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念想释义:想念。元 白朴《东墙记》第一折:“不争你这等念想,倘若其身有失,如何是了?”《水浒传》第三三回:“自从别了兄长之后,屈指又早五六年矣,常常念想。”李广田《悲哀的玩具》:“听说,现在他更衰老了些,而且也时常念想到他久客他乡的儿子。”
- 2.
怆恨释义:悲痛。 旧题 汉 苏武《别李陵》诗:“愴恨切中怀,不觉泪沾裳。”晋 干宝《搜神记》卷一:“积年交结,恩义不轻;一旦分别,岂不愴恨?”唐 黄滔《明皇回驾经马嵬赋》:“羽卫参差,拥翠华而不发;天颜愴恨,觉红袖以难留。”李广田《山之子》:“我爱设想……图画好看,而画中人却另有一番怆恨。”
- 3.
斥呵释义:大声斥责。 李广田《银狐集·成年》:“我拿我那弟弟也当作一个大人,而自己则是以一种所谓‘圣人’的态度,时常用一些莫明其妙的语言去斥呵他。”
- 4.
望眼释义:远眺的眼睛;盼望的眼睛。宋 岳飞《满江红》词:“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元 本 高明《琵琶记·五娘请粮被抢》:“嗟命薄,叹年艰,含羞忍泪向人前,只恐公婆悬望眼。”明 刘基《蓦山溪·晚春》词:“无计网春暉,漫赢得、遮人望眼。登高凝睇,欲寄一封书,鸿路阻。”清 吴伟业《观蜀鹃啼剧有感》:“花发春江望眼空,杜鹃声切画帘通。”李广田《山水》:“住在山圈里的人很不容易望到天边……因为乱山遮住了你们的望眼。”参见“望眼欲穿”。
- 5.
演述释义:⒈表演叙述。明 徐渭《渔阳三弄》:“俺待要请将他来,一併放出 曹瞒,把旧日駡座的情状两下裡演述一番。”清 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二:“梁 时《大云之乐》作,一老翁演述西域神仙变化之事。獶伶实始於此。”⒉讲述。清 顾炎武《<下学指南>序》:“夫学 程子 而涉于禪者,上蔡 也,横浦 则以禪而入于儒,象山 则自立一説,以排千五百年之学者……后之説者递相演述,大抵不出乎此。”李广田《哀念朱自清先生》:“朱先生 并不是历史家,然而近年来所写的文字中却大都有一个史的观点,不论是谈语文的,谈文学思潮,或是谈一般文化的
- 6.
选録释义:⒈选拔与录用。《宋书·蔡廓传论》:“及固辞銓衡,耻为志屈,岂不知选録同体,义无偏断乎。”亦指被选中录取。清 马建忠《适可斋记言·玛赛复友人书》:“每年有考,劣者革出,优者方准进读,三年后总考选録者,咨送总署,或内留当差,或外放随员。”⒉选择收录。郑观应《与月岩四弟书》:“选録中外先哲修身、治家、处世名言汇成一册,留示子孙。”李广田《<朱自清选集>序》:“为了使这本选集能如期付印,选录时所根据的都是已经出过单行本的作品。”
- 7.
长养释义:⒈抚育培养。《荀子·非十二子》:“长养人民,兼利天下。”汉 仲长统《理乱篇》:“安居乐业,长养子孙,天下晏然。”清 薛福成《顾贞女传》:“贞女 抚之,如抚 福基,长养教诲,以至成人。”⒉长大;生成。晋 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敦煌曲子词·叹五更》:“一更初,自恨长养枉生躯,耶孃小来不教授,如今争识文与书。”李广田《山水》:“他们猜想那块石头的来源,他们说那是从什末山岳里采来的,曾在什末深谷中长养,为几千万年的山水所冲洗,于是变得这末滑,这末圆,又这末好看。”
- 8.
风候释义:⒈风物气候,亦偏指气候。 唐 王勃《春思赋》:“蜀川 风候隔 秦川,今年节物异常年。”唐 白居易《与微之书》:“江州 风候稍凉,地少瘴癘。”清 黄景仁《舟夜寒甚排闷为此》诗:“春江异风候,今昔变炎凉。”李广田《雀蓑记·山水》:“他们常常想到些远方的风候,或者是远古的事物,那是梦想,也就是梦忆。”⒉时节;时令。唐 刘禹锡《步出武陵东亭临江寓望》诗:“鹰至感风候,霜餘变林麓。”宋 蔡絛《铁围山丛谈》卷四:“而 嶠南 风候素乖伪,至是殊正。”明 苏祐《九日》诗:“落木惊风候,淹留感岁华。”⒊风向。五代 王仁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