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壶 [tóu hú]
1. 古时宴会时的娱乐活动,大家轮流把筹投入壶中,投中少者须罚酒。
英[a game during feast in which the winner was decided by the number of arrows thrown into a distant pot;]
投壶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宴会礼制。亦为娱乐活动。宾主依次用矢投向盛酒的壶口,以投中多少决胜负,负者饮酒。参阅《礼记·投壶》。
引《左传·昭公十二年》:“晋侯 以 齐侯 宴, 中行穆子 相。投壶, 晋侯 先, 穆子 曰:‘有酒如 淮,有肉如坻。宴君中此,为诸侯师。’中之。”
《后汉书·祭遵传》:“遵 为将军,取士皆用儒术,对酒设乐,必雅歌投壶。”
唐 韩愈 《郑公神道碑文》:“公与宾客朋游,饮酒必极醉,投壶博弈,穷日夜,若乐而不厌者。”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二》:“投壶视诸戏最为古雅。”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太炎 先生曾教我小学,后来因为我主张白话,不敢再去见他了,后来他主张投壶,心窃非之。”
国语词典
投壶 [tóu hú]
⒈ 古代宴会时的娱乐,宾主依次投矢于壶中,以投中次数决定胜负,胜者斟酒给败者喝。
引《礼记·投壶》:「投壶之礼,主人奉矢,司射奉中,使人执壶。」
《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淳于髡传》:「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
投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算释义:⒈一根算筹。《礼记·投壶》:“左右告矢,具请拾投。有入者,则司射坐而释一算焉。”⒉汉 代商贾税和对成年人所征人头税的一个计数单位。《史记·平準书》:“诸贾人末作貰贷买卖,居邑稽诸物及商以取利者,虽无市籍,各以其物自占,率緡钱二千而一算。”《汉书·晁错传》:“今 秦 之发卒也,有万死之害而无銖两之报,死事之后不得一算之復。”按:《高帝纪上》“初为算赋”颜师古 注引 如谆 曰:“《汉仪注》: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人百二十为一算。”⒊古代推算历数的一个单位。《旧唐书·历志二》:“今 大唐 神龙 元年,復
- 2.
一纯释义:⒈谓心地纯一。⒉古代投壶计胜负,以二算为一纯。
- 3.
三马释义:⒈指北齐马子结三兄弟。⒉三枚筹马。马,投壶时用的筹子。⒊复姓。见明王鏊《震泽长语·姓氏》。
- 4.
东王释义:⒈春秋 时 周敬王 的别称。《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周 之亡也,其三川震。今 西王 之大臣亦震,天弃之矣。东王 必大克。”杜预 注:“子朝 在 王城,故谓 西王。敬王 居 狄泉,在 王城 之东,故曰 东王。”⒉指仙人 东王公。三国 魏 曹植《登台赋》:“同天地之矩量兮,齐日月之辉光;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於 东王。”唐 李贺《马诗》之七:“西母 酒将阑,东王 饭已乾。君王若燕去,谁为拽车辕?”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六七:“电笑何妨再一回,忽逢 玉女 諫书来。东王 万八千驍尽,为报投壶乏箭材。”参见“
- 5.
两楹释义:⒈房屋正厅当中的两根柱子。两楹之间是房屋正中所在,为举行重大仪式和重要活动的地方。《礼记·投壶》:“已拜受矢,进即两楹间。退反位,揖賔就筵。”汉 刘向《九叹·愍命》:“戚 宋万 於两楹兮,废 周 邵 於遐夷。”唐 顾况《酬本部韦左司》诗:“况 与二三子,列坐分两楹。”⒉《礼记·檀弓上》:“殷 人殯於两楹之间。”后亦以“两楹”借指停放棺柩、举行祭奠之所。《公羊传·定公元年》:“正棺於两楹之间,然后即位。”晋 陆机《挽歌》之一:“舍爵两楹位,启殯进灵轜。”宋 黄庭坚《司马文正公挽词》之一:“日者倾三接,天乎奠
- 6.
