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海曲 海曲的意思
hǎi

海曲

简体海曲
繁体
拼音hǎi qǔ
注音ㄏㄞˇ ㄑㄩ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ǎi,(1)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组词】:海洋。海域。海拔。海疆。海内。海岸。海誓山盟。五湖四海。(2) 用于湖泊名称。【组词】:青海。中南海。(3)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组词】:海碗。海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海口。(4)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组词】:人山人海。火海。(5) 漫无目标地。【组词】:海骂。海找。(6)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组词】:海棠。(7) 特指中国上海。【组词】:海派。(8) 姓。

qǔ qū,(1) 弯转,与“直”相对。【组词】:弯曲。曲折(zhé)。曲笔(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②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曲肱而枕。曲尽其妙。(2) 不公正,不合理。【组词】:曲说。曲解(jiě)。委曲求全。(3) 弯曲的地方。【组词】:河曲。(4) 偏僻的地方。【组词】:乡曲。(5) 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酵的东西。【组词】:酒曲。曲霉。(6) 姓。(1) 能唱的文词,一种艺术形式。【组词】:曲艺。曲话。(2) 歌的乐调。【例句】:曲调(diào)。曲谱。异曲同工。曲高和(hè)寡。

基本含义

指大海的波浪翻腾、起伏不定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事物变化不定或情绪激动。

海曲的意思

海曲 [hǎi qǔ]

1. 海隅;海湾。

海曲 引证解释

⒈ 海隅;海湾。

晋 陆机 《齐讴行》:“营丘 负海曲,沃野爽且平。”
唐 王勃 《滕王阁诗序》:“屈 贾谊 於 长沙,非无圣主;窜 梁鸿 於海曲,岂乏明时?”
《资治通鉴·隋文帝开皇十年》:“知慧 逃入海, 素 躡之至海曲。”


国语词典

海曲 [hǎi qǔ]

⒈ 海边偏僻的地方。

唐·王勃〈滕王阁序〉:「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海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双璧释义:⒈两块璧玉。 晋 傅玄《乘舆马赋》:“高颠悬日,双璧象月。”唐 骆宾王《海曲书情》诗:“江涛让双璧,渭水 掷三钱。”⒉喻指一对完美的人或物。《北史·陆凯传》:“子 暐 与弟 恭之 并有时誉,洛阳 令 贾楨 见其兄弟,嘆曰:‘僕以年老,更覩双璧。’”清 珠泉居士《雪鸿小记·陈银儿》:“陈银儿 ……素服淡妆,亭亭玉立,与 緑筠 夹河而居,年并十九,固一时双璧也。”《文明小史》第六十回:“这件东西倒难得,和中丞旧藏的《张黑女誌》可称双璧了。”
    • 2.
      媚景释义:⒈谓春景。《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纂要》:“春曰青阳,亦曰发生、芳春、青春、阳春……景曰媚景、和景、韶景。”唐 罗虬《比红儿诗》:“年年媚景归何处,长作 红儿 面上春。”明 杨慎《滇海曲》之七:“帝乡东北仙云隔,僰道 西南媚景长。”⒉美好的景物。唐 岑参《优钵罗花歌》序:“异香腾风,秀色媚景。”元 张寿卿《红梨花》第二折:“对着这良宵媚景,玉纤重把罗衣整。”
    • 3.
      海曲释义:海隅;海湾。晋 陆机《齐讴行》:“营丘 负海曲,沃野爽且平。”唐 王勃《滕王阁诗序》:“屈 贾谊 於 长沙,非无圣主;窜 梁鸿 於海曲,岂乏明时?”《资治通鉴·隋文帝开皇十年》:“知慧 逃入海,素 躡之至海曲。”
    • 4.
      鲁禽释义:指海鸟鶢鶋。语本《庄子·至乐》:“昔有海鸟止於 鲁 郊,鲁侯 御而觴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臠,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成玄英 疏:“昔有海鸟,名曰爰居,形容极大,头高八尺,避风而至,止 鲁 东郊。”唐 骆宾王《远使海曲春夜多怀》诗:“未安胡蝶梦,遽切 鲁 禽情。”

海曲(haiq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海曲是什么意思 海曲读音 怎么读 海曲,拼音是hǎi qǔ,海曲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海曲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