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缰 [mǎ jiāng]
1. 亦作“马缰”。
3. 控马的缰绳。
马缰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马韁”。控马的缰绳。
引《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臣负羈絏从君巡於天下” 晋 杜预 注:“羈,马羈。絏,马繮。”
元 揭傒斯 《曹将军下槽马图》诗:“朱丝不是凡马韁,天闲十二皆龙驤。”
清 蒲松龄 《大人行》:“圉卒毒掠肢残伤,驛吏鞭背掣马韁。”
峻青 《海啸》序幕:“小马 接过马缰,转身向村中飞驰而去。”
马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节释义:⒈谓节操低下,志向、抱负不高。⒉指水。水属阴,故亦喻皇后。⒊扣紧马缰,使马徐行。⒋犹击节。打拍子。
- 2.
丝缰释义:丝制的马缰绳。
- 3.
交辔释义:⒈谓将马缰绳交给他人。⒉谓并辔而行。
- 4.
勒马释义:⒈拉紧马缰绳,使马或奔驰向前,或缓步徐行,或回头转向,或临崖急刹。⒉陈留王勒马向前,叱曰--《三国演义》⒊兀术与哈迷蚩、黄炳权,上了金山,勒马徐行。--《说岳全传》⒋关胜无心恋战,勒马便回。--《水浒全传》
- 5.
名缰利索释义:缰:马缰绳;索:绳子。 比喻功名利禄如束缚人的缰绳和绳索。
- 6.
御辔释义:⒈马缰绳。 喻指控制、约束之物。⒉驾驭车马。⒊比喻控御天下。
- 7.
执辔释义:⒈谓手持马缰驾车。⒉引申为驾驭能力。
- 8.
执靮释义:握马缰。借指骑马。唐 韩偓《病中闻复官》诗之一:“抽毫连夜侍 明光,执靮三年从省方。”宋 王安石《祭马龙图文》:“始逢君之执靮,屡顾我而回鑣。”清 昭槤《啸亭杂录·记辛亥败兵事》:“﹝ 傅尔丹 ﹞率 满洲、緑营等五万兵讨之,诸 蒙古 藩臣皆执靮以从。”
- 9.
按辔释义:谓扣紧马缰使马缓行或停止。
- 10.
按辔徐行释义:辔:马缰绳。轻轻按着缰绳,让马慢慢地走。
- 11.
控勒释义:⒈勒住马缰。⒉犹控制。
- 12.
揽辔释义:挽住马缰。
- 13.
揽辔澄清释义:《后汉书·范滂传》:“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后用来表示有刷新政治,澄清天下的抱负。揽辔(pèi):手拉马缰绳。
- 14.
揽辔登车释义:揽辔:掌握马缰绳。指巡行各地监察吏治。
- 15.
敛马释义:犹勒马。收住马缰,停止前进。宋 欧阳修《归田录》卷一:“庆历 三年,余作舍人,此礼已废。然三衙管军臣僚於道路相逢,望见舍人,呵引者即敛马驻立。”《宋史·奸臣传二·郭药师》:“金 使贺天寧节归,送伴使见 药师 兵,遇之於道,金 使为之敛马引避。”
- 16.
游缰释义:⒈马缰绳。借指出游的车马。⒉即马缰绳。因能放松或拉紧,如游动般牵引,故名。
- 17.
玉辔释义:玉辔,汉语词语,意思是精美的马缰绳
- 18.
登车揽辔释义:揽辔掌握马缰绳。指巡行各地监察吏治。
- 19.
秉辔释义:手持马缰绳。指驾车。
- 20.
秋靮释义:指马缰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