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对峙 对峙的意思
duìzhì

对峙

简体对峙
繁体對峙
拼音duì zhì
注音ㄉㄨㄟˋ ㄓ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uì,(1) 答,答话,回答。【组词】:对答如流。无言以对。(2) 朝着。【组词】:对酒当歌。(3) 处于相反方向的。【组词】:对面。(4) 跟,和。【例句】:对他商量一下。(5) 互相,彼此相向地。【组词】:对立。对流。对接。对称(chèn)。对峙。(6) 说明事物的关系。【组词】:对于。对这事有意见。(7) 看待,应付。【组词】:对待。(8) 照着样检查。【组词】:核对。校(jiào )对。(9) 投合,适合,使相合。【例句】:对应(yìng )。对劲。(10) 正确,正常,表肯定的答语。【组词】:神色不对。(11) 双,成双的。【组词】:配对。对偶。对仗(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做成对偶的语句)。(12) 平分,一半。【组词】:对开。(13) 搀和(多指液体)。【组词】:对水。(14) 量词,双。【组词】:一对鹦鹉。

zhì shì, ◎ 直立,耸立。【组词】:峙立。对峙(相对而立)。两峰相峙。 ◎ 〔繁峙〕地名,在中国山西省。

基本含义

指双方或多方在某一问题上对立、对抗而互不相让的状态。

对峙的意思

对峙 [duì zhì]

1. 相对耸立。

山峡越来越狭,前面两山对峙,看去连一扇大门那么宽也没有,而门外完全是白雾。——刘白羽《长江三峡》

[stand facing each other; confront each other;]

对峙 引证解释

⒈ 相对而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资水》:“县左右二冈对峙。”
唐 杨炯 《浮沤赋》:“排两足而分规,擘波心而对峙。”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十四章:“一条笔直的公路延伸过去,有一座两山对峙的山口,那想必就是 虎鸣山口 了。”

⒉ 对抗;抗衡。

清 黄鸿寿 《开设资政院》:“院中议员以钦选、民选两部分组织而成,两造之分子,隐隐然若两党之对峙。”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九章:“我军逐步后撤,退到 张朴墕 和 十字墕 村南,与敌人隔沟对峙。”


国语词典

对峙 [duì zhì]

⒈ 相对而立。

唐·杨烱〈浮沤赋〉:「排雨足而分规,擘波心而对峙。」

⒉ 相抗衡。

如:「两军在此对峙已有数天了,还无法分出胜负。」

相持


对峙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坚持释义:坚决保持、维护或进行:坚持原则。坚持己见。坚持不懈。坚持工作。
    • 2.
      周旋释义:⒈回旋;盘旋。⒉交际应酬;打交道:成天跟人周旋,真累人。⒊(与敌人)较量,相机进退。
    • 3.
      僵持释义:相持不下:双方僵持了好久。
    • 4.
      相持释义:两方坚持对立,互不相让:意见相持不下。敌我相持阶段。
    • 5.
      争持释义:争执而相持不下:为了一件小事双方争持了半天。

对峙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妥协释义: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争执:妥协投降。 原则问题上不能妥协。
    • 2.
      合作释义:互相配合做某事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分工合作。 技术合作。
    • 3.
      联合释义:⒈联系使不分散;结合: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⒉属性词。结合在一起的;共同:联合收割机。联合声明。联合招生。⒊两块以上的骨头长在一起或固定在一起,叫做联合,如耻骨联合、下颌骨联合等。
    • 4.
      顺从释义:依照别人的意愿行动,不违背,不反抗。

