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犬彘 犬彘的意思
quǎnzhì

犬彘

简体犬彘
繁体
拼音quǎn zhì
注音ㄑㄩㄢˇ ㄓ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uǎn,(1) 狗。【组词】:猎犬。警犬。犬马之劳。犬牙交错。犬子(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儿子)。桀犬吠尧(喻走狗一心为主子效劳)。

zhì, ◎ 猪。【组词】:狗彘不如。狗彘不食。

基本含义

指犬与猪,形容品性恶劣、行为不端的人。

犬彘的意思

犬彘 [quǎn zhì]

1. 狗和猪。喻卑劣或卑劣之人。

犬彘 引证解释

⒈ 狗和猪。

《吕氏春秋·明理》:“国有游虵西东,马牛乃言,犬彘乃连,有狼入於国。”

⒉ 喻卑劣或卑劣之人。

《汉书·贡禹传》:“行虽犬彘,家富势足,目指气使,是为贤耳。”
《新唐书·忠义传中·张巡》:“我为君父死,尔附贼,乃犬彘也,安得久!”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三朝要典》:“五虎五彪等之犬彘,《春秋》责备,不能无嗛于诸贤耳!”


国语词典

犬彘 [quǎn zhì]

⒈ 狗与猪。

《吕氏春秋·季夏纪·明理》:「马牛乃言,犬彘乃连。」

⒉ 比喻卑贱鄙陋的人。

《汉书·卷七二·贡禹传》:「行虽犬彘,家富势足,目指气使,是为贤耳。」


犬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南山豹释义:⒈典出汉刘向《列女传·陶答子妻》:“妾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 故藏而远害。犬彘不择食以肥其身,生而须死耳。”后因以“南山豹”比喻隐居伏处、爱惜其身,有所不为的人。⒉比喻富有文采。
    • 2.
      峭涧释义:《韩非子·内储说上》:“董閼于 为 赵上地 守,行 石邑 山中,涧深,峭如墙,深百仞,因问其旁乡左右曰:‘人尝有入此者乎?’对曰:‘无有。 ’曰:‘婴儿痴聋狂悖之人尝入此者乎?’对曰:‘无有。’‘牛马犬彘尝有入此者乎?’对曰:‘无有。’董閼于 喟然太息曰:‘吾能治矣。使吾法之无赦,犹入涧之必死也,则人莫之敢犯也,何为不治?’”后因以“峭涧”喻严刑峻法。
    • 3.
      行同狗豨释义:豨:猪。 人的行为丑恶,如同猪狗一样。形容人的行为卑鄙恶劣到了极点。亦作“行如禽兽”、“行若狗彘”、“行同犬彘”。
    • 4.
      隐豹释义:汉 刘向《列女传·陶答子妻》:“答子 治 陶 三年,名誉不兴,家富三倍,其妻数諫不用……‘妾闻 南山 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 犬彘不择食,以肥其身,坐而须死耳。’”后因以“隐豹”比喻爱惜其身,隐居伏处而有所不为。唐 杜甫《戏寄崔评事表侄苏五表弟韦大少府诸侄》诗:“隐豹深愁雨,潜龙故起云。”

犬彘(quanz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犬彘是什么意思 犬彘读音 怎么读 犬彘,拼音是quǎn zhì,犬彘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犬彘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