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ī dǐ,(1) 低;低下。后作“低”。《正字通•氏部》。【组词】:“氐,與低同。”(2) 古代少数民族名。殷、周至南北朝分布在今西北一帶。《廣韻•齊韻》。【组词】:“氐,氐、羌。”(3) 星座名。二十八宿之一,东方苍龙七宿的第三宿,共有四颗星。亦称天根。(4) 〔氐道〕古县名。汉置,在今甘肃省武山县东南。(1) 根本;基础。后作“柢”。《玉篇•氏部》。【组词】:“氐,本也。”(2) 至;抵达。后作“抵”。《説文•氐部》。【组词】:“氐,至也。”(3) 止;终极。《爾雅•釋詁下》“底,止也”(4) 副词。概括之词,相当于“大略”、“大抵”。《正字通•氏部》。【组词】:“氐,大氐,猶言大凡也。俗作抵。”
chóu,(1) 〔惆怅〕失意,伤感。(2) 〔惆惋〕悲叹,惋惜。
1. 昏乱不安;郁闷不舒畅。
⒈ 昏乱不安;郁闷不舒畅。 《方言》第十:“惃愂顿愍,惽也。 楚 扬 谓之惃,或谓之愂。 江 湘 之间,谓之顿愍,或谓之氐惆。
引南楚 饮毒药懣,谓之氐惆……愁恚憒憒,毒而不发,谓之氐惆。”
郭璞 注:“氐惆,犹懊憹也。”
章炳麟 《新方言·释言》:“今 江、浙、安徽 皆谓小儿烦懣懊憹为氐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