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调正 调正的意思
tiáozhèng

调正

简体调正
繁体調正
拼音tiáo zhèng
注音ㄉㄧㄠˋ ㄓ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iào tiáo zhōu, ◎ 朝,早晨。【例句】:《广韵·平尤》:“调,朝也。”

zhèng zhēng,(1) 不偏斜,与“歪”相对。【组词】: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2) 合于法则的。【例句】: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3) 合于道理的。【组词】:正道。正确。正义。正气。(4) 恰好。【组词】: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例句】:他正在开会。(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组词】:正面。正本。(7) 纯,不杂。【组词】:正色。正宗。正统。纯正。(8) 改去偏差或错误。【组词】: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组词】:正方形。(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组词】:正电。(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例句】:正数(shù)。(12) 姓。 ◎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基本含义

调整或修正错误、偏差。

调正的意思

调正 [tiáo zhèng]

1. 改变原有情况,使之适合标准。

调正 引证解释

⒈ 改变原有情况,使之适合标准。

《魏书·济南王匡传》:“依先朝所班新尺,復应下黍,更不增损,为造钟律,调正分寸而已。”


调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乐物释义:犹乐器。 《宋史·乐志一》:“景德 二年八月,监察御史 艾仲孺 上言,请修饰乐器,调正音律,乃詔翰林学士 李宗諤 权判太常寺…… 宗諤 因编次律吕法度,乐物名数,目曰《乐纂》。”
    • 2.
      僭伪释义:⒈指越礼不轨之事。《后汉书·孔融传》:“是时荆州牧刘表不供职贡,多行僭伪,遂乃郊祀天地,拟斥乘舆。”⒉旧指割据一方的非正统的王朝政权。《宋书·武帝纪下》:“姦宄具歼,僭伪必灭。”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上:“内外相制,无轻重之患,所以能削平僭伪,驯至丕平。”清赵翼《瓯北诗话·高青丘诗》:“独是张士诚有浙右时,羣彦多受其宫,青邱独屏居吴淞江上,其不仕僭伪,已有卓识。”白寿彝《谈史学遗产》:“《通鉴纲目》强调正统,就是要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专拥护某一皇朝的统治,而对于反对这种统治的政治力量一概称作‘僭伪’。”
    • 3.
      僭僞释义:⒈指越礼不轨之事。 《后汉书·孔融传》:“是时 荆州 牧 刘表 不供职贡,多行僭伪,遂乃郊祀天地,拟斥乘舆。”⒉旧指割据一方的非正统的王朝政权。《宋书·武帝纪下》:“姦宄具歼,僭伪必灭。”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上:“内外相制,无轻重之患,所以能削平僭伪,驯至丕平。”清 赵翼《瓯北诗话·高青丘诗》:“独是 张士诚 有 浙右 时,羣彦多受其宫,青邱 独屏居 吴淞江 上,其不仕僭伪,已有卓识。”白寿彝《谈史学遗产》:“《通鉴纲目》强调正统,就是要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专拥护某一皇朝的统治,而对于反对这种统治的政治力量
    • 4.
      八能释义:谓能调和阴阳律历五音等。 《后汉书·仪礼志中》:“故使八能之士八人,或吹黄钟之律间竽;或撞黄钟之钟;或度晷景。”《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三·高明乐》:“士备八能,乐合八变。”唐 王勃《乾元殿颂并序》:“八能亨运,抗鵷邸而杖朱髦。”宋 苏轼《贺年启》:“备八能而合乐,益验人和。”按,宋 王应麟《小学绀珠·律历·八能》谓:“调黄钟,调六律,调五音,调五声,调五行,调律历,调阴阳,调正德所行。”
    • 5.
      清商怨释义:⒈词牌名。又名《关河令》等。⒉曲牌名。南曲入越调正曲。
    • 6.
      热卖释义:(商品)受欢迎而卖得快;畅销:初夏的京城,空调正在热卖中。
    • 7.
      琼巵释义:玉制的酒器。亦用作酒器或酒的美称。唐 韦蟾《和柯古穷居苦日喜雨》:“玉律诗调正,琼巵酒肠窄。”宋 晏殊《少年游》词:“家人拜上千春寿,深意满琼巵。”明 顾大典《青衫记·乐天蒙召》:“上官何须起,安坐饮琼巵。”清 黄鷟来《醉月吟》:“乞将北斗作琼巵,倒泻银河三万里。”
    • 8.
      荔枝香释义:⒈亦作“荔支香”。唐乐曲名。⒉词牌名。始于宋,承唐乐曲而成。⒊曲牌名。南曲入大石调正曲,句法同于词。

调正(diaoz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调正是什么意思 调正读音 怎么读 调正,拼音是tiáo zhèng,调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调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