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打草 打草的意思
cǎo

打草

简体打草
繁体
拼音dǎ cǎo
注音ㄉㄚˇ ㄘㄠ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ǎ dá,(1) 击,敲,攻击。【组词】:打击。殴打。打杀。(2) 放出,发出,注入,扎入。【组词】:打炮。打雷。打信号。打电报。(3) 做,造。【组词】:打首饰。打家具。(4) 拨动。【组词】:打算盘。(5) 揭,破,凿开。【组词】:打破。打井。(6) 举,提起。【组词】:打灯笼。打起精神。(7) 涂抹,印,画。【组词】:打蜡。打戳子。(8) 写出,开出。【组词】:打证明。(9) 捆,扎。【组词】:打包裹。(10) 合,结合。【组词】:打伙。打成一片。(11) 获取,购取。【组词】:打水。打鱼。(12) 除去。【组词】:打消。打杈。(13) 定出,计算。【组词】:打算。打腹稿。(14) 用,采用,使用。【组词】:打比喻。(15) 玩,玩耍。【组词】:打球。(16) 截,停,减,退。【组词】:打住。打价儿。(17) 表示人体发出某种行为动作。【组词】:打手势。(18) 进行某种活动,从事或担任某种工作。【组词】:打交道。打短工。(19) 与某些动词结合,基本上保留原动词词义。【组词】:打扫。打扰。(20) 自,从:打哪儿来?(1) 量词,指十二个。【组词】:一打铅笔。

cǎo,(1)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组词】:青草。野草。茅草。水草。花草。草鞋。草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草原。草坪。草行露宿。草菅人命。(2)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组词】:草料。柴草。稻草。(3) 粗糙,不细致。【例句】:草率(shuài )。草鄙(粗野朴陋)。草具(粗劣的食物)。(4) 汉字的一种书体。【组词】:草书。草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草。草体(❶指汉字草书;❷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5)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组词】:草拟。草诏(为皇帝草拟诏书)。(6)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组词】:草野。草莽。草寇。草贼。(7)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组词】:草鸡。

基本含义

打草惊蛇是指在行动中暴露了自己的意图或者行踪,使对方有所警觉。比喻因过于鲁莽或不慎而使敌人有所准备,从而不利于自己的行动。

打草的意思

打草 [dǎ cǎo]

1. 割草。

[mow; cut garss;]

打草 引证解释

⒈ 收割草料。

⒉ 起草。指初步写出文稿或画出画稿。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也不打草,不勾思,先序几句俺传示,一挥挥就一篇诗,笔翰与 羲之 无二。”
元 无名氏 《刘弘嫁婢》第四折:“指河里的船,便是题目,不打草,便作四句诗,好才也!”


打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十六计释义:古语。 原为虚指,极言计策之多。后来好事者予以附会,凑为三十六实数。其名目为: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计。 清 黄遵宪 《悲平壤》诗:“三十六计莫如走,人马奔腾相践蹂。” 马南邨 《燕山夜
    • 2.
      口占释义:⒈不打草稿,口头述说出来:口占电文。 ⒉指即兴做诗词,不打草稿,随口吟诵出来:口占一绝。
    • 3.
      打底稿释义:同打草稿。
    • 4.
      打枣竿释义:一作《打草竿》。 民间曲调名。明万历至崇祯间流行于北方。后传入南方,改名《挂枝儿》。
    • 5.
      打稿释义:⒈作诗文打草稿。 ⒉盘算,筹划。
    • 6.
      打草惊蛇释义:明郎瑛《七修 类稿》卷二四:“打草惊蛇,乃南唐王鲁为当涂令,日营资产,部人诉主簿贪污,鲁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 后用以比喻做事不谨慎,行迹泄露,使对方有所警觉。
    • 7.
      打草蛇惊释义: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同“打草惊蛇”。
    • 8.
      打草谷释义:契丹 官兵以牧马为名,四出劫掠,充为军饷,俗称打草谷。 《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德光 已灭 晋,遣其部族酋豪……括借天下钱帛以赏军。胡兵人马不给粮草,遣数千骑分出四野,刼掠人民,号为‘打草穀’。”《资治通鉴·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赵延寿 请给上国兵廩食。契丹 主曰:‘吾国无此法。’乃纵胡骑四出,以牧马为名,分番剽掠,谓之‘打草穀’。”参阅《辽史·兵卫志上》。
    • 9.
      着稿释义:亦作“著藁”。起草;打草稿。
    • 10.
      石涛释义:(1641—约1718)清初画家。姓朱,名若极,广西全州人。明亡后出家,法名原济,字石涛,号苦瓜和尚。擅长画山水、花卉、兰竹。他提出“搜尽奇峰打草稿”,反对因袭模仿,泥古不化,对近代中国画有相当影响。有《苦瓜和尚画语录》传世。
    • 11.
      秘草释义:暗自打草稿。 明 宋濂《跋褚士文书四箴后》:“实之 号 臞轩,读书五行俱下,终身不忘,为文未尝祕草。登 嘉定 十年进士第。”
    • 12.
      稻草释义:脱粒后的稻秆。可打草绳或草帘子,也用来造纸或做饲料等。
    • 13.
      草稿释义:初步写出的文稿、画出的画稿等:打草稿。
    • 14.
      荛牧释义:打草与放牧。亦指打草与放牧的人。
    • 15.
      起稿释义:打草稿。
    • 16.
      起草释义:打草稿:起草文件。 这个报告是谁起的草?

