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羹 [hé gēng]
1. 配以不同调味品而制成的羹汤。《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孔传:“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南朝宋宗炳《答何衡阳书》:“贝锦以繁采发华;和羹以盐梅致旨。”后用以比喻大臣辅助君主综理国政。
3. 喻宰辅之职。
和羹 引证解释
⒈ 配以不同调味品而制成的羹汤。
引《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孔 传:“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
南朝 宋 宗炳 《答何衡阳书》:“贝锦以繁采发华;和羹以盐梅致旨。”
后用以比喻大臣辅助君主综理国政。 唐 钱起 《陪郭令公东亭宴集》诗:“不愁懽乐尽,积庆在和羹。”
清 钱谦益 《吴门送福清公还闽》诗之二:“举朝水火和羹苦,于野玄黄战血重。”
⒉ 喻宰辅之职。
引宋 王禹偁 《授御史大夫可司徒门下侍郎平章事制》:“弄印之名已著,和羹之命爰行。”
国语词典
和羹 [hé gēng]
⒈ 五味调和的羹汤。
引《书经·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⒉ 比喻良相贤臣辅佐国君处理朝政。
引唐·张说〈恩制赐食于丽正殿书院宴赋得林字〉诗:「位窃和羹重,恩叨醉酒深。」
和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糁释义:⒈谓无米以和羹。⒉谓粒米不进。
- 2.
内相释义:⒈唐 开元 二十六年,改翰林供奉为学士,专掌内命,参裁朝廷大议,人称“内相”。 《旧唐书·陆贽传》:“及出居艰阻之中,虽有宰臣,而谋猷参决,多出于 贄,故当时目为‘内相’。”后以“内相”为翰林学士的别称。宋 梅尧臣《永叔内翰见访》诗:“内相能来顾,为郎乐有餘。”清 赵翼《汪文端师殁已数月和泪渍墨以诗哭之凡一千字》:“作楫中朝望,和羹内相权。”⒉指宫中太监。《红楼梦》第八三回:“门上人进来回説:‘有两个内相在外,要见二位老爷呢。’……门上的人领了老公进来。”
- 3.
和羹释义:为羹汤调味。 《尚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原指盐多则咸,梅多则酸,盐梅适当,就成和羹。后用以比喻大臣辅佐帝王综理朝政。
- 4.
宝牀释义:⒈贵重的坐具或卧具。常特指皇宫中御用或寺庙中陈设者。宋 张先《玉树后庭花·上元》词:“宝牀香重春眠觉,魫窗难晓。”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一:“庚寅岁冬夕,忽梦游一道宫,金碧明焕,一巨殿,一宝牀,岿然於中,一金龙蟠蜛於牀之上。”宋 苏辙《千叶白莲花》诗:“蔫然落宝牀,应返梵天去。”《宣和书谱·李白》:“﹝ 李白 ﹞论世务,答蕃书,笔不停缀。帝嘉之,以宝牀赐食於前,手为和羹。”⒉放御玺的大几。《金史·礼志五》:“太常博士引太尉奉册宝出,主节者持节前导,册牀在前,宝牀次之。”
- 5.
平志释义:⒈使心志平和。语出汉荀悦《申鉴·杂言上》:“君子食和羹以平其气,听和声以平其志。”汉徐干《中论·艺纪》:“射以平志,御以和心。”宋宋祁《右史院蒲桃赋》:“玩之可使蠲烦,食之足以平志。”⒉平乱之志。
- 6.
梅盐释义:梅子与盐。调味品。语出《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孔 传:“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唐 韩愈《苦寒》诗:“褰旒去耳纊,调和进梅盐。贤能日登御,黜彼傲与憸。”参见“盐梅”。
- 7.
梜匕释义:筷子和羹匙。
- 8.
盐梅释义:⒈盐和梅子。 盐味咸,梅味酸,均为调味所需。亦喻指国家所需的贤才。《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孔 传:“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梁书·处士传·庾詵》:“勒州县时加敦遣,庶能屈志,方冀盐梅。”清 李渔《玉搔头·分任》:“急递盐梅信,飞传鼎鼐家。”郭沫若《创造十年》十三:“外来稿件不加减一下盐梅,它是不肯入口的。”⒉调和;和谐。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声律》:“声得盐梅,响滑榆槿。”宋 苏辙《除冯京彰德军节度使制》:“和而不同,性有盐梅之德。”⒊盐花梅浆。可用以擦洗银器。唐 白居易《寄两
- 9.
羹梅释义:调和羹汤的佐料,用以比喻宰辅。 语出《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孔 传:“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宋 王禹偁《樱桃》诗:“自笑羹梅忝,谁知社栗神。”
- 10.
调梅释义:谓用盐梅调味,使食物味美。喻指宰相执掌政柄,治理国家。梅,味酸,古代调味品。语本《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唐 李乂《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军大总管张仁亶》:“上宰调梅寄,元戎 细柳 威。”清 昭槤《啸亭杂录·本朝父子祖孙宰相》:“王弇州 载 明 代门族之盛,按本朝父子调梅以济昇平之盛者,指不胜屈。”
- 11.
调盐释义:《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后以“调盐”喻任宰相治理国政。
- 12.
面条鱼释义:亦作“麵条鱼”。即银鱼。体细长,微透明,口大,无鳞。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鱼品》:“有麪条鱼,身狭,而长不踰数寸,银鱼之大者也,裹以麪糊油煠而荐之。” 杜甫 《白小》诗 清 仇兆鳌 题解:“旧注:即今麵条鱼。”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时品》:“至於小葱炒麪条鱼,芦笋膾鯚花,勒鮝和羹,又不必忆蓴鱸矣。”
- 13.
饘臛释义:稀饭和羹汤。谓极简单的饮食。
- 14.
鼎铏释义:煮牲之器及和羹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