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泪 [sǎ lèi]
1. 挥泪;落泪。
例二人洒泪而别。
英[shed tears;]
洒泪 引证解释
⒈ 挥泪。
引三国 魏 曹植 《鞞舞歌·灵芝篇》:“退咏《南风》诗,洒泪满褘袍。”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二:“悵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庄徵君 洒泪祭奠了。”
国语词典
洒泪 [sǎ lèi]
⒈ 挥洒眼泪。
引唐·杜甫〈咏怀古迹〉诗五首之二:「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儒林外史·第三五回》:「俺埋已毕,庄征君买了些牲醴纸钱,又做了一篇文。庄征君洒泪祭奠了。」
洒泪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哀悯释义:哀怜;同情。《孟子·告子上》“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汉 赵岐 注:“不行仁义者,不由路、不求心者也,可哀悯哉!”唐 陆贽《诛李希烈后宥淮西将士并授陈仙奇节度诏》:“遐想凋残,实足哀悯。”清 蒋士铨《桂林霜·移帐》:“孙 贼是我们的寃家,老爷为何反加哀悯?”《花城》1981年第6期:“只有在为社会创造财富中,被社会或自然的罪恶力量残害而夭折的人……才值得人们哀悯洒泪。”
- 2.
挥泪释义:挥洒泪水。
- 3.
洒泪释义:掉泪;落泪:洒泪而别。
- 4.
洗车雨释义:旧称“七夕”前后下的雨。一说专指农历七月初六日下的雨。唐 杜牧《七夕》诗:“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岁时广记·七夕上·洒泪雨》引 宋 吕原明《岁时杂记》:“七月六日有雨,谓之洗车雨。七日雨则云洒泪雨。”清 黄景仁《七月八日夜雨偶成》诗:“今年洗车雨,应作洗尘看。”
- 5.
血痕释义:⒈血的痕迹。晋 王嘉《拾遗记·魏》:“次检宝库中,得一玉虎头枕,眼有伤,血痕尚湿。”唐 皇甫枚《三水小牍·绿翘》:“详视之,如有血痕且腥。”鲁迅《南腔北调集·答杨邨人先生公开信的公开信》:“杀不掉,我就退进野草里,自己舔尽了伤口的血痕。”⒉指血泪的痕迹。《红楼梦》第二七回:“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花枝见血痕。”⒊喻指悲惨苦难的往事。《孽海花》第一回:“三十年旧事,写来都是血痕。”鲁迅《书信集·致尤炳圻》:“我们生于大陆,早营农业,遂历受游牧民族之害,历史上满是血痕,却竟支撑以至今日,其实是伟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