中儁释义:《左传·昭公十二年》:“晋侯 以 齐侯 宴,中行穆子 相。投壶,晋侯 先。穆子曰:‘有酒如 淮,有肉如 坻。寡君中此,为诸侯师。’中之…… 伯 瑕 谓 穆子 曰:‘子失辞。吾固师诸侯矣,壶何为焉?其以中儁也。’”儁,同“俊”。投壶以中者为俊异。后称考试取中为中儁,本此。
- 7.
作骁释义:《西京杂记》卷五:“古之投壶,取中而不求还,故实小豆,恶其矢跃而出也。
- 8.
侍投释义:谓投壶时在旁侍候。《礼记·少仪》:“侍射则约矢,侍投则拥矢。”
- 9.
儁异释义:⒈才智特异的人。 《左传·昭公十二年》“其以中儁也”晋 杜预 注:“言投壶中,不足为儁异。”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原 既流放,忽然蹔归,乡人喜悦,因名曰 归乡。抑其山秀水清,故出儁异,地险流疾,故其性亦隘。”清 徐乾学《纳兰君墓志铭》:“君所交游,皆一时儁异,於世所称落落难合者。”⒉才智突出,与众不同。宋 司马光《赠卫尉少卿司马府君墓表》:“弟 子里 早孤,府君识其儁异,自幼教督甚严,其后卒以文学取进士第。”
- 10.
全壶释义:古人投壶游戏格谱之一。投壶时每箭都中者名“全壶”。
- 11.
冠士释义:已行冠礼的成年之士。 《礼记·投壶》:“司射、庭长及冠士立者,皆属宾党。”孔颖达 疏:“冠士者,谓外人来观投壶,成人加冠之士。尊之,故令属宾党。”
- 12.
博壶释义:即投壶。古代宴会中的一种游戏。参加者依次把箭(一种博具)投入特制的壶内,输者受罚饮酒。
- 13.
壶矢释义:壶与矢为投壶用具,因以称投壶。
- 14.
多马释义:⒈指古代宴会投壶时,胜者多得筹码。 “马”字今作“码”。⒉藏语译音词。用酥油和糌粑作的塔形供品。
- 15.
宴聚释义:⒈宴饮聚会。《旧唐书·穆宗纪》:“前代名士,良辰宴聚,或清谈赋诗,投壶雅歌,以杯酌献酬,不至於乱。”宋 秦醇《谭意歌传》:“年少千金买笑,春风惟恐居后,郡官宴聚,控骑迎之。”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重阳》:“都人多出郊外登高,如 仓王庙、四里桥、愁臺、梁王城、砚臺、毛驼冈、独乐冈 等处宴聚。”⒉相聚宴饮。清 钱泳《履园丛话·阅古·铜鼓》:“《新唐书》云:‘蛮人讌聚则击铜鼓。’”
- 16.
带剑释义:⒈佩剑。《韩非子·入奸》:“聚带剑之客,养必死之士。”《史记·秦本纪》:“简公 六年,令吏初带剑。”唐 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诗:“读书復骑射,带剑游 淮阴。”⒉佩带的剑。《东观汉记·虞延传》:“赐 延 钱及带剑佩刀。”⒊投壶的一种招数。把箭投插入壶耳中。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投壶之礼,近世愈精。古者实以小豆,为其矢之跃也,今则唯欲其驍,益多益喜,乃有倚竿、带剑、狼壶、豹尾、龙首之名。”王利器 集解引 司马光《投壶格》:“倚竿,箭斜倚壶口中,带剑,贯耳不至地者。”
- 17.
拥矢释义:古代行投壶礼时,卑者抱矢而投。
- 18.
拾投释义:更迭投壶。
- 19.
杨妃春睡释义:投壶游戏的一种名称。
- 20.
正爵释义:⒈古代宾主行投壶之礼,以矢投壶中,胜者饮负者之爵,称为“正爵”。 《礼记·投壶》:“正爵既行,请为胜者立马。”孔颖达 疏:“正爵,谓胜饮不胜之爵也。以其正礼,故谓为正爵。”⒉正式的爵位。汉 班固《白虎通·爵》:“侯者,百里之正爵。”《公羊传·僖公五年》“冬,晋 人执 虞公。虞 已灭矣,其言执之何……灭者上下之同力者也”汉 何休 注:“虞 称公者,夺正爵,起从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