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猛 [wēi měng]
1. 威武勇猛。
例威猛无比的战士。
英[powerful and bold;]
威猛 引证解释
⒈ 威武勇猛。
引汉 刘向 《说苑·指武》:“虽有广土众民,坚甲利兵,威猛之将,士卒不亲附,不可以战胜取功。”
《三国志·蜀志·张飞传》:“初, 飞 雄壮威猛,亚於 关羽。”
元 李文蔚 《圯桥进履》第三折:“直临 西洛 多威猛,凯奏还师拜紫宸。”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阎罗薨》:“俄见 魏 冠带出,升座,气象威猛,迥与曩殊。”
赵燕翼 《桑金兰错》:“那长毛披散,像狮子一般威猛的大牛,一个个瞪起凶狠的眼睛望望圈场上的人们。”
⒉ 威严凶猛。
引《南史·萧洽传》:“﹝ 萧洽 ﹞累迁临 海太 守,为政清平,不尚威猛,人俗便之。”
明 张居正 《答闽抚庞煋庵》:“子产 铸刑书,制田里,政尚威猛, 孔子 称之曰:‘惠人也。’”
清 曾国藩 《广东嘉应州知州刘君事状》:“是时 两广 总督 百 公 龄,治尚威猛,惩刈奸宄。”
国语词典
威猛 [wēi měng]
⒈ 威武勇猛。
引《三国志·卷三六·蜀书·张飞传》:「初,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
《文明小史·第四五回》:「黄抚台先称赞俄罗斯武官形容如何魁伟,气象如何威猛。」
威猛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凶猛释义:⒈凶恶有力:凶猛的野兽。 ⒉凶恶猛烈:来势凶猛。
- 2.
勇猛释义:勇敢而气势强大:勇猛冲杀。
- 3.
威武释义:⒈权势和武力:威武不能屈。 ⒉威严有力:威武雄壮。
- 4.
威风释义:⒈使人敬畏的声势或气派:威风凛凛。 长自己的志气,灭敌人的威风。⒉有威风:穿上军装显得很威风。
威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以历再战释义:历是作严军纪、壮军威的解释,意思是说要以严格的作风和威猛的状态去再战。
- 2.
刚厉释义:⒈威猛暴厉。 ⒉刚正严厉。
- 3.
宝刀未老释义:形容人到老年还依然威猛,不减当年。
- 4.
强毅释义:⒈亦作“彊毅”。刚强坚定,有毅力。⒉威猛。⒊犹顽固。
- 5.
彪彪释义:⒈迅猛;威猛。清 胡天游《女李三传》:“豪出入乘马,从僮奴彪彪然,势不得逞。”⒉浓密;郁盛。唐 独孤及《自东都还濠州奉酬王八谏议见赠》诗:“关 西仕时俱稚容,彪彪之鬢始相逢。”宋 夏侯嘉正《洞庭赋》:“彪彪玢玢,若太虚之含万汇,各循其生而合乎羣者也。”清 袁枚《书鲁亮侪》:“余避东厢,窥伟丈夫,年七十许,高眶大顙,白鬚彪彪然,口析水利数万言。”⒊颜色鲜丽貌。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红彪彪地戴一顶纱巾,密砌著珍珠。”⒋犹赫赫。程善之《拟古》诗:“彪彪功名士,乃出蓬蒿间。”
- 6.
棍术释义:武术器械练习之一。棍属长器械,有长棍、齐眉棍、梢子棍、三节棍等。棍法有劈、盖、压、点、扫、撩、拨等。棍术迅疾泼辣,声势威猛。“棍扫一大片”是棍术的基本风格。
- 7.
武车释义:威猛的兵车。
- 8.
燕跃鹄踊释义:形容迅捷威猛。
- 9.
猛健释义:威猛雄健。
- 10.
猛勇释义:威猛勇敢。
- 11.
猛盛释义:威猛而声势浩大。
- 12.
电征释义:⒈极言行进速度之快。 ⒉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和威猛无比的力量加以征伐。
- 13.
电激释义:⒈闪电。 ⒉犹言电光石火。喻消逝之快。⒊比喻迅疾威猛。⒋目光炯炯貌。
- 14.
白虎图腾释义:在中国四圣兽中,另外一个常常跟龙相提并论的就是‘白虎’;虎,为百兽之长,它的威猛和传说中降服鬼物的能力,使得它也变成了属阳的神兽,常常跟着龙一起出动,‘云从龙,风从虎’成为降服鬼物的一对最佳拍档。
- 15.
紫髯如戟释义:胡子像戟一样坚硬。 形容男子容貌威猛。
- 16.
苍髯如戟释义:苍:青色;髯:两颊上的胡须。又长又硬的青须好像长戟。形容相貌威猛。
- 17.
虎啸释义:⒈虎吼叫。 ⒉比喻英杰得时奋起,四方风从,如风虎相感。语本《易·乾》:“云从龙,风从虎。”孔颖达疏:“虎是威猛之兽,风是震动之气,此亦是同类相感。故虎啸则谷风生,是风从虎也。”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虎啸而谷风冽,龙兴而致云气。”晋赵至《与嵇茂齐书》:“龙睇大野,虎啸六合。”唐李白《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诗:“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
- 18.
讨乱释义:⒈讨伐叛乱。《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绍 遣将攻之,连年不能拔”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汉晋春秋》:“袁绍 与 瓚 书曰:‘孤与足下,既有前盟旧要,申之以讨乱之誓,爱过 夷 叔,分著丹青。’”唐 李德裕《论刘稹状·附太原状》:“望赐 李石 詔,且令身赴行营,於侧近徵兵讨乱。”⒉治理乱政。三国 魏 刘劭《人物志·材能》:“威猛之政,宜於讨乱,以之治善则暴。”刘昞 注:“乱民桀逆,非威不服。”
- 19.
金刚怒目释义:形容面目威猛逼人。怒目:也说努目。金刚:佛教传说里保卫佛的武士。
- 20.
雷厉风飞释义:⒈象雷那样猛烈,象风那样快。同“雷厉风行”。⒉严厉威猛。