传·庄公六年》:“楚文王 伐 申,过 邓,邓祁侯 曰:‘吾甥也。’止而享之。騅甥、聃甥、养甥 请杀 楚子。邓侯 弗许。三甥曰:‘亡 邓国 者,必此人也。’”唐 刘知几《史通·品藻》:“是则三甥见几而作,决在未萌,自当高其标格,置诸云汉。”
    • 2.
      中汉释义:⒈指东汉。⒉中天云汉。喻朝廷。
    • 3.
      云汉释义:⒈指银河。⒉指高空:冉冉入云汉。
    • 4.
      云章释义:⒈语出《诗·大雅·棫朴》:“倬彼云汉,为章于天。 ”郑玄 笺:“云汉之在天,其为文章,譬犹天子为法度于天下。”后用“云章”指帝王的文章。宋 欧阳修《仁宗御飞白记》:“而云章烂然,辉映日月。”宋 苏轼《谢赐燕并御书进诗》:“人间一日传万口,喜见云章第一篇。”⒉指文彩蜚然的文章。金 赵秉文《就刘云卿第与同院诸公分韵得发字》:“今年视草直金鑾,云章妙手看挥发。”⒊彩云。王明清《挥麈后录》卷二引 宋 李质 曹组《艮岳百咏诗·松径》:“夹路成行一样清,吟风筛月自亭亭。云章正写人间瑞,坐待云根长茯苓。”元 虞集《触
    • 5.
      兢兢业业释义:形容做事谨慎、勤恳。《诗经·大雅·云汉》:“兢兢业业,如霆如雷。”《尚书·皋陶谟》:“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
    • 6.
      剹流释义:回转貌。《文选·张衡<思玄赋>》:“乘天潢之汎汎兮,浮云汉之汤汤。倚招摇摄提以低佪剹流兮,察二纪五纬之绸繆遹皇。”李善 注:“剹流,繚绕也。”按,《集韵·平尤》:“剹流,回转皃。”
    • 7.
      周遗释义:周 代的遗民。泛指 中国 人民。语出《诗·大雅·云汉》:“周 餘黎民,靡有孑遗。”清 魏源《寰海》诗:“几获雄狐来 庆郑,谁开柙兕祸 周 遗。”
    • 8.
      妖神释义:邪神,非正统的神。 《左传·僖公十九年》“宋公 使 邾文公 用 鄫子 於 次睢 之社,欲以属 东夷”晋 杜预 注:“此水次有妖神,东夷 皆社祠之。”《新唐书·太宗纪》:“禁私家妖神淫祀。”《西游记》第三一回:“想那怪不是凡间之怪,多是天上之精,特来查勘,那一路走了甚么妖神。”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旱魃 为虐,见《云汉》之诗……《山海经》实以 女魃,似因《诗》语而附会,然据其所言,特一妖神耳。”《太平天囯资料·鄂城纪事诗》:“贼谓庙为妖庙,神为妖神,皆纵火焚之。”
    • 9.
      屓赑释义:⒈强壮有力;坚固壮实。 宋 苏轼《桄榔庵铭》:“百柱屓贔,万瓦披敷。”明 刘基《松风阁记》一:“土石屭贔,虽附之不能为声。”清 陈田《<明诗纪事丁籤>序》:“明 中叶有 李 何,犹 唐 有 李 杜,宋 有 苏 黄。空同 诗如巨灵屓贔,凿石开山。”清 赵翼《右手患风痹》诗:“迴忆年少时,作力何屓贔。”⒉蠵龟的别名。金 刘从益《捣金石砦作建除体》诗:“破碑字仍在,屭贔卧深荆。”明 沉德符《野获编·列朝一·赐外国诗》:“屭贔宏文,昭回云汉。”
    • 10.
      庇阴释义:同“庇廕”。《左传·文公七年》:“昭公 将去羣公子。乐豫 曰:‘不可。公族,公室之枝叶也,若去之,则本根无所庇阴矣。’”《诗·大雅·云汉》“赫赫炎炎,云我无所”汉 郑玄 笺:“热气太盛,人皆不堪,言我无所庇阴而处。”
    • 11.
      彻膳释义:古代遇有灾患变异时,帝王撤减膳食,以示自责。《诗·大雅·云汉》“膳夫左右”毛 传:“膳夫彻膳,左右布而脩。”孔颖达 疏:“膳夫之官,减撤王之膳食。”《后汉书·伏湛传》:“夫一穀不登,国君彻膳;今民皆飢,柰何独饱?”宋 沉括《梦溪笔谈·艺文二》:“熙寧 六年,有司言日当蚀四月朔。上为彻膳,避正殿。”清 魏源《默觚下·治篇十二》:“天子争臣七人而止,诸侯争臣五人而止。至於彻膳之宰,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敢諫之鼓……于以明目达聪,而元首良焉,股肱康焉。”
    • 12.
