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采访使 采访使的意思
cǎifǎngshǐ

采访使

简体采访使
繁体採訪使
拼音cǎi fǎng shǐ
注音ㄘㄞˇ ㄈㄤˇ ㄕˇ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cǎi cài,(1) 〔采地〕古代卿大夫的封地。亦称“采邑”。

访

fǎng,(1) 向人询问,调查。【例句】:访求(探访寻求)。访员(记者)。搜奇访古。(2) 探问,看望。【组词】:访视。访问。访晤(探访会晤)。探亲访友。

使

shǐ,(1) 用。【组词】:使用。使劲。使役。使力。使钱。(2) 派,差谴。【组词】:使唤。使命。使女。(3) 让,令,叫。【组词】:迫使。(4) 假若。【组词】:假使。即使。(5) 奉命办事的人。【组词】:使者。大使。公使。使馆。

基本含义

指被派遣去采访的人员,也可指被派遣去执行任务的使者。

采访使的意思

采访使 [cǎi fǎng shǐ]

1. 官名。唐开元二十一年分全国为十五道,每道置采访处置使,简称采访使,掌管检查刑狱和监察州县官吏。天宝后改为但考课官吏,不得干预他政。干元以后,各地兵起,废采访使而置防御使。

采访使 引证解释

⒈ 官名。 唐 开元 二十一年分全国为十五道,每道置采访处置使,简称采访使,掌管检查刑狱和监察州县官吏。 天宝 后改为但考课官吏,不得干预他政。 乾元 以后,各地兵起,废采访使而置防御使。

唐 韩愈 《裴君墓志铭》:“大父 旷,御史中丞,京畿採访使。”
亦省作“採访”。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开元 已前,有事于外则命使臣,否则止。自置八节度、十採访,始有坐而为使,其后名号益广。”
参阅《通典·职官十四》、《文献通考·职官十五》。官名。 唐 初于各道设按察使, 开元 时改设采访处置使,简称“采访使”,掌举劾所属州县官吏。 肃宗 以后改为观察处置使。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唐观察使》:“唐 世於诸道置按察使,后改为采访处置使,治於所部之大郡。既又改为观察,其有戎旅之地,即置节度使。分天下为四十餘道,大者十餘州,小者二、三州,但令访察善恶,举其大纲。”


国语词典

采访使 [cǎi fǎng shǐ]

⒈ 职官名。唐代担任巡视各州、察访善恶、考核诸道官员政绩的特任官。见唐·杜佑《通典·卷三二·职官州郡上》。


采访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九天使者释义:“九天采访使者”的略称。
    • 2.
      九天采访释义:“九天采访使者”的略称。
    • 3.
      告事释义:⒈报告情况。《左传·成公二年》:“兄弟甥舅,侵败王略,王命伐之,告事而已。”⒉控告;诉讼。唐 刘肃《大唐新语·极谏》:“今告事纷紜,虚多实少。”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解纷》:“太原 守 宋浑 被人告,经采访使论使司差官领告事人就郡按之。”《元典章·刑部十五·不许妇人诉》:“今后不许妇人告事,若或全家果无男子,事有私下不能杜絶,必须赴官陈告,许令宗族亲人代诉。”
    • 4.
      道箓释义:道教的符箓。 凡入道者必受箓。《隋书·经籍志四》:“受道之法,初受《五千文籙》,次受《三洞籙》,次受《洞玄籙》,次受《上清籙》。籙皆素书,纪诸天曹官属佐吏之名有多少,又有诸符,错在其间,文章诡怪,世所不识……弟子得籙,缄而佩之。”唐 赵璘《因话录·商下》:“夫人既寡居,奉玄元之教,受道籙於 吴筠 先生,精苦寿考。”清 赵翼《瓯北诗话·李青莲诗》:“贺知章 一见,亦即呼为‘謫仙人’。放还山后,陈留 采访使 李彦允 为请於 北海 高天师 授道籙。其神采必有迥异乎常人者。”
    • 5.
      采访使释义:⒈官名。唐 开元 二十一年分全国为十五道,每道置采访处置使,简称采访使,掌管检查刑狱和监察州县官吏。天宝 后改为但考课官吏,不得干预他政。乾元 以后,各地兵起,废采访使而置防御使。唐 韩愈《裴君墓志铭》:“大父 旷,御史中丞,京畿採访使。”亦省作“採访”。唐 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开元 已前,有事于外则命使臣,否则止。自置八节度、十採访,始有坐而为使,其后名号益广。”参阅《通典·职官十四》、《文献通考·职官十五》。⒉官名。唐 初于各道设按察使,开元 时改设采访处置使,简称“采访使”,掌举劾所属州县官吏。
采访使是什么意思 采访使读音 怎么读 采访使,拼音是cǎi fǎng shǐ,采访使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采访使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