对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栖两雄释义:比喻两雄对峙,势不并存。
    • 2.
      三国鼎立释义: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汉、吴三国,三分天下,成犄角对峙局面。
    • 3.
      三足鼎立释义:像鼎的三条腿那样站立着,比喻三方面的势力对峙。
    • 4.
      两党制释义:一些国家实行的两大政党通过竞选交替组织政府的制度。17世纪70年代,英国国会中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的辉格党和代表地主、贵族利益的托利党相对峙,交替掌管政权,后成为一种制度。现一般通过几年一次的议会选举或总统选举,由在议会中获得多数议席或当选总统的政党组织政府,成为执政党;竞选失败的党成为反对党(一般称为“在野党”)。
    • 5.
      临军对阵释义:指战场上对峙交锋。 明 无名氏《庆赏端阳》第一折:“驟馬横槍武藝精,臨軍對陣見輸贏。”亦作“臨軍對壘”。明 无名氏《万国来朝》第三折:“領將驅兵敢戰敵,臨軍對壘慣相持。”
    • 6.
      五胡乱华释义:五胡乱华,是中国东晋时期塞北多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趁中原的西晋王朝衰弱空虚之际大规模南下建立胡人国家而造成与中华中统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开启华北地区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国家,开启了五胡十六国时期。
    • 7.
      仙人桥释义:浙江省 雁荡山 名胜之一。在 雁荡 蔡家岭 附近的 仙亭山 背脊,两崖对峙,石桥横架其上,长约百米,宽约二十米,传说 东周 灵王 太子 晋 骑鹤吹箫于此,后人因称“仙人桥”。
    • 8.
      六鳌半岛释义:在福建省南部海岸属六鳌镇,漳浦县,漳州市向西南伸入浮头湾与台湾海峡间,西与古雷半岛对峙,东有外劈列岛,东北以大店、塔底一线与深土镇毗连。
    • 9.
      分一杯羹释义:来源于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担心长期对峙下去对他不利,于是抓了刘邦的父亲,扬言刘邦不投降就杀了他父亲炖成肉羹吃,刘邦听说后说我们两人是结拜兄弟,我的父亲也是你的父亲,如果杀了的话就分一杯羹给他。项羽听从项伯的劝告没有动手杀人。后世指在成果中参与分享一些利益的过程。
    • 10.
      厓山释义:山名。又名 厓门山。在 广东 新会县 南大海中。与 汤瓶嘴 对峙如门,形势险要。
    • 11.
      天阊释义:⒈天上的门。⒉皇宫的大门。⒊指两峰对峙之处,因其形似门扉,故云。
    • 12.
      定军山释义:山名。在今 陕西省 沔县 西南。两峰对峙,山上有平坂。东汉 末年 刘备 部将 黄忠 大败 曹操 军于此。山下有 诸葛亮 陵墓及庙宇。《三国志·蜀志·黄忠传》:“建安 二十四年,於 汉中 定军山 击 夏侯渊。渊 众甚精,忠 推锋必进……一战斩 渊。”宋 陆游《游诸葛武侯书台》诗:“定军山 前寒食路,至今人祠丞相墓。”
    • 13.
      富春山释义:山名。在 浙江 桐庐县 南。一名 严陵山。前临 富春江,山下有滩称 严陵濑,为 汉 隐士 严光 游钓处。山腰有二盘石,称东西二钓台。各高百余米,巍然对峙,耸立江湄。东称 严子陵钓台,西为 宋 处士 谢翱 哭 文天祥 处。
    • 14.
      对峙释义:两相对立:两山对峙。 两军对峙。峙(zhì):直立。
    • 15.
      抵局释义:对峙抗拒的局势。
    • 16.
      拉锯战释义:指双方反复地争夺同一地点,夺而复失,失而复得,战线拉得特别长,对峙时间特别长,消耗也特别多,你来我往不相上下,就像拉锯一样,故称拉锯战。
    • 17.
      敌众我寡释义:敌方人数多,我方人数少。 形容双方对峙,众寡悬殊。
    • 18.
      斗构释义:亦作“鬭构”。对峙。唐 元稹《酬郑从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次用旧韵》:“一拳墺伏 东武 小,两山鬭构 秦望 雄。”
    • 19.
      枣宜会战释义:1940年5月,日军向枣阳、襄阳、宜昌地区进攻,中国第五战区调集主力部队对敌军实施反包围。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率部渡襄河出击,在南瓜店遭敌万余人夹击,壮烈殉国。随后,日军强渡襄河,攻占襄阳、宜昌。6月16日,中国军队全面反攻,收复宜昌,此后双方形成对峙。
    • 20.
      棋峙释义:亦作“棊峙”。谓处相持之势,如弈棋之交互对峙。