打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十六计释义:古语。 原为虚指,极言计策之多。后来好事者予以附会,凑为三十六实数。其名目为: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计。 清 黄遵宪 《悲平壤》诗:“三十六计莫如走,人马奔腾相践蹂。” 马南邨 《燕山夜
    • 2.
      口占释义:⒈不打草稿,口头述说出来:口占电文。 ⒉指即兴做诗词,不打草稿,随口吟诵出来:口占一绝。
    • 3.
      打底稿释义:同打草稿。
    • 4.
      打枣竿释义:一作《打草竿》。 民间曲调名。明万历至崇祯间流行于北方。后传入南方,改名《挂枝儿》。
    • 5.
      打稿释义:⒈作诗文打草稿。 ⒉盘算,筹划。
    • 6.
      打草惊蛇释义:明郎瑛《七修 类稿》卷二四:“打草惊蛇,乃南唐王鲁为当涂令,日营资产,部人诉主簿贪污,鲁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 后用以比喻做事不谨慎,行迹泄露,使对方有所警觉。
    • 7.
      打草蛇惊释义: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同“打草惊蛇”。
    • 8.
      打草谷释义:契丹 官兵以牧马为名,四出劫掠,充为军饷,俗称打草谷。 《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德光 已灭 晋,遣其部族酋豪……括借天下钱帛以赏军。胡兵人马不给粮草,遣数千骑分出四野,刼掠人民,号为‘打草穀’。”《资治通鉴·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赵延寿 请给上国兵廩食。契丹 主曰:‘吾国无此法。’乃纵胡骑四出,以牧马为名,分番剽掠,谓之‘打草穀’。”参阅《辽史·兵卫志上》。
    • 9.
      着稿释义:亦作“著藁”。起草;打草稿。
    • 10.
      石涛释义:(1641—约1718)清初画家。姓朱,名若极,广西全州人。明亡后出家,法名原济,字石涛,号苦瓜和尚。擅长画山水、花卉、兰竹。他提出“搜尽奇峰打草稿”,反对因袭模仿,泥古不化,对近代中国画有相当影响。有《苦瓜和尚画语录》传世。
    • 11.
      秘草释义:暗自打草稿。 明 宋濂《跋褚士文书四箴后》:“实之 号 臞轩,读书五行俱下,终身不忘,为文未尝祕草。登 嘉定 十年进士第。”
    • 12.
      稻草释义:脱粒后的稻秆。可打草绳或草帘子,也用来造纸或做饲料等。
    • 13.
      草稿释义:初步写出的文稿、画出的画稿等:打草稿。
    • 14.
      荛牧释义:打草与放牧。亦指打草与放牧的人。
    • 15.
      起稿释义:打草稿。
    • 16.
      起草释义:打草稿:起草文件。 这个报告是谁起的草?

打草造句

1.打草惊蛇了惊什么蛇?

2.这件事急不得,表面要装镇定,以免打草惊蛇。

3.这是敌人的先头部队,放他们过去,以免打草惊蛇,影响全歼敌人主力的计划。

4.这个计谋的关键在于避免打草惊蛇,等对方鬆懈后,可一举进攻。

5.为了不打草惊蛇,他只是旁敲侧击地询问了来人几个问题。

6.作文时要事先列好提纲,然后再打草稿。

7.他先拟好作文提纲,接着就打草稿。

8.老师要求我们,要养成写作文前打草稿的好习惯。

9.记者象是一群狗,但有打草惊蛇,就开端吠个不绝。

10.我是说我不想打草惊蛇。

11.这次行动千万要保密,不能打草惊蛇。

12.他的第二个冲动是不必打草惊蛇。

13.计划不周密,轻举妄动,就会打草惊蛇,给你们下一步破案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14.打仗不能打草惊蛇,声东击西的,这样有勇无谋只会战败,所以只要全民皆兵,团结一致,就一定会胜利。

15.这种荒郊野外绝对少不了三两头家犬,为了不打草惊蛇,千万不要引起家犬的吠影吠声。

16.连长告诉我们,不要打草惊蛇,要对敌人进行围攻。

17.警方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所以派出便衣警察埋伏在四周。

18.对方似仍未察觉,我们先按兵不动,免得打草惊蛇。

19.在野外要进入草丛时,切记要先打草惊蛇。

20.警方守候多日,就是怕打草惊蛇,让歹徒溜了。

打草(dac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打草是什么意思 打草读音 怎么读 打草,拼音是dǎ cǎo,打草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打草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