黜退 [chù tuì]
1. 削职;罢免官职。
例黜退为民。
英[relieve sb. of his post;]
黜退 引证解释
⒈ 贬黜;斥退。
引《后汉书·孔融传》:“前者黜退,懽欣受之。”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忠义》:“贞观 六年,授左光禄大夫 陈叔达 礼部尚书,因谓曰:‘ 武德 中,公曾进直言於太上皇,明朕有克定大功,不可黜退云。’”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高东谿》:“宋 高东谿 先生 登,上 渊圣皇帝 五书,集中尚存其四,大旨其主於任用君子黜退小人。”
国语词典
黜退 [chù tuì]
⒈ 免职、摒退不用。
引《三国演义·第二七回》:「田丰尚囚狱中;沮授黜退不用;郭图各自争权;袁绍多疑,主持不定。」
黜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免黜释义:罢免,黜退。多指免官。
- 2.
升沉释义:⒈升谓升进,沉谓黜退。 指仕宦之升降进退。唐 刘肃《大唐新语·惩戒》:“始,仁轨 既官达,其弟 仁相 在乡曲,昇沉不同,遂搆嫌恨,与 轨 别籍。”⒉指升进与黜退者。前蜀 杜光庭《兴州王承休特进为母修黄箓斋词》:“神功救物,无遗动植之中;惠力宣恩,普及昇沉之内。”⒊泛指世事之盛衰得失。唐 牛僧孺《席上赠刘梦得》诗:“休论世上昇沉事,且鬭樽前见在身。”宋 杨万里《又和木犀初发呈张功夫》之一:“掇取仙山入 京 洛,不妨冷眼看昇沉。”⒋升降。旧时谓仕途得失进退。唐 李白《送友人入蜀》诗:“升沉应已定,不必问
- 3.
废兴释义:⒈盛衰;兴亡。 ⒉指官吏的晋升和黜退。
- 4.
废退释义:废退,汉语词语,意思是黜退;贬黜
- 5.
当方释义:⒈本地。《北史·西域传·大秦》:“王三年一出观风化,人有寃枉诣王诉讼者,当方之臣,小则让责,大则黜退。”《水浒传》第六十回:“小僧已知他的备细出没去处,特地前来拜请头领入去劫寨,剿除了他时,当坊有幸。”《西游记》第二七回:“好 大圣,念动咒语,叫当坊土地、本处山神道:‘这妖精三番来戏弄我师父,这一番却要打杀他。’”吴组缃《山洪》二六:“他们现在就是当方土地,你就不晓得去烧烧香?”⒉指各方中的某一方。《周礼·秋官·大行人》“时聘以结诸侯之好”唐 贾公彦 疏:“此谓时会之年,当方有诸侯不顺服,当方诸侯来;餘方
- 6.
懋庸释义:⒈大功。《隋书·李安传》:“朕每念诚节,嘉之无已,懋庸册赏,宜不踰时。”⒉褒美有功。唐 陆贽《兴元论中官及朝官赐名定难功臣状》:“臣闻赏以懋庸,名以彰行。”《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十年》:“夫登进以懋庸,黜退以惩过,二者迭用,理如循环。”
- 7.
抑退释义:黜退;贬退。
- 8.
杜黜释义:拒绝、黜退。
- 9.
毁废释义:⒈毁坏。⒉黜退。⒊毁弃,废弃。
- 10.
诎奸释义:黜退奸佞。
- 11.
诎约释义:谓被黜退而窘困。
- 12.
贬退释义:⒈贬降,黜退。⒉约束,退让。
- 13.
距衰释义:谓拒用和黜退衰弱退步者。距,通“拒”。
- 14.
进善退恶释义:进用贤善,黜退奸恶。
- 15.
进善黜恶释义:进用贤善,黜退奸恶。同“进善退恶”。
- 16.
进贤屏恶释义:犹言进贤黜佞。 进用贤良,黜退奸佞。
- 17.
进贤退佞释义:犹言进贤黜佞。进用贤良,黜退奸佞。
- 18.
进贤退奸释义:犹言进贤黜佞。 进用贤良,黜退奸佞。
- 19.
进贤退愚释义:进用贤能,黜退愚懦。
- 20.
进贤黜佞释义:进用贤良,黜退奸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