对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栖两雄释义:比喻两雄对峙,势不并存。
    • 2.
      三国鼎立释义: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汉、吴三国,三分天下,成犄角对峙局面。
    • 3.
      三足鼎立释义:像鼎的三条腿那样站立着,比喻三方面的势力对峙。
    • 4.
      两党制释义:一些国家实行的两大政党通过竞选交替组织政府的制度。17世纪70年代,英国国会中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的辉格党和代表地主、贵族利益的托利党相对峙,交替掌管政权,后成为一种制度。现一般通过几年一次的议会选举或总统选举,由在议会中获得多数议席或当选总统的政党组织政府,成为执政党;竞选失败的党成为反对党(一般称为“在野党”)。
    • 5.
      临军对阵释义:指战场上对峙交锋。 明 无名氏《庆赏端阳》第一折:“驟馬横槍武藝精,臨軍對陣見輸贏。”亦作“臨軍對壘”。明 无名氏《万国来朝》第三折:“領將驅兵敢戰敵,臨軍對壘慣相持。”
    • 6.
      五胡乱华释义:五胡乱华,是中国东晋时期塞北多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趁中原的西晋王朝衰弱空虚之际大规模南下建立胡人国家而造成与中华中统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开启华北地区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国家,开启了五胡十六国时期。
    • 7.
      仙人桥释义:浙江省 雁荡山 名胜之一。在 雁荡 蔡家岭 附近的 仙亭山 背脊,两崖对峙,石桥横架其上,长约百米,宽约二十米,传说 东周 灵王 太子 晋 骑鹤吹箫于此,后人因称“仙人桥”。
    • 8.
      六鳌半岛释义:在福建省南部海岸属六鳌镇,漳浦县,漳州市向西南伸入浮头湾与台湾海峡间,西与古雷半岛对峙,东有外劈列岛,东北以大店、塔底一线与深土镇毗连。
    • 9.
      分一杯羹释义:来源于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担心长期对峙下去对他不利,于是抓了刘邦的父亲,扬言刘邦不投降就杀了他父亲炖成肉羹吃,刘邦听说后说我们两人是结拜兄弟,我的父亲也是你的父亲,如果杀了的话就分一杯羹给他。项羽听从项伯的劝告没有动手杀人。后世指在成果中参与分享一些利益的过程。
    • 10.
      厓山释义:山名。又名 厓门山。在 广东 新会县 南大海中。与 汤瓶嘴 对峙如门,形势险要。
    • 11.
      天阊释义:⒈天上的门。⒉皇宫的大门。⒊指两峰对峙之处,因其形似门扉,故云。
    • 12.
      定军山释义:山名。在今 陕西省 沔县 西南。两峰对峙,山上有平坂。东汉 末年 刘备 部将 黄忠 大败 曹操 军于此。山下有 诸葛亮 陵墓及庙宇。《三国志·蜀志·黄忠传》:“建安 二十四年,於 汉中 定军山 击 夏侯渊。渊 众甚精,忠 推锋必进……一战斩 渊。”宋 陆游《游诸葛武侯书台》诗:“定军山 前寒食路,至今人祠丞相墓。”
    • 13.
      富春山释义:山名。在 浙江 桐庐县 南。一名 严陵山。前临 富春江,山下有滩称 严陵濑,为 汉 隐士 严光 游钓处。山腰有二盘石,称东西二钓台。各高百余米,巍然对峙,耸立江湄。东称 严子陵钓台,西为 宋 处士 谢翱 哭 文天祥 处。
    • 14.
      对峙释义:两相对立:两山对峙。 两军对峙。峙(zhì):直立。
    • 15.
      抵局释义:对峙抗拒的局势。
    • 16.
      拉锯战释义:指双方反复地争夺同一地点,夺而复失,失而复得,战线拉得特别长,对峙时间特别长,消耗也特别多,你来我往不相上下,就像拉锯一样,故称拉锯战。
    • 17.
      敌众我寡释义:敌方人数多,我方人数少。 形容双方对峙,众寡悬殊。
    • 18.
      斗构释义:亦作“鬭构”。对峙。唐 元稹《酬郑从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次用旧韵》:“一拳墺伏 东武 小,两山鬭构 秦望 雄。”
    • 19.
      枣宜会战释义:1940年5月,日军向枣阳、襄阳、宜昌地区进攻,中国第五战区调集主力部队对敌军实施反包围。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率部渡襄河出击,在南瓜店遭敌万余人夹击,壮烈殉国。随后,日军强渡襄河,攻占襄阳、宜昌。6月16日,中国军队全面反攻,收复宜昌,此后双方形成对峙。
    • 20.
      棋峙释义:亦作“棊峙”。谓处相持之势,如弈棋之交互对峙。

对峙造句

1.警察和歹徒势不两立,形成紧张的对峙局面。

2.两位剑客互相对峙,目光如炬,全身散发出杀气。

3.他那强健的体魄,使对峙的小偷不禁发起抖来。

4.也许我们都曾勇敢而坚毅,只是,在与时间老人的对峙中,我们从来都不是赢家。

5.和善良对峙的,不一定只是邪恶。可能也是残酷。

6.听着外面暴雨冲刷的声音,洗涤去了一切现实中不可逃避的对峙,仿佛盛事安稳,歌舞升平。

7.地上的树像古代坚守阵地的勇士,一排排,一行行,用挺拔的身躯与风沙这个宿敌对峙着。

8.在风里,我是一张白纸。我用一生与风对峙,却换不来简单的白。

9.和它狭路相逢,敢于与它对峙者非死即伤。

10.双方就这样剑拔弩张地对峙着,谁也不肯先让步。

对峙(duiz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对峙是什么意思 对峙读音 怎么读 对峙,拼音是duì zhì,对峙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对峙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