      惔焚释义:如火焚烧。用以形容大旱。语本《诗·大雅·云汉》:“旱魃为虐,如惔如焚。”宋 王安石《定林寺》诗:“城市少美蔬,想今困惔焚。”明 李东阳《久旱》诗:“忧心剧惔焚,中热不可制。”
    • 13.
      抬帖释义:凑和、配合。宋·石孝友·水调歌头·高情邈云汉词:“点检诗囊酒碗,抬帖无裀歌扇,收尽两眉愁。”亦作“抬贴”。
    • 14.
      拾青紫释义:谓获取高官显位。《周书·儒林传论》:“前世通六艺之士,莫不兼达政术,故云拾青紫如地芥。”清 赵翼《放歌》:“少年鼻息冲云汉,唾手便思拾青紫。”亦省作“拾青”、“拾紫”。唐 高适《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阴亭》诗:“从此日闲放,焉能怀拾青。”唐 顾云《投刑部赵郎中启》:“偶学杀青,因思拾紫。”参见“拾地芥”。
    • 15.
      敌楼释义:城墙上御敌的城楼。也叫谯楼。宋 曾巩《瀛州兴造记》:“迺筑新城,方十五里,高广坚壮,率加於旧,其上为敌楼、战屋。”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西有 黄河 东 华岳,乳口敌楼没与高,仿佛来到云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少时,抵城下,视墙上砖,皆长与人等。敌楼高接云汉。”何垠 注:“敌楼,城上守御之楼,即《唐书·马燧传》所谓譙櫓,俗云譙楼也。”
    • 16.
      斗升释义:⒈斗与升。喻少量、微薄。《庄子·外物》:“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唐 刘禹锡《送张盥赴举诗》:“乞取斗升水,因之云汉津。”宋 苏轼《上梅直讲书》:“其后益壮……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斗升之禄。”⒉借指少量的粮食。宋 郭彖《睽车志》卷五:“不数年,财产荡尽,无以为计,乃伐墓木以易斗升。”清 方文《春日斋居杂咏》之一:“近水借衡宇,远村遗斗升。”清 曹寅《砚山歌》:“此山云自樵夫得,褐裹入市易斗升。”⒊指微薄的俸禄。宋 陆游《和陈鲁山诗》之二:“哀哉斗升故,諂忘两凭架。”
    • 17.
      方社释义:指四方之神和土地神。《诗·大雅·云汉》:“祈年孔夙,方社不莫。”郑玄 笺:“我祈丰年甚早,祭四方与社又不晚。”唐 刘禹锡《奏记丞相府论学事》:“至二十年,许敬宗 等奏,乃遣天下诸州县置三献官,其他如方社。”明 张居正《贺灵雨表》之三:“圣主对时,因切民天之恤;帝宫肇祀,用昭方社之祈。”清 魏源《默觚上·学篇十四》:“其次者,犹祀于瞽宗、方社、四岳,各如其德业之大小为秩之尊卑,地祇与天神相升降焉。”
    • 18.
      星筵释义:七夕庆祝双星相聚的宴会。 唐 李乂《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云汉弥年阻,星筵此夕同。”
    • 19.
      梁园释义:⒈即 梁苑。西汉 梁孝王 的 东苑。唐 韦应物《送李十四山东游》诗:“梁 楚 多大蕃,高论动侯伯……立马望东道,白云满 梁园。”明 沉受先《三元记·祝寿》:“嘆 金谷、梁园,多少繁华一梦中。”清 顾炎武《梁园》诗:“梁园 词赋想遗音,雕繢风流遂至今。”章炳麟《梁园客》诗:“闻道 梁园 客最豪,山中 谷永 太萧条。”参见“梁苑”。⒉借指皇室的宅第园林。唐 魏元忠《修书院学士奉敕宴梁王宅》诗:“大君敦宴赏,万乘下 梁园。”唐 张说《安乐郡主花烛行》:“梁园 山竹凝云汉,仰望高楼在天半。”⒊指 汴京。今 河南
    • 20.
      泛浮释义:⒈亦作“氾浮”。亦作“泛浮”。漂浮。晋 左思《蜀都赋》:“腾波沸涌,珠贝氾浮,若云汉含星,而光耀洪流。”唐 李复言《续玄怪录·苏州客》:“兄今泛浮江湖间,何为乎?”宋 无名氏《异闻总录》卷一:“杨 先坠水,得免。逢一木抱之,汎浮经两日,漂至一岛。”⒉松动脱落。《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外边是 宋 锦包袱包着,揭开里头看时,却是册页一般装的,多年不经裱褙,糨气已无,周围镶纸,多泛浮了。”

云汉(yunh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云汉是什么意思 云汉读音 怎么读 云汉,拼音是yún hàn,云汉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云汉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